-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 共998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是无关变量,A错误;
B、在对照实验中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但不是所有的实验均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该实验属于前后自身对照实验,B错误;
C、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光照强度是自变量,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是无关变量,C正确;
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氧气是自变量,酒精是因变量,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物浓度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降低,因此曲线①可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A正确;
B、增大酶浓度,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因此曲线②可表示增加酶浓度后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正确;
C、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的高,因此曲线②中实线可表示Fe3+的催化效率,而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C错误;
D、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催化效率,实线可表示某温度下酶的活性较低,而虚线表示的温度对酶的活性更适宜,催化效率较高,因此曲线②可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正确.
故选:C.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干可知,小麦种子萌发时能产生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同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所以试管乙比试管甲含有的还原性糖多,出现砖红色的程度高于甲,而丙中的淀粉没有分解,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为蓝色.所以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故选:D.
(2016•甘肃一模)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酶促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2中实线是在图1温度a时的生成量.则当温度增加至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由图1可以看出,在温度为2a时,酶的催化活性高于a,所以温度由a增加到2a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变短,生成物的量不变.
故选:B.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①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但是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也会分解,A不合理;
B、实验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在不同温度下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分解可溶性淀粉溶液,最后用碘液来检测,B合理;
C、实验③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C合理;
D、实验④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但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分解,D不合理.
故选:A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