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体内的_____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

(2)若细胞A含2X条染色体,细胞B含有2Y条染色体,则杂种细胞C染色体数为______

(3)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种类型的C细胞,筛选出来的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特点是______

(4)D细胞的体外培养时,将其置于含______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

(5)在对禽流感病毒进行研究时,需对这种病毒进行培养.在培养时(能/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从被特定抗原感染的机体中获得相应的浆细胞.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有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

(2)若细胞A含2X条染色体,细胞B含有2Y条染色体,则杂种细胞C染色体数为2X+2Y.

(3)若只考虑两两细胞融合,则融合的细胞有三种:B细胞之间融合、骨髓瘤细胞之间融合及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融合,所需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该培养基中只有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存活,即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必须通入O2和CO2(95%空气和5%二氧化碳),通入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培养病毒,因为 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中才能繁殖.

故答案为:

(1)B淋巴细胞((效应B)  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2)2X+2Y           

(3)3  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95%空气和5%二氧化碳

(5)不能  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中才能繁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①的种类不同是所含基因不同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的形成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无关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种类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A错误;

B、在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中,可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胰蛋白酶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用于分离细胞的,B错误;

C、细胞融合就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彼此识别的结果,C错误;

D、④过程表示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的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先给小鼠注射HCG,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测的抗HCG的抗体,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______免疫,再从小鼠的______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细胞融合.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培养过程中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______.获得的杂种细胞有______种(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应用_______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给小鼠注射HCG,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测的抗HCG的抗体,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体液免疫反应,再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使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血浆.培养过程中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时,获得的杂种细胞有3种:AA型细胞、BB型细胞、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故答案为:

(1)体液免疫   脾脏    骨髓瘤

(2)动物血清、血浆    pH    3     抗原-抗体杂交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若A、B均为动物细胞,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_____处理.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

(3)若该过程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则该过程所选择的A细胞和B细胞分别为小鼠的____________细胞,生产过程中需要两次主要的筛选过程,第一次是选出杂交瘤细胞,选择的方法是______,第二次是选出能产生特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方法是______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请解释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

(2)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目的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3)若该过程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则该过程所选择的A细胞和B细胞分别为小鼠的B淋巴细胞(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生产过程中需要两次主要的筛选过程,第一次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采用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的方法选出能产生特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

故答案为:

(1)灭活的病毒  

(2)细胞壁  纤维素  原生质体  

(3)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

(4)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单克隆抗体是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A错误;

B、单独的效应B淋巴细胞有产生抗体的能力,但没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此在体外培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的,B错误;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有浆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三种,C错误;

D、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3)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可知,第四次注射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6000以上,小鼠Y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效价最高,最适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因此体系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细胞.

(3)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和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融合后,染色体可达100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临时加倍为2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因此经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不能存活.

故答案为:

(1)四    Y     Y小鼠的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200 

(4)不能无限增殖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

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产量大、灵敏度高

C工业化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通过体内培养获得

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T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A正确;

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产量大、灵敏度高,B正确;

C、体内诱生法制备的单克隆抗体需要注入到小鼠的体内,最后从小鼠的腹腔中提取腹水,此方法比较麻烦,而且抗体的量也较少.因此对于工业上需求较多的抗体而言,通常是采用体外培养法,C错误;

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2)图中②为______过程,常用______作促融剂.

(3)图中Ⅰ可能包含______种细胞;分别是______

(4)Ⅱ是______细胞,该细胞具有______特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要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将抗原注入到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能够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因此图中实验不能成功.

(2)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再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3)图中Ⅰ过程,如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可能包含5种细胞,分别为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4)Ⅱ表示杂交瘤细胞,该细胞继承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既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又能在体外大量增殖.

故答案为:

(1)不能  没有注射抗原,无法得到产生此抗体的效应B细胞

(2)细胞融合    聚乙二醇

(3)5     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4)杂交瘤细胞   双方细胞的遗传(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 )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需先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

C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可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D动物细胞培养已成为检测有害物质快速而灵敏的有效手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增殖是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A错误;

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去掉细胞壁,B错误;

C、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可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C正确;

D、许多致畸、致癌物质加入培养液后,培养细胞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根据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可以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动物细胞培养已经成为检测有毒物质的快速而灵敏的有效手段,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幼儿手足口病.利用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EV7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小鼠注射EV71后,可获得能产生抗EV71抗体的浆细胞

B将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置于清水中,更容易获得杂交瘤细胞

C两个浆细胞融合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因而细胞分裂十分旺盛

D杂交瘤细胞能分泌抗体但具有癌变特征,因而只能体外培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给小鼠注射EV71后,EV71作为抗原,可引发小鼠的体液免疫,可获得能产生抗EV71抗体的浆细胞,A正确;

B、将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诱导,B错误;

C、浆细胞不分裂,两个浆细胞融合后细胞仍不分裂,C错误;

D、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也可以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先给小鼠注射HCG,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测的抗HCG的抗体,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______反应,再从小鼠的______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细胞融合,使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______,该融合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性.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能______,又能产生______

(2)将杂交瘤细胞转到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吸取有克隆生长的细胞培养孔中的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细胞”),应用相关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培养杂交瘤细胞时,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细胞,则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______ h.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先给小鼠注射HCG,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测的抗HCG的抗体,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体液免疫反应,再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使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该融合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由于抗体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用多孔培养板培养杂交瘤细胞并收集上清液.应用相关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这句话可以看作,1个细胞经24小时繁殖成为64个,那么繁殖了6次,2的6次方是64,所以24小时共有6个周期,一个周期为4小时.

故答案为:

(1)体液免疫      脾脏      骨髓瘤     灭活的病毒    一定的流动性     无限增殖      特异性抗体

(2)上清液

(3)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对动物细胞来说,②过程独有的方法是______.③过程的目的是______.④过程的目的是获得______

(2)在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感染,应向培养液中添加______;其体外培养需用CO2培养箱,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抗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______中使其增殖.

(4)单克隆抗体与传统抗体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中①过程是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小鼠.对动物细胞来说,②过程独有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③过程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④过程的目的是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在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感染,应向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其体外培养需用CO2培养箱,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若要大量制备抗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使其增殖.

(4)单克隆抗体与传统抗体相比,其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小鼠        灭活的病毒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3)腹腔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表示抗体的基本结构,VL是轻链可变区,VH是重链可变区.不同抗体可变区不同.杂交瘤技术的出现使抗体的制备进入了单克隆时代,而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为单抗的制备开辟了全新领域.图2 人源性噬菌体抗体生产过程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主要利用了杂交瘤细胞______特性.

(2)在免疫过程中,需要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复注射一次,重复注射的目的是______

(3)过程①使用了RT-PCR技术,与常规PCR技术相比较,RT一PCR增加了______过程.RT-PCR过程中,研究者为了仅使人体抗体基因得到扩增,应以______作为引物.

(4)为了使④过程成功率更高,应该使用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5)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生产过程分析,含抗体基因片段最终需要整合到______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2)人工免疫时需要定期注射抗原,其目的是加强免疫,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浆细胞.

(3)过程①先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然后再利用PCR使其扩增;在PCR中需要加入特定的引物.

(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需要先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5)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是其遗传物质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因此需要将含抗体基因片段整合到噬菌体DNA中.

故答案为:

(1)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2)加强免疫,增加体内特定浆细胞的数量

(3)逆转录    人抗体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序列

(4)钙离子

(5)噬菌体DNA

下一知识点 :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工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