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缺锌对苹果植株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FW表示鲜重.

(1)测定苹果植株叶片锌含量时,每类叶片通常不能只选择一张,主要原因是______

(2)选取苹果植株每类叶片中新鲜叶片0.1g,剪碎,加人20mL乙醇与丙酮(1:1)棍合液,乙醇与丙酮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______,迅速研磨,获取色素提取液.

(3)为了进一步测定不同类型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一步测定各组叶片的______,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与苹果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

(4)据表分析,缺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锌引起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缺锌还会造成叶绿体中某种复合物OEC的结构被破坏,直接导致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据此可推测OEC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由此可见,缺锌造成苹果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正确答案

解:(1)为防止因一张叶片的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测定苹果植株叶片锌含量时,每类叶片通常不能只选择一张.

(2)提取色素时,乙醇与丙酮混合液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色素,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加碳酸钙是为了保护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

(3)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为了进一步测定不同类型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一步测定各组叶片的呼吸速率,故与苹果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据表分析:正常叶和病叶对比,缺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锌引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减少,“缺锌还会造成叶绿体中某种复合物OEC的结构被破坏,直接导致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据此可推测OEC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故答案为:

(1)防止因一张叶片的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溶解(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碳酸钙

(3)呼吸速率 叶绿体、线粒体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减少,光合面积减少   类囊体薄膜

解析

解:(1)为防止因一张叶片的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测定苹果植株叶片锌含量时,每类叶片通常不能只选择一张.

(2)提取色素时,乙醇与丙酮混合液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色素,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加碳酸钙是为了保护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

(3)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为了进一步测定不同类型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还需要进一步测定各组叶片的呼吸速率,故与苹果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据表分析:正常叶和病叶对比,缺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锌引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减少,“缺锌还会造成叶绿体中某种复合物OEC的结构被破坏,直接导致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据此可推测OEC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故答案为:

(1)防止因一张叶片的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溶解(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碳酸钙

(3)呼吸速率 叶绿体、线粒体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减少,光合面积减少   类囊体薄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分别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1g/mL 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份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中.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无关变量:______

(2)通过该实验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______

(3)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你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题干分析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CO2(或NaHCO3溶液)浓度、温度、pH、黑藻.

(2)黑藻自身的细胞呼吸会消耗氧气,故通过该实验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

(3)为了能进一步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故可以在100W~500W光照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O2(或NaHCO3溶液)浓度、温度、pH、黑藻

(2)黑藻自身的细胞呼吸会消耗氧气

(3)在100W~500W光照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解析

解:(1)据题干分析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CO2(或NaHCO3溶液)浓度、温度、pH、黑藻.

(2)黑藻自身的细胞呼吸会消耗氧气,故通过该实验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

(3)为了能进一步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故可以在100W~500W光照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O2(或NaHCO3溶液)浓度、温度、pH、黑藻

(2)黑藻自身的细胞呼吸会消耗氧气

(3)在100W~500W光照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所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玉米进行抗盐胁迫实验,结果如下:

(1)玉米叶肉细胞色素常用______法分离.进行色素含量的测定时,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少量石英砂、______,然后快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将提取的色素溶液加入富含CO2的水中,给予适宜光照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出氧气.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CO2固定的部位.

(3)NaCl浓度为50mmol•L-1时,若对其进行遮光处理,则叶肉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与NaCl浓度50mmol•L-1相比,NaCl浓度为150mmol•L-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______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因其下降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NaCl浓度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______,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5)科研人员还发现,玉米根尖细胞失水后,其细胞和萎蔫的叶片会快速合成______(激素名称),促使气孔关闭和叶片衰老脱落,降低蒸腾作用,适应干旱环境.

正确答案

解:(1)分离色素常用的方法是纸层析法,提取色素时需要向研钵中加入石英砂和碳酸钙来充分研磨并且保护色素不被破坏,只有色素没有叶绿体的溶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出氧气.

(3)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具有两层生物膜,细胞间隙中的二氧化碳被固定至少需要经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3)分析表格数据,NaCl浓度为50mmol•L-1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说明二氧化碳被固定的减少,此时叶肉细胞内的三碳化合物的量减少.

(4)与NaCl浓度50mmol•L-1相比,NaCl浓度为150mmol•L-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而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说明二氧化碳的固定仍然进行,但是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此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当NaCl浓度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但是胞间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说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5)脱落酸可以加速叶片衰老和脱落,所以玉米根尖细胞失水后,其细胞和萎蔫的叶片会快速合成脱落酸.

故答案为:

(1)纸层析   碳酸钙   不能

(2)3

(3)减少

(4)气孔导度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5)脱落酸

解析

解:(1)分离色素常用的方法是纸层析法,提取色素时需要向研钵中加入石英砂和碳酸钙来充分研磨并且保护色素不被破坏,只有色素没有叶绿体的溶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出氧气.

(3)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具有两层生物膜,细胞间隙中的二氧化碳被固定至少需要经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3)分析表格数据,NaCl浓度为50mmol•L-1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说明二氧化碳被固定的减少,此时叶肉细胞内的三碳化合物的量减少.

(4)与NaCl浓度50mmol•L-1相比,NaCl浓度为150mmol•L-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而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说明二氧化碳的固定仍然进行,但是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此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当NaCl浓度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但是胞间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说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5)脱落酸可以加速叶片衰老和脱落,所以玉米根尖细胞失水后,其细胞和萎蔫的叶片会快速合成脱落酸.

故答案为:

(1)纸层析   碳酸钙   不能

(2)3

(3)减少

(4)气孔导度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5)脱落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如图甲表示光合作用实验,图乙示光照强度与黑藻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

(1)除光合作用外,黑藻还可以作为______实验的材料.图甲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伴随该物质的生成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

(2)图甲所示实验中,当自变量为光源强度时,则因变量为______.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除增强光照外,还可通过什么方法改进(要求说出一种方法)?______

(3)当藻枝叶片在光下释放气泡并逐渐增加时,对应图乙所示曲线的______段.影响乙图中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

(4)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则C点时CO2的消耗量为______μmol/(m2•s).

正确答案

解:(1)由于黑藻的叶片大而薄,因此可以作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材料.图甲装置中,黑藻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图甲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是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的,因此光反应中色素吸收光能并且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2)图甲所示实验中,当自变量为光源强度时,则因变量为单位时间产生气泡多少(或单位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量).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因此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除增强光照外,还可通过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是适当提高水温等方法进行改进.

(3)当藻枝叶片在光下释放气泡并逐渐增加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对应图乙所示曲线的BC段.乙图中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氧气浓度等.

(4)图乙中,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该值表示呼吸速率;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该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则C点时CO2的消耗量(光合作用总量)为(a+b)μmol/(m2•s).

故答案为: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氧气      光能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2)单位时间产生气泡多少(或单位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量)      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是适当提高水温.

(3)BC(或B点以后)    温度(或温度和氧气浓度,缺少“温度”不正确)

(4)a+b

解析

解:(1)由于黑藻的叶片大而薄,因此可以作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材料.图甲装置中,黑藻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图甲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是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的,因此光反应中色素吸收光能并且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2)图甲所示实验中,当自变量为光源强度时,则因变量为单位时间产生气泡多少(或单位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量).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因此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除增强光照外,还可通过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是适当提高水温等方法进行改进.

(3)当藻枝叶片在光下释放气泡并逐渐增加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对应图乙所示曲线的BC段.乙图中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氧气浓度等.

(4)图乙中,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该值表示呼吸速率;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该值表示净光合速率,则C点时CO2的消耗量(光合作用总量)为(a+b)μmol/(m2•s).

故答案为: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氧气      光能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2)单位时间产生气泡多少(或单位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量)      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是适当提高水温.

(3)BC(或B点以后)    温度(或温度和氧气浓度,缺少“温度”不正确)

(4)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在25℃时,该植物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

Aa点上移,b点左移

Ba点不动,b点左移

Ca点下移,b点右移

Da点上移,b点右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温度从25℃提高到30℃后,光合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图中a点代表呼吸速率,现呼吸速率加快,故a点下移;b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现呼吸速率加快,光合作用减慢,故b点右移.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