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而光反应发生类囊体薄膜上,因此水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B、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类囊体薄膜上ATP合成受阻,ATP含量减少,ADP和Pi含量升高,被还原的C3化合物减少,而有机物不断被合成淀粉等的消耗暂时不变,所以直接产物有机物含量降低,B正确;

C、t3→t4,暗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转化,[H]和ATP不再积累,导致光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

D、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发现:某种海藻能在光照下积累有机物,也能在无光照下的含葡萄糖培养液中积累有机物.为探究该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的生物量(注:生物量是指单位体积藻体中的有机物积累量),设计了三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培养条件:含各种必需无机盐的培养液,不同的光照强度,定时通入空气.

(1)培养液中的Mg2+主要用于合成______,PO43-主要用于合成磷脂、核酸和______.通入的空气所含的CO2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2)氧气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曲线中的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之一.

方案二培养条件:在“方案一”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量的葡萄糖,一定的光照,定时通入空气.

(3)测定的海藻生物量如下表:

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在浓度为______ g/L之间设计更细分的浓度梯度实验.

方案三培养条件:“方案一”培养液,定时通入空气,其他培养条件以及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如下表所示(“?”表示未测数据).

说明:“+”和“-”分别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和消耗量

(4)请预测并用恰当的符号填写上表中的“?”______

(5)据三个方案分析,该海藻在______的培养条件,获得的生物量最大.

(6)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且相同,只改变温度,有机物积累量______(有变化、没有变化).

正确答案

解:(1)光合作用除了受光照的影响外,还受二氧化碳、温度和矿质元素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培养液中必须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还要定期通入二氧化碳.

(2)海藻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最佳光照时光合速率会下降,所以曲线中的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之一.

(3)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就需要设定不同的浓度梯度,在最佳葡萄糖浓度,海藻的生物量最大,所以还要设计0.2g/L~0.6g/L 更细分的浓度梯度.

(4)只有在适宜的光照和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该海藻的最大生物量,所以在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又有光照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藻体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5)根据三个方案分析,要使获得的生物量最大,则必须将海藻放在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葡萄糖浓度的条件下培养.

(6)由于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在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且相同,只改变温度,有机物积累量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叶绿素     ATP    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2)D

(3)0.2~0.6

(4)+++

(5)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葡萄糖浓度

(6)有变化

解析

解:(1)光合作用除了受光照的影响外,还受二氧化碳、温度和矿质元素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培养液中必须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还要定期通入二氧化碳.

(2)海藻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最佳光照时光合速率会下降,所以曲线中的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之一.

(3)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就需要设定不同的浓度梯度,在最佳葡萄糖浓度,海藻的生物量最大,所以还要设计0.2g/L~0.6g/L 更细分的浓度梯度.

(4)只有在适宜的光照和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该海藻的最大生物量,所以在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又有光照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藻体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5)根据三个方案分析,要使获得的生物量最大,则必须将海藻放在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葡萄糖浓度的条件下培养.

(6)由于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在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且相同,只改变温度,有机物积累量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叶绿素     ATP    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2)D

(3)0.2~0.6

(4)+++

(5)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葡萄糖浓度

(6)有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现有两个个密闭透光的小室,容积为1L,分别放置叶面积均为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给予某强度的光照,测量小室中每小时CO2的浓度,假设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中曲线①、②为小室中植物A、B随着光强度变化所测得的CO2吸收量(不考虑温度对呼吸量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显示,A、B两种植物所处的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_.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______

(2)图1所在光强度下A、B植物的光合总量分别是______ mg/L/10cm2/h、______ mg/L/10cm2/h.

(3)图2中表示A植物的曲线是______(填①或②).

(4)假如图1测定时的光强度为7千勒克司,则图2中的m、n值分别为______mg/L/10cm/h、______ mg/L/10cm/h.图2中,能使一种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另一种植物消耗有机物的光照强度范围约在______千勒克斯之间.

正确答案

解:(1)图1中A、B两种植物均处于密闭透光的小室,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浓度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从密闭小室中吸收,故导致 密闭小室内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一段时间后,由于小室内CO2浓度越来越低,导致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最终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2)由图2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结合图1曲线B植物在相同时间从密闭小室吸收的CO2比A植物多,推测B植物利用CO2能力更强且光补偿点B植物比A低,确定②是A植物,①是B植物,故A、B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分别是p、q;又根据植物的总光合量=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从外界吸收的CO2,故A植物的光合总量=(150-50)+p=100+p,B植物的光合总量=(150-30)+q=120+q.

(3)由(2)小题可知,②是A植物.

(4)由图2可知,m、n值为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相当于图1密闭小室中CO2的减少量,可推知光强度为7千勒克司,图2中的m(B植物)、n(A植物)值分别为120mg/L/10cm/h、100mg/L/10cm/h;图2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植物既不消耗也不积累有机物,故要使一种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另一种植物消耗有机物的光照强度范应是大于一种植物的光补偿点而小于另一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则就在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之间,即约为0.5--1.5千勒克斯之间.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消耗了小室中的CO2    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100+p   120+q 

(3)②

(4)120mg/L/10cm2/h    100 mg/L/10cm2/h         0.5--1.5

解析

解:(1)图1中A、B两种植物均处于密闭透光的小室,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浓度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从密闭小室中吸收,故导致 密闭小室内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一段时间后,由于小室内CO2浓度越来越低,导致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最终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2)由图2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结合图1曲线B植物在相同时间从密闭小室吸收的CO2比A植物多,推测B植物利用CO2能力更强且光补偿点B植物比A低,确定②是A植物,①是B植物,故A、B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分别是p、q;又根据植物的总光合量=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从外界吸收的CO2,故A植物的光合总量=(150-50)+p=100+p,B植物的光合总量=(150-30)+q=120+q.

(3)由(2)小题可知,②是A植物.

(4)由图2可知,m、n值为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相当于图1密闭小室中CO2的减少量,可推知光强度为7千勒克司,图2中的m(B植物)、n(A植物)值分别为120mg/L/10cm/h、100mg/L/10cm/h;图2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植物既不消耗也不积累有机物,故要使一种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另一种植物消耗有机物的光照强度范应是大于一种植物的光补偿点而小于另一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则就在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之间,即约为0.5--1.5千勒克斯之间.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消耗了小室中的CO2    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100+p   120+q 

(3)②

(4)120mg/L/10cm2/h    100 mg/L/10cm2/h         0.5--1.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材料,回答问题.

黄豆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由黄豆种子萌发而成,通常食用部分为其子叶及下胚轴(如图1).某学生研究了在白光和黑暗条件下黄豆芽下胚轴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见图.

(1)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在黑暗条件下,由黄豆形成黄豆芽后,其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根据图2分析,关于黄豆芽下胚轴生长状况的研究无法推断的结论是______

A.在黑暗中比在白光下长得更高

B.在黑暗中比在白光下长得更快

C.无论在白光下还是在黑暗中,下胚轴最终都将停止生长

D.在黑暗中的生长曲线呈现S形,而在白光下不呈现S形

(3)在图3中已画出了黄豆芽下胚轴在白光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变化曲线,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在黑暗条件下其下胚轴的生长速度变化曲线.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黄豆没有萌发而是腐烂了,推测造成黄豆腐烂的外部原因最可能的是______

A.浸泡缺氧    B.根部缺水    C.缺乏光照    D.温度过低

(5)该学生偶然发现磁场环境会影响黄豆芽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磁场强度与黄豆芽下胚轴生长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研究方案,但不够完整,请你加以补充.

课题名称:不同磁场强度与黄豆芽下胚轴生长长度的关系.

假设:______

研究指标:黄豆芽下胚轴的长度.

实验用品:饱满的黄豆种子、磁铁(用于组建不同的磁场环境)、25℃的黑暗温室环境、尺、清水、烧杯、纱布及其他所需材料.

研究步骤:

①将一定数量品质相同的黄豆用清水浸泡1~2小时;

②用磁铁组建强度不同的三个磁场环境,分别命名为磁场1、磁场2、磁场3;

③取底部铺有湿纱布的4个烧杯,各放入5粒浸泡过的黄豆,盖上湿纱布;

④在25℃的黑暗温室环境中,随机取三个烧杯分别放入上述磁场中,剩余的一个作为对照组,并贴上标签区分;

⑤每天补充一定量的清水,以保持黄豆芽生长的合适湿度;

⑥一周后测量并记录每根黄豆芽下胚轴的最终长度,求平均值.

研究结果与结论:略

根据上述研究步骤,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正确答案

解:(1)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由黄豆形成黄豆芽后,其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

(2)根据图2分析,黄豆芽下胚轴在黑暗中比在白光下长得更高;在黑暗中比在白光下长得更快;无论在白光下还是在黑暗中,下胚轴最终都将停止生长;在黑暗中和白光下的生长曲线都呈现S形.

(3)黄豆芽下胚轴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变化曲线应与白光条件下趋势相同,但幅度要大于白光条件下,曲线图如下: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黄豆没有萌发而是腐烂了,造成黄豆腐烂的外部原因是浸泡缺氧,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酒精中毒.

(5)该同学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磁场强度与黄豆芽下胚轴生长的关系.假设: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磁场强度的增加黄豆芽下胚轴会长得更长(或更短).根据上述研究步骤,看设计以下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表格要包含以下要素:对照组、磁场梯度、表格形式、不同豆芽下胚轴长度,表格设计合理即给分)

故答案:(1)减少    

(2)D

(3)绘图要求:钟罩形,高度超过虚线、速度最终为0

(4)A

(5)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磁场强度的增加黄豆芽下胚轴会长得更长(或更短)

表格要包含以下要素:对照组、磁场梯度、表格形式、不同豆芽下胚轴长度,表格设计合理即给分.

解析

解:(1)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由黄豆形成黄豆芽后,其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

(2)根据图2分析,黄豆芽下胚轴在黑暗中比在白光下长得更高;在黑暗中比在白光下长得更快;无论在白光下还是在黑暗中,下胚轴最终都将停止生长;在黑暗中和白光下的生长曲线都呈现S形.

(3)黄豆芽下胚轴在黑暗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变化曲线应与白光条件下趋势相同,但幅度要大于白光条件下,曲线图如下: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黄豆没有萌发而是腐烂了,造成黄豆腐烂的外部原因是浸泡缺氧,长时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酒精中毒.

(5)该同学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磁场强度与黄豆芽下胚轴生长的关系.假设: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磁场强度的增加黄豆芽下胚轴会长得更长(或更短).根据上述研究步骤,看设计以下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表格要包含以下要素:对照组、磁场梯度、表格形式、不同豆芽下胚轴长度,表格设计合理即给分)

故答案:(1)减少    

(2)D

(3)绘图要求:钟罩形,高度超过虚线、速度最终为0

(4)A

(5)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磁场强度的增加黄豆芽下胚轴会长得更长(或更短)

表格要包含以下要素:对照组、磁场梯度、表格形式、不同豆芽下胚轴长度,表格设计合理即给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曲线I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y点相比,x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

B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D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与y点相比较,x点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较少,C3消耗减少,又因为CO2浓度与y点一样,C3产生不变,所以C3含量升高,A错误;

B、曲线Ⅰ已经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再升高温度,酶活性减弱,光合速率会下降,B错误;

C、Z点的光合速率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此时温度处于最适状态,所以限制因素最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C正确;

D、x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也在增加,所以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