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
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cm处,15min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min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通过______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作用强度较大的是______点,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向______
②C点表示的是______,C点与D点相比积累有机物较多的点是______点
③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与B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______ 偏转,此时指针位于天平原点0的______侧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______处理.
正确答案
解:(1)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所以实验变量应为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2)①题中看出,灯泡距离不断增大,因此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并且B点指针偏转的幅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减慢,因此是A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释放氧气,浮力增大,指针右偏.
②C点之后指针开始回偏,说明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为C点之后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即有机物出现负增长.因此C点比D点积累有机物多.
③图中C代弄最偏右,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氧气最多.CD段表示天平指针开始回偏,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点光合大于呼吸,指针右偏,D点与B点相比指针开始回偏,即偏左.因为总体光合产生的氧气为正值,指针仍在平衡点右侧.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则应遮光处理.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
(2)①A 右
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
③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左 右
(3)遮光或黑暗
解析
解:(1)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所以实验变量应为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2)①题中看出,灯泡距离不断增大,因此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并且B点指针偏转的幅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减慢,因此是A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释放氧气,浮力增大,指针右偏.
②C点之后指针开始回偏,说明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为C点之后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即有机物出现负增长.因此C点比D点积累有机物多.
③图中C代弄最偏右,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氧气最多.CD段表示天平指针开始回偏,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点光合大于呼吸,指针右偏,D点与B点相比指针开始回偏,即偏左.因为总体光合产生的氧气为正值,指针仍在平衡点右侧.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则应遮光处理.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
(2)①A 右
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
③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左 右
(3)遮光或黑暗
(2013春•宜宾县校级月考)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甲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的净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甲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______因素有关.
(2)从乙中可推断,金鱼藻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
当温度继续升高,是否仍呈现这种变化趋势?______,说明其原因______.
(3)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4)金鱼藻在光强度20klx、200C时,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______mg.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以看出在改变光照强度和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都发生改变,说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2)从乙中可推断,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藻的呼吸速率增大.当温度继续升高,由于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金鱼藻的呼吸速率不能增大.
(3)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光照和温度都适宜,最可能的就是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
(4)金鱼藻在光强度20klx、200C时,从表格可知呼吸作用强度是0.5mg/h,从曲线图可知净光合速率为8mg/h,故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8+0.5=8.5mg.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和温度
(2)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藻的呼吸速率增大 不能 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3)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及时得到补充
(4)8.5
解析
解:(1)由图可以看出在改变光照强度和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都发生改变,说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2)从乙中可推断,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藻的呼吸速率增大.当温度继续升高,由于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金鱼藻的呼吸速率不能增大.
(3)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光照和温度都适宜,最可能的就是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
(4)金鱼藻在光强度20klx、200C时,从表格可知呼吸作用强度是0.5mg/h,从曲线图可知净光合速率为8mg/h,故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8+0.5=8.5mg.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和温度
(2)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藻的呼吸速率增大 不能 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3)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及时得到补充
(4)8.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晴朗的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丙装置在不同光强度下CO2吸收量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的______点相对应,若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h”时比“0h”有何变化?______(增加、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______.
(3)如果用图丁装置昼夜不停地光照,当由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液滴向
______(左、右、不)移动.
(4)如果要用图丁装置测量大豆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
正确答案
B
小于
增加
甲图中K点所对应的CO2浓度比A点的低,所以从全天看植物吸收的CO2比释放的多,即有机物合成大于消耗
右
增设对照组,装置相同,无植株(或相同但死去的植株)
解析
解:(1)甲图中D点是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应对应乙图中的B点相对应.由于图H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H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甲图中K点所对应的CO2浓度比A点的低,所以从全天看植物吸收的CO2比释放的多,即有机物合成大于消耗.
(3)当由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代表光照强度不断增强,此区段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如果用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光照,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将不断减少,氧气不断增多,而装置中的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因此液滴向右移动.
(4)此时的实验误差主要是温度、气压等因素导致的气体体积的变化,因此可以增设对照组,装置相同,无植株来校正误差.
故答案为:
(1)B 小于
(2)增加 甲图中K点所对应的CO2浓度比A点的低,所以从全天看植物吸收的CO2比释放的多,即有机物合成大于消耗.
(3)右
(4)增设对照组,装置相同,无植株(或相同但死去的植株)
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因为一日干物质增长量最大,A错误;
B、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为5℃时,干物质增长量为0,植物将停止生长,B错误;
C、昼夜温度均为25℃时与昼温25℃夜温10℃时干物质增长量相等,因此该植物一日吸收CO2的量相等,C正确;
D.夜间温度为10℃时,两种情况下一昼夜该植物均有有机物积累,D错误.
故选:C.
如图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测得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其不恰当的解释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b点之前,曲线呈上升均势,所以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A正确;
B、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所以氧气释放量为0,B正确;
C、活细胞都不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所以在坐标所示各阶段该植株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C正确;
D、由于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而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下,测得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光合速率会下降,呼吸速率会上升,将使b点左移,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