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共1687题
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总光合作用增强,需要的光照强度也应增大,又由于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增大,所以c点应向右上方移动,故A错误;
B、温度接近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由于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植物没有积累营养物质,晚上一直消耗营养物质,所以t4温度条件下,植物不能生存,故B错误;
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最大,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故C正确;
D、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光质,所以白色的塑料薄膜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最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利用如图可进行光合速率的测定,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关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
B、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对照原则,同时要保证单一变量的原则,B正确;
C、NaHCO3溶液可分解提供二氧化碳,从而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C正确;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为净光合释放的氧气量,还需要测量呼吸速率,再求出光合速率,D错误.
故选:D.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表中可看出,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达到光饱和点,固定的CO2量=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1+5.5=16.5;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二氧化碳的吸收为15.因此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1.5.
故选D.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O2浓度对光合速率没有影响,AB错误;
CD、CO2浓度影响光合速率.当CO2浓度过低,光合速率较低,故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CO2浓度过低,C正确;D错误.
故选:C.
如图l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_____向内腔折叠形成______.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瞎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______,原因是______.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2中的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____.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______,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内膜
嵴
不能
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乙(线粒体)
S2
细胞外(外界、大气)
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1)图1中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凹陷成嵴来增加膜面积.
(2)“⑥→⑤→⑥”是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暗反应的进行需光反应为其提供ATP和[H],如果长时间黑暗,光反应无法进行,暗反应也会随之停止.
(3)①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图2中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产生ATP的是线粒体;S1表示O-B之间消耗的有机物的量,S2表示B-D之间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②处于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1中的物质⑦是O2,除了被线粒体利用进行呼吸外,还有部分释放到细胞外.D点以后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故答案为:
(1)内膜 嵴
(2)不能 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3)①乙(线粒体) S2②细胞外(外界、大气) 二氧化碳浓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