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是某成熟植物细胞示意图(a、b、c代表细胞结构,数字代表物质),图乙表示光照、温度适宜的封闭温室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已知甲图中①是水,将甲图所示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中体积将发生明显变化的结构是______(填字母).a与b比较,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______

(2)在结构a中,②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的生化反应是:______.将该细胞置于黑暗处并供给H218O,短时间内除水外,还能在______中检测到18O.

(3)乙图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_.大田作物夏季中午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过程称作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据图乙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有无午休现象?______,原因是______

(4)假设温室中植物呼吸速率基本不变,请据图乙曲线在图丙中推测一昼夜内光合作用的速率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解:(1)已知甲图中①是水,将甲图所示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c液泡的体积将变小.a叶绿体与b线粒体比较,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双层膜结构.

(2)在结构a叶绿体中,②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的生化反应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或CO2与C5化合物生成C3化合物或CO2+C52C3).将该细胞置于黑暗处并供给H218O,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短时间内除水外,还能在CO2中检测到18O.

(3)乙图B→C表示二氧化碳减少,净光合作用大于0,有机物一直在积累,C→D表示二氧化碳增加,净光合作用小于0,有机物一直在消耗,故在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点是C.大棚内湿度可控,中午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过度失水导至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会出现,故该植物光合作用无午休现象.

(4)据图乙可知,B点和C点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光合作用开始于6点前,结束于18点后.由图乙看出,约12点时,光合速率最快,且无午休现象.(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c            都有双层膜结构

(2)二氧化碳的固定(或CO2与C5化合物生成C3化合物或CO2+C52C3)       CO2

(3)C       无     大棚内湿度可控,中午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过度失水导至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会出现

(4)

解析

解:(1)已知甲图中①是水,将甲图所示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c液泡的体积将变小.a叶绿体与b线粒体比较,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双层膜结构.

(2)在结构a叶绿体中,②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的生化反应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或CO2与C5化合物生成C3化合物或CO2+C52C3).将该细胞置于黑暗处并供给H218O,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短时间内除水外,还能在CO2中检测到18O.

(3)乙图B→C表示二氧化碳减少,净光合作用大于0,有机物一直在积累,C→D表示二氧化碳增加,净光合作用小于0,有机物一直在消耗,故在A、B、C、D四个点中,光合产物积累最多的点是C.大棚内湿度可控,中午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过度失水导至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会出现,故该植物光合作用无午休现象.

(4)据图乙可知,B点和C点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光合作用开始于6点前,结束于18点后.由图乙看出,约12点时,光合速率最快,且无午休现象.(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c            都有双层膜结构

(2)二氧化碳的固定(或CO2与C5化合物生成C3化合物或CO2+C52C3)       CO2

(3)C       无     大棚内湿度可控,中午植物体因温度过高过度失水导至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情况不会出现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对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图中a、b、c代表温度,且a>b>c;Ⅰ、Ⅱ、Ⅲ代表CO2浓度,且Ⅰ>Ⅱ>Ⅲ.请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a、b、c中,一定超过了最适温度的是______;Ⅰ>Ⅱ>Ⅲ中,最接近最适CO2浓度的是______

(3)图中,曲线反映了该植物的______(填“真”“净”)光合作用强度.判断的理由的______.如果要判断在CO2浓度为Ⅱ、光照强度为P、温度为a的条件下,该植物白天是否能够生长,还需要获得怎样的实验数据?______

(4)如果要探究在温度为b时,该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适宜CO2浓度,还需要保持______相同且适宜,并在适当范围内设置______进行实验.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在最适温度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继续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根据图解中曲线变化及温度变化情况:a>b>c,可知一定超过最适温度的是a;光合作用强度在最适CO2浓度下最高,据图可知,在三个不同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最强的CO2浓度都是Ⅰ曲线,故推知最接近最适CO2浓度的是Ⅰ曲线.

(3)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为0(如果是净光合作用,则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应为负值),因为此图解表示真光合速率.而要判断植物是否能生长,关键是看植物在此条件下能否积累有机物(净光合速率),所以还要知道此植物在温度为a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4)根据题意,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CO2浓度,其它条件(无关变量)应相同,因要研究适宜的CO2浓度,所以应在适当范围内设置CO2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

(2)aⅠ

(3)真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为0(如果是净光合作用,则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应为负值;其它合理表述也可)温度为a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4)(光照强度等)无关变量   CO2浓度梯度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在最适温度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继续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根据图解中曲线变化及温度变化情况:a>b>c,可知一定超过最适温度的是a;光合作用强度在最适CO2浓度下最高,据图可知,在三个不同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最强的CO2浓度都是Ⅰ曲线,故推知最接近最适CO2浓度的是Ⅰ曲线.

(3)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为0(如果是净光合作用,则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应为负值),因为此图解表示真光合速率.而要判断植物是否能生长,关键是看植物在此条件下能否积累有机物(净光合速率),所以还要知道此植物在温度为a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4)根据题意,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CO2浓度,其它条件(无关变量)应相同,因要研究适宜的CO2浓度,所以应在适当范围内设置CO2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

(2)aⅠ

(3)真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为0(如果是净光合作用,则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强度应为负值;其它合理表述也可)温度为a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4)(光照强度等)无关变量   CO2浓度梯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5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对此不太理想的实验结果的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A抽气的程度控制不够严格

BNaHCO3浓度的差异使液体的密度差异过大,影响叶片的上浮效果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未放于黑暗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自来水中也有少量二氧化碳,因此在使用自来水时,应将自来水煮沸待用,A正确;

B、实验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由于NaHCO3可以释放二氧化碳,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NaHCO3可以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且实验中NaHCO3浓度的差异并不大,B错误;

C、由于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结果中叶圆片的上浮数并没有呈递增趋势,C正确;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可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叶圆片中的氧气,能够使叶圆片沉在烧杯中,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研人员以某种小球藻(单细胞绿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甲和实验乙,请据图回答:

实验甲:以相同培养液和同样密封环境,用图中的装置Ⅰ和Ⅱ分别培养小球藻,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适宜阳光,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Ⅰ和Ⅱ发生的变化.

(1)A锥形瓶中的浓糖水为酵母菌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酵母菌的代谢又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______,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内产生该物质的场所是______

(2)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比B试管______(填:快/慢),原因是______

实验乙:用图乙中敞开试管E和F培养小球藻,E试管加入完全培养液,F试管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E试管中小球藻氧气的产生量,结果绘制如图乙所示坐标图曲线E.请据图回答:

(3)P点的坐标值表示______

(4)在乙图中画出F试管中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曲线

(5)造成E、F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属于分解者,因此需要有机营养、无机营养、水等物质,A锥形瓶中的浓糖水能为酵母菌生长提供有机碳源和水.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CO2.在培养过程中,由于环境密封,因此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由于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应给酵母菌,因此一段时间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2)因为A瓶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生CO2能供给B瓶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而D瓶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不能为小球藻提供二氧化碳,因此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较弱,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比B试管慢.

(3)P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小球藻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坐标值表示小球藻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

(4)由于F试管中缺镁,因此小球藻叶绿素含量少,光合作用减弱,但是呼吸作用不变,因此P点不变,N点右移,M点向右下方移动.

(5)由于F试管中缺少镁元素,影响叶绿素的正常合成,因此其光合作用强度比E试管低,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故答案为:

(1)碳源和水        CO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慢      因为A瓶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生CO2能供给B瓶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而D瓶中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无CO2产生.

(3)小球藻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

(4)见右图:

(5)F试管中缺少镁元素,影响叶绿素的正常合成,其光合作用强度比E试管低

解析

解:(1)酵母菌属于分解者,因此需要有机营养、无机营养、水等物质,A锥形瓶中的浓糖水能为酵母菌生长提供有机碳源和水.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CO2.在培养过程中,由于环境密封,因此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由于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应给酵母菌,因此一段时间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2)因为A瓶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生CO2能供给B瓶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而D瓶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不能为小球藻提供二氧化碳,因此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较弱,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比B试管慢.

(3)P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小球藻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坐标值表示小球藻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

(4)由于F试管中缺镁,因此小球藻叶绿素含量少,光合作用减弱,但是呼吸作用不变,因此P点不变,N点右移,M点向右下方移动.

(5)由于F试管中缺少镁元素,影响叶绿素的正常合成,因此其光合作用强度比E试管低,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故答案为:

(1)碳源和水        CO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慢      因为A瓶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生CO2能供给B瓶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而D瓶中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无CO2产生.

(3)小球藻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

(4)见右图:

(5)F试管中缺少镁元素,影响叶绿素的正常合成,其光合作用强度比E试管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G点对应的值,则甲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______(“NaOH”或“NaHCO3”)溶液.

(2)据乙图分析,此绿色植物处于曲线H点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F点之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强,其影响因素有______.(至少写出2点)

(3)丙图中的Ⅰ和Ⅱ表示有关结构,a、b、c、d表示某些物质,则Ⅰ表示______,d表示______.卡尔文循环需要循环______次才能合成一个c.

(4)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丙图中b的浓度变化将会如图中的______

(5)请在答题卷中相应的位置绘出与乙图相对应的曲线,其中当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时,相应的CO2总吸收量的值分别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G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测定呼吸速率应在黑暗条件下,利用NaOH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体积的减少可以表示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

(2)H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F点之后,光照强度不是影响因素,此时主要受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

(3)丙图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所以Ⅰ是叶绿体基质,由图可知:c为三碳糖,d是蔗糖,经过三个循环可形成一个三碳糖.

(4)图中b表示三碳化合物,突然停止光照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少,这将抑制三碳化合物还原,这将导致三碳化合物增多.

(5)曲线中横轴为光照强度,纵轴为二氧化碳总吸收量,该量表示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由于乙图纵轴利用氧气释放量比较,氧气的总释放量为在光补偿点为6,饱和点为18,因此可求出对应二氧化碳分别=6×44÷32=8.25和=6×44÷32=24.75.因此光照强度为0时,即G点对应0;E点对应6.25,F点对应24.75即可.

故答案为:

(1)NaOH   

(2)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CO2浓度、温度、酶的数量等(合理的影响因素即给分)

(3)叶绿体基质    蔗糖    3

(4)D    

(5)见图   8.25    24.75

解析

解:(1)G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测定呼吸速率应在黑暗条件下,利用NaOH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体积的减少可以表示呼吸作用氧气的消耗.

(2)H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F点之后,光照强度不是影响因素,此时主要受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

(3)丙图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所以Ⅰ是叶绿体基质,由图可知:c为三碳糖,d是蔗糖,经过三个循环可形成一个三碳糖.

(4)图中b表示三碳化合物,突然停止光照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少,这将抑制三碳化合物还原,这将导致三碳化合物增多.

(5)曲线中横轴为光照强度,纵轴为二氧化碳总吸收量,该量表示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由于乙图纵轴利用氧气释放量比较,氧气的总释放量为在光补偿点为6,饱和点为18,因此可求出对应二氧化碳分别=6×44÷32=8.25和=6×44÷32=24.75.因此光照强度为0时,即G点对应0;E点对应6.25,F点对应24.75即可.

故答案为:

(1)NaOH   

(2)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CO2浓度、温度、酶的数量等(合理的影响因素即给分)

(3)叶绿体基质    蔗糖    3

(4)D    

(5)见图   8.25    24.75

下一知识点 : 化能合成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