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B

C急性蜂窝组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结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丹毒临床表现:片状皮肤红疹,为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边界清楚。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丹毒。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气性坏疽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经诊断,应急诊清创

B伤口用3%的H22或1:1000高锰酸钾冲洗

C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D高压氧治疗

E营养支持治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气性坏疽类感染首选青霉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5岁。右脚心被铁钉刺伤24小时,伤处红肿,剧痛,周围边界不淸,创口中心皮肤坏死。最可能感染的致病菌是

A梭状芽孢杆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β-溶血性裢球菌

正确答案

A

解析

铁钉刺伤且创口中心皮肤坏死,最可能是厌氧菌感染,所以可能是梭状芽孢杆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可直接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是

A血清病

B心肌梗死

C普通感冒

D广泛性皮炎

E大面积烧伤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只有普通感冒时由于病毒感染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其它均为非感染性发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45岁。被鱼刺扎伤右手食指尖2天,右手食指针刺样痛半天就诊。查体:T36.8℃,右手食指末节轻度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该病的诊断是

A甲沟炎

B指头炎

C指骨髄炎

D腱鞘炎

E滑囊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右手食指尖刺伤史,右手食指针刺样痛,右手食指末节轻度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考虑为右手食指指头炎。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45岁。被鱼刺扎伤右手食指尖2天,右手食指针刺样痛半天就诊。查体:T36.8℃,右手食指末节轻度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抗生素控制感染

B保持右手下垂,以利于血液循环

C鱼石脂软膏外敷右手食指

D金黄散糊剂敷贴右手食指

E右手食指理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右手食指尖刺伤史,右手食指针刺样痛,右手食指末节轻度肿胀、压痛,但张力不高,皮肤不红,考虑为右手食指指头炎。指头炎初发时,应悬吊前壁平置患手,利于局部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因此B错,为正确答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实施清创术的最佳时机应该是

A伤后2小时内进行

B伤后4小时内进行

C伤后8小时内进行

D伤后12小时内进行

E伤后24小时内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清创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尽可能在伤后6〜8小时内施行可达到一期愈合。伤口的情况不只是取决于处理时间,还与细菌的致病力、局部血液供应及伤后早期处理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诱发破伤风全身肌肉痉挛不常见的因素是

A光线

B温度

C声音

D震动

E触碰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光线、声音、震动、碰触等易诱发患者痉挛,加重痉挛毒素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4年前行破伤风自动免疫,受伤后作哪项处理可预防破伤风

A继续现察,暂不处理

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

C注射TAT1000 mL

D注射TAT2000 mL

E注射TAT3000 m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自动免疫可持续10年,以后每5-7年加强一次,有基础免疫力的伤员伤后只需注射类毒素0.5ml,无需注射TAT。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是

A

B

C丹毒

D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E气性坏疽

正确答案

E

解析

特异性感染与一般感染不同,包括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19岁。因发热伴头痛、烦躁2天,于1月28日入院。查体:TBP 130/80mmHg,精神差,神志清楚,全身散在瘀点、瘀斑,颈抵抗阳性,Kernig征及Babinski征均阳性。实验室检查: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外观混浊,WBC 1200x106/L,蛋白质1.5g/L,糖2.5mmol/L,氯化物100mmol/L。本病蛛网膜切片的病例改变不包括

A血管扩张充血

B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C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

D明显水肿

E可见纤维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最易形成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

C狂犬病

D脊髓灰质炎

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正确答案

E

解析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也不出现临床症状。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增生,感染急性发作而出现症状。急性发作期可以检测出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同样可引起潜伏感染:在儿童初次感染后,引起水痘;而潜伏在体内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感觉神经节中的病毒,当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导致潜伏病毒激活,沿感觉神经到达皮肤上皮细胞,发生串联的水疱疹,多发于胸、腹、背和面部,局部剧烈疼痛,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术后3~6日发热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A代谢异常

B低血压

C肺不张

D输血反应

E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术后24小时左右出现的发热多为输血反应或非感染性发热,例如手术时间过长,广泛组织损伤等。术后3~6日发热的最常见是感染性发热,常见的是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感染转化为局限性化脓的主要原因是:

A人体抵抗力占优势

B病灶局部组织血循坏障碍

C病灶仍有大量病菌

D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

E致病菌毒力增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感染转化为局限性化脓的原因是人体抵抗力占据了优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30岁,足刺伤10天,头痛、乏力、张口困难及颈项强直,伤口红肿。临床诊断为

A气性坏疽

B败血症

C破伤风

D脑血栓

E牙周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张口困难及颈项强直为破伤风的典型表现。

下一知识点 : 精神、神经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