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成细胞的分子
- 共10536题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应为______.
(2)B组实验中,染液的名称应为______.
(3)C组实验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依次被染成______、______色.
(4)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显微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特点是______.
(5)E组实验中,丙酮的作用是______.
(6)F组的实验中水分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______.
(7)上述A组到F组实验材料中涉及的细胞中含有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是______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所以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应为脂肪颗粒.
(2)B组实验中,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3)C组实验中,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由于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所以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依次被染成绿色、红色.
(4)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5)E组实验中,绿叶中的各种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丙酮的作用是使色素溶解其中.
(6)水分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7)细胞中含有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细胞具有分泌功能,是胰腺细胞.
故答案为:
(1)洗去浮色 脂肪
(2)健那绿
(3)绿色 红
(4)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5)使色素溶解其中(或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6)自由扩散
(7)胰腺
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脂肪检测实验中,需要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还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冲洗浮色.
故选:C.
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酒精洗去浮色;
②蛋白质鉴定时,把 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还原糖鉴定时,用60℃水浴加热;
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子叶染色后,需用酒精洗去浮色,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①正确;
②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加A液,再滴加B液,若将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A液和B液会发生反应,这样就不会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导致实验失败,②正确;
③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鉴定时,应该用60℃水浴加热,这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③错误;
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这不会导致实验失败,④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重铬酸钾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二氧化碳,A错误;
B、染色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实验中对染色质(体)进行染色,须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色剂,这些染色剂是以龙胆紫或洋红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制得,配制后的龙胆紫溶液pH值约小于7(呈酸性),B错误;
C、斐林试剂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0.01g/ml,不相同,C错误;
D、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D正确.
故选:D.
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某黄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判定酵母菌酒精发酵是否彻底、判定淀粉是否充分水解成麦芽糖,最好依次选择试剂( )
①苏丹Ⅲ②苏丹Ⅳ③Ca(OH)2 ④重铬酸钾溶液 ⑤碘液 ⑥斐林试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鉴定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由于脂肪与②苏丹Ⅲ反应产生橘黄色,样本也是黄色,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选择苏丹Ⅳ;
2、判定酵母菌发酵是否彻底可以使用⑥斐林试剂看是否有葡萄糖的存在;
3、判定淀粉是否彻底水解,可以使用⑤碘液检测有没有淀粉的存在.
故选:D.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需要现配现用,A错误;
B、用花生种子匀浆鉴定脂肪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若用花生种子子叶制成临时装片检测脂肪时,需要使用显微镜,B正确;
C、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浓度不相同,C错误;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将脂肪染成红色,D错误.
故选:B.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和______.
(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细胞中小颗粒呈______色.
(3)B组实验经X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______色.
(4)D组实验中,Y染色剂是______,细胞核呈______色,细胞质呈______色.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制做临时装片需要用到盖玻片和载玻片.
(2)A组实验使用苏丹Ⅲ对花生细胞进行染色,用来检测花生种子含有脂肪.使用苏丹Ⅲ染色以后需要使用酒精洗去浮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3)B组实验观察线粒体需要使用健那绿染色,呈现蓝绿色.
(4)D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被染成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被染成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故答案为:
(1)盖玻片 载玻片 (2)检测花生种子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橘黄 (3)蓝绿 (4)吡罗红甲基绿 绿 红
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黄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甘蔗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蔗糖是否属于还原糖、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 )
①苏丹Ⅲ②苏丹Ⅳ⑨龙胆紫溶液 ④斐林试剂 ⑤双缩脲试剂 ⑥甲基绿.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脂肪的检测可以选择②苏丹Ⅲ或①苏丹Ⅳ染液,出现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的检测需要使用⑤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还原糖与④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可以选择⑤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如果充分水解的话,不会出现紫色反应.
故选:B.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此实验观察现象需要用到______.
(2)B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______色.
(3)C组实验观察到RNA、DNA依次被染成______色.
正确答案
洗去浮色
显微镜
蓝绿色
红色、绿色
解析
解:(1)脂肪鉴定实验中,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要观察脂肪颗粒,还需用到显微镜.
(2)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RNA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故答案为:
(1)洗去浮色 显微镜
(2)蓝绿色
(3)红色、绿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时有颜色反应,应选择无色或浅色的实验材料,A错误;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将位于视野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该向左方移动,B错误;
C、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C错误;
D、脂肪可被苏丹Ⅳ染色成红色颗粒,D正确.
故选:D.
据报道,某养鸭场在饲料中添加某种物质生产红心鸭蛋,该种常被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故选:B.
下表是教材中的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或目的及对应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脂肪的鉴定一般选用花生子叶做实验,切片、制片,用苏丹Ⅲ染色,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而豆浆常用作检测蛋白质的材料,故A错误;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吡罗红能使RNA着色,故B错误;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并用此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故C错误;
D、活细胞的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可判断细胞是活细胞,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还原糖的鉴定过程中,加入斐林试剂然后利用水浴加热即可观察颜色变化,不需要借助于显微镜,A错误;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只需要观察各种色素在滤纸上的分布,不需要借助于显微镜,B错误;
C、脂肪在植物细胞中是以脂肪颗粒的形式存在,需要染色并借助于显微镜观察,C正确;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只需肉眼观察实验现象即可,不需要借助于显微镜,D错误.
故选:C.
下列是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
B、韭菜细胞含有色素,不适合用来检测还原糖的存在,B错误;
C、鉴定酶的专一性不能使用碘液,如果淀粉没有完全分解,也会遇碘变蓝,C错误;
D、鉴定蛋白质使用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D错误.
故选:A.
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脂肪鉴定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