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丝分裂
- 共4176题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2.根据此曲线图2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2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2)图2中0-1过程主要完成______.1-2表示______(时期).列举两个该时期的典型特点______
______.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
(3)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和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在4-6时期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
(5)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和______区间代表的时期,发生基因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区间是______.
(6)以该生物体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在图1方框中画出该生物细胞处于6-7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曲线B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
(2)图2中0-1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1-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且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交叉互换.8处表示受精作用.
(3)染色单体从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分裂(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消失,因此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6和9-11.
(4)4-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在4-6时期有10条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20个DNA分子.
(5)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即图中0-1和8-9区间;基因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中3-4.
(6)6-7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动到细胞的两极,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曲线B
(2)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联会 交叉互换 受精作用
(3)1-6 9-11
(4)10 20 20
(5)0-1 8-9 3-4
(6)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曲线B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
(2)图2中0-1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1-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且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交叉互换.8处表示受精作用.
(3)染色单体从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分裂(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消失,因此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6和9-11.
(4)4-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在4-6时期有10条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20个DNA分子.
(5)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即图中0-1和8-9区间;基因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中3-4.
(6)6-7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动到细胞的两极,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曲线B
(2)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联会 交叉互换 受精作用
(3)1-6 9-11
(4)10 20 20
(5)0-1 8-9 3-4
(6)
如图为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运动情况,A曲线表示着丝点与相应一极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图中看出曲线A表示从10min开始距离逐渐减小,即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减小,说明10min时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A错误;
B、曲线B则表示的距离逐渐增大,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着丝粒分裂,已复制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与同侧纺锤丝相连,被拉向两极.很明显,染色单体(包括着丝点)与同侧极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含着丝点)的距离则逐渐增大.因此B曲线表示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B正确;
C、10min时为有丝分裂后期,故在0-10分钟A曲线表示着丝点与相应一极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保持不变,说明在有丝分裂的前中期,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C错误;
D、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
故选:B.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A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B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图A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B中______细胞处于图A中的BC段,图B中______细胞处于图A中的DE段.
(3)就图B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分裂的______期.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乙和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A的BC段;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对应于图A的DE段.
(3)图B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
故答案为: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乙和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A的BC段;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对应于图A的DE段.
(3)图B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
故答案为: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平时不变.因此,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16、16、32、16.
故选:D.
某生物的体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某生物的体细胞内有8对染色体.
(1)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8对16条;
(2)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该时期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单体,32个DNA分子.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