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
- 共1119题
“菇一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蔬菜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食用菌属于异养生物,蔬菜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以供给食用菌有氧呼吸,食用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供给蔬菜光合作用,图中“X”可代表C02,“Y”可代表02,A错误;
B、在该生态系统中,蔬菜属于生产者,食用菌属于分解者,B正确;
C、菌渣作为有机肥的优点有两个:一是菌渣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供给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菌渣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又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没有为蔬菜提供能量,C错误;
D、该生态农业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D错误.
故选:ACD.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杂草、水稻)属于生产者,A正确;
B、鸭能捕食害虫,所以鸭和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B正确;
C、杂草和水稻会竞争生存空间、阳光和营养等,两种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
D、生态系统是由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D错误.
故选:D.
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名为“四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它是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在一起,以沼气为纽带的利国利民的生态模型.请根据所学生态学知识回答:
(1)在上述生态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们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向田间施用沼气池里的残渣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理由是______.
(3)日光温室和大田裸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需肥量要多一些的原因是______.
(4)为了生产无公害的蔬菜,可以使用的栽培技术有______.
(5)以下表示“四位一体”模式中猪舍内饲养的猪利用食物的过程.
提高猪生长量一般需提高______比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即农作物(蔬菜).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们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不断地输入物质和能量.
(2)因为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向田间施用沼气池里的残渣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
(3)日因为光温室比裸露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故需水需肥相对多,所有日光温室和大田裸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需肥量要多一些.
(4)为了生产无公害的蔬菜,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幼苗、可以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用转基抗虫抗病毒技术.
(5)要提高猪生长量,一般需提高猪的同化量,即③/②比值.
故答案为:
(1)农作物(蔬菜) 它必须不断地输入物质和能量
(2)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日光温室比裸露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故需水需肥相对多
(4)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幼苗、可以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用转基抗虫抗病毒技术
(5)③/②
如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______.
(2)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该生态工程把很多单个的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主要体现了______原理.
(3)上图所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______.
(4)一般地说,人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稳定性较低的特点.
(5)将蔬菜房与蘑菇房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长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生态工程把很多单个的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主要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3)上图所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水稻、杂草)、消费者(害虫、猪等)、分解者(蘑菇等).
(4)一般地说,人工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较少,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5)将蘑菇与蔬菜大棚相通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进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故答案应为:
(1)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物质循环再生 系统学和工程学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4)抵抗力
(5)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中的能量,即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A正确;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B正确;
C、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C错误;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C.
如图是我国北方某农场生态农业的结构简图,请根据图回答.
(l)要利用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应怎样调节人的食物结构?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______所同定的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______形式进人工生态系统.
(3)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生物种类,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
(4)沼气池中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______.
(5)请绘制出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与消费者构成的食物网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人获得的能量越多,则该生态系统养活的人就越多,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尽量缩短食物链,才可以使能量更多的流向人,具体措施应增大(或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比例.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农作物所同定的全部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CO2形式进人工生态系统.
(3)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生物种类,则适当提高了物种的丰富度,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正常情况下,沼气池应处于密封状态,且池内的微生物利用现有的有机物为“食”,所以沼气池内的微生物主要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5)该生态系统中由生产者与消费者构成的食物网为:
故答案为:
(1)增大(或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比例
(2)农作物(写“生产者”不给分) (全部的)太阳能 CO2
(3)抵抗力
(4)异养厌氧型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如图为某市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生态农业系统设计原理是______.
(2)农作物种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哪三个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往复循环,为什么还要在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______.
(4)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______.
(5)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是______.
(6)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该生态农业系统设计原理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农作物种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哪三个主要途径: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自身呼吸消耗.
(3)N元素不断输出该生态系统,农田中的N元素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得不断施加氮肥.因此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往复循环,但还要在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由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5)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方案的优点是提高能量转化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6)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生物防治.
故答案为:
(1)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流向下一营养级 被分解者利用 自身呼吸消耗
(3)N元素不断输出该生态系统,农田中的N元素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得不断施加氮肥.
(4)核糖体
(5)提高能量转化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答对1项即可)
(6)生物防治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工程中利用玉米的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A错误;
B、将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变废为宝,来生成木糖醇,可以增加经济效益,B正确;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利用,C正确;
D、该生态工程是人工生态系统,其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人的作用非常关键,D错误.
故选:BC.
如图示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______.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_____营养级.
(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______的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
(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
(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1)据图示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是流进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粪便携带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的能量.蚕的上一个营养级是桑树,所以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一营养级.
(2)分解者是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残骸分解,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本题生态系统无论物质还是能量,均实现了多级利用,符合生态学原理.基本模式是“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物质和能量在逐级流动中不断增值.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实现良性循环.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
(1)生产者(或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一
(2)分解者(或微生物)的分解
(3)多级(或充分)利用 较强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理
“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图中的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所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有______.
(3)和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四位一体”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原因是______.
(4)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______.
(5)有些科学家指出,人类长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外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其基本思路是: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可食部分.请你分析说明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哪些?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图中的食物链为:.
(2)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所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
(3)和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四位一体”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原因是废弃物及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
(4)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原料).
(5)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不破坏植被,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保留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虫害爆发的危险;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等.
故答案为:
(1)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
(3)废弃物及人畜粪便中的能量被多级利用(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
(4)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原料)
(5)不破坏植被,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保留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虫害爆发的危险;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等
如图1甲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招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它是生产者通过______固定的,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______.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注意的事项有______.
(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_____.
(4)图1乙是能量流经害虫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害虫的摄入量,B表示害虫的同化量.那么D表示害虫的______,E表示______.
(5)如图2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图2b中画出这段时间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假设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o)______
正确答案
太阳能
光合作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样方法
样方大小要适宜,样方数量要多,随机取样
抵抗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解析
解:(1)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它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注意的事项有样方大小要适宜,样方数量要多,随机取样.
(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因为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图1乙是能量流经害虫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害虫的摄入量,B表示害虫的同化量.那么D表示害虫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据图a可以知道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
故答案为:
(1)太阳能 光合作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样方法 样方大小要适宜,样方数量要多,随机取样
(3)抵抗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
图1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述图1和图2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分别是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是因为该生态系统______,自我调节能力弱.
(4)图1中的食物链有______条.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来自农作物,
来自家禽,
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农作物______千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上述图1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农作物,图2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水稻和大豆.
(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组分较少,食物网简单(或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4)食物链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1中所包含的食物链为“农作物→人”,“农作物→家禽→人”及“农作物→猪→人”共3条.若人的食物来自农作物,来自家禽,来自猪肉按传递效率10%计算,此人每增加1千克,约消耗农作物量为:0.5÷10%+0.25÷(10%)2+0.25÷(10%)2=5+25+25=55(kg).
故答案为:
(1)农作物、水稻和大豆
(2)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3)组分较少,食物网简单(或营养结构简单)
(4)3 55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用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该生态工程中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
(2)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该系统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______.
(3)在发酵装置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______.
(5)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关键是______的作用.
正确答案
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充分利用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
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
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物质循环再生
人
解析
解:(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工程中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利用,原因是充分利用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
(2)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该系统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为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故可提高蔬菜产量.
(5)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维持该生态系统的关键是人的作用,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
故答案为:
(1)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充分利用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中的能量
(2)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
(3)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
(4)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5)物质循环再生 人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设计生态农业时可使得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增加稳定性,但增加营养级会增加能量散失,故A错误;
B、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B正确;
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人得作用非常关键,故C错误;
D、生态农业是以既要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又要兼顾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资源,故D错误.
故选:B.
“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稻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等,AB错误;
C、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C错误;
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