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将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防止培养皿被污染,A正确;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对锥形瓶的口径处进行灼烧灭菌,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B正确;

C、倒平板时不能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并放到桌面上,这样会污染培养皿中的培养基,C错误;

D、倒平板后冷却需要倒过来放置,防止皿盖上的水珠滴落到培养基上,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瘤菌不能利用光能,A错误;

B、根瘤菌能自身固氮,但碳源应为有机物,B错误;

C、乳酸菌需要利用有机氮源,不能利用硝酸根离子,C错误;

D、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型微生物,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其地下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根瘤菌能固定N2,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衣藻是光能型生物,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选育啤酒酵母苗种时,科研人员得到因线粒体缺失导致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在育种中发现,同样培养条件下该型酵母菌形成的菌落比正常酵母菌小三分之二.

(1)酵母菌培养基的营养物质应包括五大类:______,麦芽糖属于其中的______.在营养和氧气充足时,正常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是______生殖.

(2)将等量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和正常酵母菌分别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正常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如图1中曲线a,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曲线.

②酵母菌经历了调整期之后,生长变化的几个阶段是______

③如果以C6H12O6为原料,请写出两种酵母菌产气的代谢反应式:______

(3)在扩大培养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时,研究人员利用了如图2装置,甲、乙、丙装置内均盛有适合菌种生长的培养液.要得到大量菌种,正确的做法是:

应在甲瓶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处于______期肘,将菌种______到乙瓶和丙瓶中;为使乙瓶和丙瓶中菌群获得最大增长率,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有(写出两项)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培养基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其中麦芽糖提供碳源,在营养和氧气充足时,正常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2)①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缺少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作图时,应注意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低于有氧呼吸.

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③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生物,故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  12H2O+6CO2+大量能量和C6H12 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3)在生产和科研中,常使用对数期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因为此时期细菌代谢旺盛,形态清晰,故要得到大量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正确的做法是在甲瓶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处于对数期肘,将菌种接种到乙瓶和丙瓶中;为使乙瓶和丙瓶中菌群获得最大增长率,可提供其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增加营养物质、振荡、搅拌).

故答案为:(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碳源    出芽

(2)①

②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③C6H12O6+6H2O+6O2  12H2O+6CO2+能量     06H12 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

(3)对数    接种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增加营养物质、振荡、搅拌)

解析

解:(1)培养基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其中麦芽糖提供碳源,在营养和氧气充足时,正常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2)①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缺少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作图时,应注意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低于有氧呼吸.

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③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生物,故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  12H2O+6CO2+大量能量和C6H12 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3)在生产和科研中,常使用对数期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因为此时期细菌代谢旺盛,形态清晰,故要得到大量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正确的做法是在甲瓶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处于对数期肘,将菌种接种到乙瓶和丙瓶中;为使乙瓶和丙瓶中菌群获得最大增长率,可提供其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增加营养物质、振荡、搅拌).

故答案为:(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碳源    出芽

(2)①

②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③C6H12O6+6H2O+6O2  12H2O+6CO2+能量     06H12 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

(3)对数    接种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增加营养物质、振荡、搅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

(1)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______,如______

(3)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______

(4)从配制培养基直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污染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5)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胨在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观察细菌菌落状况需要用固体培养基,所以还需添加凝固剂,如琼脂.

(3)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先调整pH,然后再灭菌.

(4)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等.

(5)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目的是扩大接种面积.

故答案为:

(1)提供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2)凝固剂 琼脂 

(3)调整pH

(4)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

(5)扩大接种面积

解析

解:(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胨在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观察细菌菌落状况需要用固体培养基,所以还需添加凝固剂,如琼脂.

(3)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先调整pH,然后再灭菌.

(4)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等.

(5)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目的是扩大接种面积.

故答案为:

(1)提供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2)凝固剂 琼脂 

(3)调整pH

(4)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

(5)扩大接种面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表是关于几种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物质和氮源物质的描述,描述准确无误的微生物有几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和硝化作用,所以碳源是CO2、氮源是NH3,正确;

(2)根瘤菌是异养微生物,可以进行生物固氮作用,所以碳源是含碳有机物、氮源是N2,错误;

(3)大肠杆菌是异养微生物,所以碳源是含碳有机物(葡萄糖)、氮源是含氮有机物,如氨基酸,正确;

(2)乳酸菌是异养微生物,所以碳源是含碳有机物(葡萄糖)、氮源是含氮有机物,如氨基酸等,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微生物培养用的培养基一般要采用1.05kg/cm2的高压,121摄氏度下灭菌15到30分钟,其主要目的是杀灭培养基中的(  )

A生活着的细菌

B病毒

C原生动物

D细菌芽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高压蒸汽灭菌用途广,效率高,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经15~30min,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常品茶、善品茶者能在杯水之中品出生活的真谛.茶的种类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不同品种.请回答:

(1)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制作流程是:制作红茶糖液→接种红茶菌种→发酵红茶菌液.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同体,可以用______法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的菌种.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煮沸和冷却的目的分别是为了____________

(2)很多商家在茶饮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色素、香精等添加剂,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人们更喜欢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常用______法提取胡萝卜素,______法提取玫瑰精油.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______法进一步鉴定.

(3)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优良茶种的大量繁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要经过____________过程获得胚状体.

正确答案

解:(1)菌种的分离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并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2)实验室胡萝卜素的提取用到纸层析法,提取过程中需经过萃取、蒸馏获得玫瑰精油.

(3)用于培养的外植体要先做消毒处理,外植体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获得胚状体.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   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    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2)萃取      蒸馏(萃取)      纸层析法

(3)脱分化  再分化

解析

解:(1)菌种的分离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活菌之前,红茶糖液要先煮沸后冷却,这是为了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并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2)实验室胡萝卜素的提取用到纸层析法,提取过程中需经过萃取、蒸馏获得玫瑰精油.

(3)用于培养的外植体要先做消毒处理,外植体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获得胚状体.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   清除培养液中的杂菌    防止高温杀死红茶菌种

(2)萃取      蒸馏(萃取)      纸层析法

(3)脱分化  再分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的土壤稀释液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培养皿倒置培养,370C恒温培养12~24小时

D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温、高压灭菌,A正确;

B、取10-4、10-5的土壤稀释液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是设置了一系列对照实验,B正确;

C、细菌培养时,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并在370C恒温培养12~24小时,C正确;

D、选择菌落数在30-300个的一组平板为代表进行计数,而不是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例如牧场工人、屠宰场工人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和鉴定: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挑选可疑菌落,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取等量菌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______,置于35℃环境下培养6小时.

(2)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若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③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______传播,通过该途径传播的疾病还有____________等.早在1876年德国细菌学家______就已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对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病疫苗,该疫苗最早是由科学家______发明的.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则对照组应该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2)①液体培养基一般采取高压灭菌 法灭菌;炭疽杆菌为异养型,因此碳源为有机碳.

②液体培养基变混浊,是细菌大量繁殖后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如果实验中出现浑浊现象,而且因为实验组加入的噬菌体侵染了炭疽杆菌而使炭疽杆菌数量比对照组少,代谢的产物少,浑浊度就低,即可确定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

③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接触 传播,通过该途径传播的疾病还有艾滋病、乙肝等.早在1876年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就已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对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病疫苗,该疫苗最早是由科学家 巴斯德发明的.

故答案为:

(1)等量的生理盐水

(2)①高压灭菌   有机碳  

 ②细菌大量繁殖、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   低

③接触   艾滋病   乙肝等   科赫    巴斯德

解析

解:(1)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则对照组应该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2)①液体培养基一般采取高压灭菌 法灭菌;炭疽杆菌为异养型,因此碳源为有机碳.

②液体培养基变混浊,是细菌大量繁殖后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如果实验中出现浑浊现象,而且因为实验组加入的噬菌体侵染了炭疽杆菌而使炭疽杆菌数量比对照组少,代谢的产物少,浑浊度就低,即可确定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

③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接触 传播,通过该途径传播的疾病还有艾滋病、乙肝等.早在1876年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就已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对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病疫苗,该疫苗最早是由科学家 巴斯德发明的.

故答案为:

(1)等量的生理盐水

(2)①高压灭菌   有机碳  

 ②细菌大量繁殖、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   低

③接触   艾滋病   乙肝等   科赫    巴斯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实验室使用某种接种方法在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B该种微生物不可能是 H5N1病毒

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将平板倒置

D该接种方法常用来准确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该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A正确;

B、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B正确;

C、接种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污染,C正确;

D、平板划线法不能统计细菌数目,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来统计,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