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接种后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C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D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后再划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分装,A错误;

B、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B错误;

C、培养过程中一般要隔天观察一次,C错误;

D、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理由是______

(2)培养基中氮源是______,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______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______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______法.

正确答案

解:(1)该培养基的成分中没有植物激素,因此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2)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因此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细菌能够产生脲酶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因缺少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因此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4)鉴定尿素分解菌常采用酚红指示剂染色,使指示剂变红色.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目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故答案为:

(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

(2)尿素  选择  脲酶

(3)稀释涂布法或平板划线

(4)酚红  刚果红染色法

解析

解:(1)该培养基的成分中没有植物激素,因此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2)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因此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细菌能够产生脲酶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因缺少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因此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4)鉴定尿素分解菌常采用酚红指示剂染色,使指示剂变红色.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目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故答案为:

(1)不能  缺少植物激素

(2)尿素  选择  脲酶

(3)稀释涂布法或平板划线

(4)酚红  刚果红染色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某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

(1)图在_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______个细菌.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用编号表示).

(2)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

①上述培养基可用来培养下列何种微生物______

A.青霉    B.硝化细菌    C.大肠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②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自生固氮菌,该培养基成分如何调整?______

③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观察菌落形态,应增加的成分是______.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______灭菌法.

④若要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可用______,若要鉴别尿素分解菌,可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图中的平板可知,在②区出现了由1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该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的顺序是①③②.

①由于此培养基中无有机碳源,故说明培养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碳源,只有硝化细菌符合此培养基,因为其是自养型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

②自生固氮菌能自身固氮而获得氮源,但自身无法获得碳源,故应在此培养基中增加有机碳源,去除氮源(NH42SO4

③观察菌落形态应用固体培养基,因此应加入凝固剂琼脂,配置好的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

④要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可通过刚果红染色法(CR染色法)鉴定,观察是否有透明圈产生,要鉴别尿素分解菌,可在培养液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观察是否变红.

故答案为:(1)②一   ③→①→②

(2)①B

②增加碳源(如葡萄糖等),去除氮源(NH42SO4

③琼脂   高压蒸气

④CR染色法   酚红指示剂

解析

解:(1)分析图中的平板可知,在②区出现了由1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该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的顺序是①③②.

①由于此培养基中无有机碳源,故说明培养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碳源,只有硝化细菌符合此培养基,因为其是自养型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

②自生固氮菌能自身固氮而获得氮源,但自身无法获得碳源,故应在此培养基中增加有机碳源,去除氮源(NH42SO4

③观察菌落形态应用固体培养基,因此应加入凝固剂琼脂,配置好的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

④要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可通过刚果红染色法(CR染色法)鉴定,观察是否有透明圈产生,要鉴别尿素分解菌,可在培养液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观察是否变红.

故答案为:(1)②一   ③→①→②

(2)①B

②增加碳源(如葡萄糖等),去除氮源(NH42SO4

③琼脂   高压蒸气

④CR染色法   酚红指示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都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B除水以外的无机物都属于无机盐

C用培养基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为科学研究

D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调pH,适应各微生物的生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都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特殊生长因子因不同微生物而不同,A正确;

B、CO2和N2是无机物,也是某些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B错误;

C、甲型H1N1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不能用培养微生物的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C错误;

D、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调pH,适应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不是各种微生物的生长,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不能够与刚果红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  )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

CCMC-Na

D淀粉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A正确;

B、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B错误;

C、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也能与刚果红反应,C错误;

D、淀粉是植物多糖,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微生物问题:

(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为______.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是图______

(2)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______

(3)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什么?______

(4)从结构上看,与大肠杆菌属于同一类生物的是______(多选)

A.嗜盐菌       B.黏菌       C.颤藻         D.螺菌       E.霉菌

为了检测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见图3.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______.若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该抗生素的______

(6)治疗肺结核的常用抗生素是利福平,写出其抑菌机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为稀释涂布法.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是图D平板划线法接种.

(2)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调PH.

(3)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A嗜盐菌、C颤藻和D螺菌也属于原核生物,B黏菌和E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故从结构上看,与大肠杆菌属于同一类生物的是A、C、D.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含青霉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敏感,故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若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该抗生素的抗性突变菌株.

(6)治疗肺结核的常用抗生素是利福平,其抑菌机理是利福平可以抑制结核杆菌RNA的合成.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法     D

(2)调PH

(3)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A、C、D

(5)青霉素   抗性突变菌株

(6)利福平可以抑制结核杆菌RNA的合成

解析

解:(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为稀释涂布法.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是图D平板划线法接种.

(2)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调PH.

(3)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A嗜盐菌、C颤藻和D螺菌也属于原核生物,B黏菌和E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故从结构上看,与大肠杆菌属于同一类生物的是A、C、D.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含青霉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敏感,故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若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该抗生素的抗性突变菌株.

(6)治疗肺结核的常用抗生素是利福平,其抑菌机理是利福平可以抑制结核杆菌RNA的合成.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法     D

(2)调PH

(3)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A、C、D

(5)青霉素   抗性突变菌株

(6)利福平可以抑制结核杆菌RNA的合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_____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5)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是______

A.环境条件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正确答案

固体

选择

异养型

(CH2O)

先调整pH

青霉素和(CH2O)

纤维素粉

C

解析

解:(1)该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抗生素(青霉素),属于选择培养基.

(2)该培养基含有有机碳源-(CH2O),可见所培养的微生物是异养型生物.

(3)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先进行PH 调整.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青霉素和(CH2O),加入纤维素粉.

(5)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所以细菌的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

(1)固体 选择 

(2)异养型

(3)(CH2O) 先调整pH 

(4)青霉素和(CH2O) 纤维素粉 

(5)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垃圾处理场附近土壤中细菌污染情况,做了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等系列实验操作,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将取自不同区域的土壤浸出液分别稀释涂布到不同的平板上,置于37℃______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_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土壤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

(4)如果要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经常用______ 的选择培养基,若要鉴别是否分离出了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使用加入了______的鉴别培养基.

正确答案

解:(1)不同的培养基都含有基本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所以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碳源,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2)对培养基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对培养皿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干热灭菌法.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土壤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如果其总数越多,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多种细菌,污染程度越重.

(4)要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经常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若要鉴别是否分离出了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使用加入了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观察是否有透明圈产生.

故答案为:(1)氮源     碳源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箱中       多种        大

(4)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刚果红

解析

解:(1)不同的培养基都含有基本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所以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碳源,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2)对培养基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对培养皿进行灭菌采用的方法是干热灭菌法.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土壤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进行实验,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如果其总数越多,则说明土壤样品中有多种细菌,污染程度越重.

(4)要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经常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若要鉴别是否分离出了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使用加入了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观察是否有透明圈产生.

故答案为:(1)氮源     碳源

(2)高压蒸汽灭菌

(3)恒温箱中       多种        大

(4)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刚果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

(4)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正确答案

解:(1)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氮源;淀粉是糖类,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碳源.

(2)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物质,用于筛选各种特定细菌的培养基就是选择性培养基.例如加入了NaCl就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

(4)要想使微生物快速的繁殖,就要置于适宜的条件,特别是温度,所以要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为了使结果更可靠,应进行对照实验,即同时取一个空白培养基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放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故答案为:

(1)氮源、碳源

(2)高压蒸气灭菌

(3)选择培养基

(4)恒温箱    无菌水

解析

解:(1)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氮源;淀粉是糖类,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碳源.

(2)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物质,用于筛选各种特定细菌的培养基就是选择性培养基.例如加入了NaCl就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

(4)要想使微生物快速的繁殖,就要置于适宜的条件,特别是温度,所以要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为了使结果更可靠,应进行对照实验,即同时取一个空白培养基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放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故答案为:

(1)氮源、碳源

(2)高压蒸气灭菌

(3)选择培养基

(4)恒温箱    无菌水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人模拟了牛肉汤的成分,按下表制备了某培养液,请回答: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一般培养液中应有水、____________、无机盐四类营养物质,.

(2)若将此营养液中的①换成葡萄糖,接种酵母菌后用保鲜膜封住试管口,则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观察到试管的变化是______ (写出一点,合理即可).

(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①应改为______.若要观察菌落形态,还应加入的成分是:______

(4)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水壤提取液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正确答案

碳源

氮源

无氧呼吸

试管内气体增多,保鲜膜凸出

纤维素

琼脂

C

解析

解:(1)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2)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若将此营养液中的①换成葡萄糖,接种酵母菌后用保鲜膜封住试管口,则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为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试管内直观的变化是变化是试管内气体增多,保鲜膜凸出,试管发热.

(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则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起到选择作用,微生物的观察应选用固体培养基则应添加琼脂.

(4)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操作步骤为土壤取样,然后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水壤提取液,接着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最后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故选:C.

故答案为:

(1)碳源、氮源 

(2)无氧呼吸  试管内气体增多,保鲜膜凸出

(3)纤维素  琼脂        

(4)C

下一知识点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