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共916题
检验饮用水的细菌、病毒的含量是有效监控部分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图______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是,而是利用______方法得到的.
(2)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清毒或灭菌: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______,需要灭菌的是______.
(3)分离细菌应使用______培养基,固定化细菌细胞常采用______法.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题干中所说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如图中的CAB就是逐步稀释获得的,而培养皿D是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的.
(2)一般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和培养基需要高温灭菌,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只需消毒即可.
(3)不同培养基的功能不同,在分离细菌时应使用选择培养基.由于细菌的细胞个大,不容易吸附和化学结合,因此使用包埋法进行固定.
(4)不同细菌都具有适宜生存的PH,为了防止在调节PH值时混入杂菌,故应在灭菌前调节好PH.
故答案为:(8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平板划线法
(2)③①②
(3)选择 包埋
(4)调节pH
解析
解:(1)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题干中所说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如图中的CAB就是逐步稀释获得的,而培养皿D是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的.
(2)一般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和培养基需要高温灭菌,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只需消毒即可.
(3)不同培养基的功能不同,在分离细菌时应使用选择培养基.由于细菌的细胞个大,不容易吸附和化学结合,因此使用包埋法进行固定.
(4)不同细菌都具有适宜生存的PH,为了防止在调节PH值时混入杂菌,故应在灭菌前调节好PH.
故答案为:(8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平板划线法
(2)③①②
(3)选择 包埋
(4)调节pH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______;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法.
(2)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______法灭菌.
(3)Ⅱ号培养基所示接种方法是______,灼烧接种环后需待其______后再进行接种,在作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操作时应从上一次划线的______开始划线.完成图中所示接种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次.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______,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______(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过程是梯度稀释,目的是对样品进行稀释;②过程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2)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应先调节PH值,然后再进行灭菌,如果先灭菌在调节PH.在调节PH时又会污染培养基;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3)Ⅱ号培养基所示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灼烧接种环后需待其冷却后再进行接种,在作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操作时应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完成图中所示接种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
(4)能分解淀粉的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阅读淀粉酶的活性越强,所以要从中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上.
故答案为:
(1)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2)先调节pH,后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3)平板划线法 冷却 末端 6
(4)淀粉酶 大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过程是梯度稀释,目的是对样品进行稀释;②过程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2)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应先调节PH值,然后再进行灭菌,如果先灭菌在调节PH.在调节PH时又会污染培养基;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3)Ⅱ号培养基所示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灼烧接种环后需待其冷却后再进行接种,在作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操作时应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完成图中所示接种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
(4)能分解淀粉的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阅读淀粉酶的活性越强,所以要从中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上.
故答案为:
(1)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2)先调节pH,后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3)平板划线法 冷却 末端 6
(4)淀粉酶 大
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培养平菇所用的培养基是棉子壳,培养基应该先灭菌再接种,否则接种的菌种也会被杀死.具体的操作程序是:配制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故选:D.
解磷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磷,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如图是从湖泊污泥中筛选解磷微生物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
(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NaCl及无菌卵黄液,其中______主要提供有机磷.从土壤中富集解磷微生物时,应选用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2)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______.配制成l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______mL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
(3)过程②、③为菌种分离纯化的过程,接种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
(4)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______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NaCl及无菌卵黄液,其中卵黄主要提供有机磷.从土壤中富集解磷微生物时,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2)灭菌是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所以用高压蒸汽灭菌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由于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所以配制成l0-1浓度稀释液时,需要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
(3)过程②、③为菌种分离纯化的过程,接种方法分别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4)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3号菌落中的透明圈直径即菌落直径最大,说明解磷能力最强,所以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3号菌落.
故答案为:
(1)卵黄 液体
(2)高压蒸汽灭菌 9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4)3 透明圈大,解磷能力强(具有相对较大的透明圈,解磷能力强)
解析
解:(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NaCl及无菌卵黄液,其中卵黄主要提供有机磷.从土壤中富集解磷微生物时,应选用液体培养基.
(2)灭菌是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所以用高压蒸汽灭菌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由于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所以配制成l0-1浓度稀释液时,需要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
(3)过程②、③为菌种分离纯化的过程,接种方法分别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4)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3号菌落中的透明圈直径即菌落直径最大,说明解磷能力最强,所以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3号菌落.
故答案为:
(1)卵黄 液体
(2)高压蒸汽灭菌 9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4)3 透明圈大,解磷能力强(具有相对较大的透明圈,解磷能力强)
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接种前先要用火焰灼烧接种环,目的是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A正确;
B、每次划线结束,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B正确;
C、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C错误;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D正确.
故选:C.
[生物一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J]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______培养基上,可得到目的菌.这一过程叫做:______;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等营养物质.
(2)要统计土壤样品中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3)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入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10d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此过程的原理是______.
(4)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______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______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正确答案
选择
目的菌的分离
水、元机盐、碳源、氮源
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液泡化
受精卵(或合子)
解析
解:
(1)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所需的微生物,这属于微生物的分离,所用的特定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2)微生物培养的分离步骤是为了从含有目的微生物的源物质中找到目的微生物,所以需要将目的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分开,所以要做到,之后的划平板的时候可以形成纯的单菌落,(也就是说划线的时候要保证溶液足够稀释,最好可以使每条线上只有一个或两个目的微生物就够了)如果很多的话,就会跟杂菌混长,这样无法分离出纯的菌种了.稀释平板法可以在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处微生物的单个菌落,便于计数、移植、分离,从而达到纯培养的目的.
(3)酵母菌酿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4)愈伤组织是一团没有特定结构进和功能并处于旺盛分裂状态的薄壁细胞.这种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呈高度液泡化.胚状体类似柸的结构,具有胚芽和胚根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育成为新的植物.胚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
故答案为:(1)目的菌的分离; 水、元机盐、碳源、氮源
(2)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3)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4)液泡化 受精卵(或合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菌落的特征有形态、大小、颜色、透明度等,A错误;
B、组织培养获得的完整的植物都是由单个韧皮部细胞克隆得到的,因此彼此性状极为相似,不一定是纯合子,B错误;
C、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C正确;
D、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D错误.
故选:C.
微生态活性制剂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添加剂,能改善虾体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虾体生长.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微生态活性制剂--芽孢杆菌制剂对凡钠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请你利用所给材料和用具补充完成以下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体重接近的健康凡纳对虾200尾;颗粒饲料;混有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70cm×70cm×100cm水池若干(流水养殖,培养时间为一个月);电子天秤.
(1)实验步骤:
①将凡纳对虾随机分为______组,每组______,称取每只虾的重量后分别置于70cm×70cm×100cm水池中,流水养殖.
②对照组每天饲喂适量的不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实验组每天相同时间饲喂______颗粒饲料.
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后,______,记录并求出平均值.
(2)研究人员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上述实验中凡纳对虾肠道内三种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请写出从图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____.
(3)芽孢杆菌进入虾肠后能够调节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保护虾肠道免受毒害,芽孢杆菌与凡纳对虾肠道内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4)在芽孢杆菌培养操作中,为了防止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做______处理(选填“消毒”或“灭菌”).
正确答案
解:(1)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①根据柱形图可知,该实验需200尾将凡纳对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尾,称取每只虾的重量后分别置于70cm×70cm×100cm水池中,流水养殖.
②根据实验提供的信息“混有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可知,对照每组每天饲喂适量的不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则实验组每天相同时间应该饲喂分别添加等混有0.5%、1.0%、3.0%和5%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凡纳对虾的重量,因此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后,要用电子天秤称取不同虾池中每只凡纳对虾的重量,记录并求出平均值.
(2)由柱形图可知:混有芽孢杆菌制剂的饲料喂养的凡纳对虾的重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消化酶活性.
(3)芽孢杆菌与凡纳对虾肠道内其他微生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4)在芽孢杆菌培养操作中,为了防止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做灭菌处理.
故答案为:
(1)①5组 40只
②分别添加等量混有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
③用电子天秤称取虾池中每只凡纳对虾的重量
(2)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消化酶活性(或:芽孢杆菌可以明显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蛋白酶活提高差异显著或胃蛋白酶和脂肪酶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3)竞争
(4)灭菌
解析
解:(1)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①根据柱形图可知,该实验需200尾将凡纳对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尾,称取每只虾的重量后分别置于70cm×70cm×100cm水池中,流水养殖.
②根据实验提供的信息“混有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可知,对照每组每天饲喂适量的不添加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则实验组每天相同时间应该饲喂分别添加等混有0.5%、1.0%、3.0%和5%芽孢杆菌制剂的颗粒饲料.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凡纳对虾的重量,因此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后,要用电子天秤称取不同虾池中每只凡纳对虾的重量,记录并求出平均值.
(2)由柱形图可知:混有芽孢杆菌制剂的饲料喂养的凡纳对虾的重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消化酶活性.
(3)芽孢杆菌与凡纳对虾肠道内其他微生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4)在芽孢杆菌培养操作中,为了防止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做灭菌处理.
故答案为:
(1)①5组 40只
②分别添加等量混有0.5%、1.0%、3.0%和5.0%芽孢杆菌制剂的
③用电子天秤称取虾池中每只凡纳对虾的重量
(2)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消化酶活性(或:芽孢杆菌可以明显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蛋白酶活提高差异显著或胃蛋白酶和脂肪酶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3)竞争
(4)灭菌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
(1)该培养基包含的营养成分有______.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2)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有______,应加入的碳源是______.
(3)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50℃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菌种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
(4)如果要从纤维素分解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菌中,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其具体操作步骤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
(1)根据表中的物质可知,该培养基中(CH2O)提供碳源,NaNO3提供氮源,NaNO3、K2HPO4、KCl、MgSO4•7H2O、FeSO4提供无机盐、H2O.培养基中无琼脂等凝固剂,则是液体培养基.含有抗生素则为选择性培养基.
(2)培养细菌要去除抗生素.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以纤维素为碳源,故去除(CH2O).
(3)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时贯穿实验整个过程中.培养基是放在灭菌锅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来灭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是细菌分离的常用方法.
(4)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培养基的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小,有绿色激素光泽)、灭菌、搁置斜面、接种、培养.
答案:
(1)碳源、氮源、无机盐、水 液体 选择
(2)抗生素和(CH2O) 纤维素
(3)调整pH 高压蒸汽灭菌 划线法 涂布法
(4)配制通用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添加伊红美蓝,灭菌备用;用划线法接种混合菌,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挑选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的单一菌落继续培养,即可获得大肠杆菌./配制不以纤维素而是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灭菌备用;用划线法或者涂布法接种混合菌,放置在适宜环境下培养;能够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就是大肠杆菌.
解析
解:
(1)根据表中的物质可知,该培养基中(CH2O)提供碳源,NaNO3提供氮源,NaNO3、K2HPO4、KCl、MgSO4•7H2O、FeSO4提供无机盐、H2O.培养基中无琼脂等凝固剂,则是液体培养基.含有抗生素则为选择性培养基.
(2)培养细菌要去除抗生素.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以纤维素为碳源,故去除(CH2O).
(3)在微生物实验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时贯穿实验整个过程中.培养基是放在灭菌锅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来灭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是细菌分离的常用方法.
(4)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培养基的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小,有绿色激素光泽)、灭菌、搁置斜面、接种、培养.
答案:
(1)碳源、氮源、无机盐、水 液体 选择
(2)抗生素和(CH2O) 纤维素
(3)调整pH 高压蒸汽灭菌 划线法 涂布法
(4)配制通用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添加伊红美蓝,灭菌备用;用划线法接种混合菌,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挑选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的单一菌落继续培养,即可获得大肠杆菌./配制不以纤维素而是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灭菌备用;用划线法或者涂布法接种混合菌,放置在适宜环境下培养;能够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就是大肠杆菌.
(2015秋•上海校级月考)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2)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
(3)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
(4)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菌的发酵罐产气多,其原因是______.
(5)酵母菌一定具有的结构有______(多选).
A.细胞膜 B.核糖体 C.拟核 D.荚膜 E.芽孢 F.细胞壁
(6)保藏菌种宜使用______(物理形态)培养基.
正确答案
解:(1)图甲过程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先要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质粒.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而工程酵母菌可以高效利用淀粉,所以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选出工程酵母菌.
(2)②、③过程重复几次的目的是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3)由图乙可知,该同学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但菌落比较集中,没有很好的分散开来,可能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
(4)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而工程酵母菌可以高效利用淀粉,即将淀粉分解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速率快,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
(5)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细胞器)和细胞核结构.原核细胞DNA所在的区域称为拟核;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故选:ABF.
(6)保藏菌种宜使用固体培养基.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淀粉
(2)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4)工程酵母 其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时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5)ABF
(6)固体
解析
解:(1)图甲过程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先要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质粒.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而工程酵母菌可以高效利用淀粉,所以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选出工程酵母菌.
(2)②、③过程重复几次的目的是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3)由图乙可知,该同学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但菌落比较集中,没有很好的分散开来,可能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
(4)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而工程酵母菌可以高效利用淀粉,即将淀粉分解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速率快,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更快.
(5)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细胞器)和细胞核结构.原核细胞DNA所在的区域称为拟核;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故选:ABF.
(6)保藏菌种宜使用固体培养基.
故答案为: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淀粉
(2)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4)工程酵母 其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时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5)ABF
(6)固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