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操作属于灭菌方法的是(  )

A接种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工作台面

B接种中试管口等易被污染的部位通过火焰

C牛奶在80℃下煮15min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D氯化汞溶液浸泡外植体1~2min后无菌水冲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工作台面,属于消毒,A错误;

B、接种中试管口等易被污染的部位通过火焰,属于灭菌,B正确;

C、牛奶在80℃下煮15min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属于巴氏消毒法,C错误;

D、氯化汞溶液浸泡外植体1~2min后无菌水冲洗,属于化学药剂消毒,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同时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氮源、能源的是(  )

A光和CO2

B葡萄糖和氮气

C碳酸盐和氧气

D牛肉膏和蛋白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大肠杆菌不能利用光和二氧化碳,A错误;

B、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氮气,B错误;

C、碳酸盐不能作为大肠杆菌的碳源,C错误;

D、牛肉膏和蛋白胨都是有机物,都含蛋白质,蛋白质含有C和N,能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氮源、能源,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下列有关的资料,帮助完善下列探究实验.

某中学生物课题组自制大蒜提取液,希望这种简便、经济的提取液能够高效的杀灭餐具上的细菌.

(1)制作提取液:将大蒜榨汁后制成提取液,具体做法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1#提取液应加入冷开水______mL.

使用方法:将餐具浸泡在提取液中10min后取出冲洗.

(2)餐具检测及样品抽取:将经过______ 处理的滤纸贴在餐具表面l min,然后再将滤纸放到50ml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再取1mL原液加入______ml无菌水中摇匀制成10倍稀释液.

(3)分离及培养:分别取1ml原液和10倍稀释液,用灭菌、消毒后的______(用具)采用____________ 方法分别加到培养基中.若要检测的是大肠杆菌,则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每个浓度各做三个培养皿,其目的是______

(4)本实验另设1m1无菌水涂布在未接种的培养皿为空白对照,原因是排除______.最后在37℃培养48h.

(5)观察记录:在答题卷的空白处,设计1#提取液实验组的观察记录表:______

(6)结果分析:统计数据,得到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单位cfu/cm2,每平方厘米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根据消毒前后的数据,比较1#、2#提取液消毒效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7)请你向课题组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制备大蒜提取液的表格可知,2#加了880ml的冷开水和20ml的食醋,1#不加食醋只加冷开水,所以,加冷开水的量应是900ml.

(2)将滤纸在贴在餐具上之前进行灭菌是消除滤纸上原有的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1mL原液加入9ml无菌水制成10倍稀释液.

(3)统计活菌数目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检测是否是大肠杆菌就要用到鉴别培养基,所以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兰染液,如果菌落呈紫黑色且有金属光泽则为大肠杆菌.涂布平板时,要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所以每个浓度要凃三个平板.

(4)在涂布平板时要用1m1无菌水涂布在未接种的培养皿为空白对照,检测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彻底,以排除灭菌不彻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设计1#提取液实验组的观察记录表如答案所示

(6)通过比较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可以推断出1#、2#提取液消毒效果,1#(大蒜提取液)能高效杀菌,2#(加食醋的大蒜提取液)杀菌作用更强,原因可能是食醋使大蒜提取液呈微酸性,协同杀菌.

(7)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醋和大蒜提取液哪种消毒效果更好?不同浓度的大蒜汁的消毒效果如何?食醋与大蒜汁混能和液杀菌的最适宜的 PH是多少?等等.

故答案应为 

(1)900  (2)灭菌   9  (3)涂布器(玻璃刮铲)   稀释涂布平板(涂布分离)   伊红美兰染液   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4)灭菌不彻底对实验的影响

(5)

(6)大蒜溶液能高效杀菌,食醋能使大蒜提取液呈微酸性,协同杀菌

(7)醋和大蒜提取液哪种消毒效果更好;不同浓度的大蒜汁的消毒效果;食醋与大蒜汁混能和液杀菌的最适宜的 PH.(合理即可)

解析

解:(1)由制备大蒜提取液的表格可知,2#加了880ml的冷开水和20ml的食醋,1#不加食醋只加冷开水,所以,加冷开水的量应是900ml.

(2)将滤纸在贴在餐具上之前进行灭菌是消除滤纸上原有的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1mL原液加入9ml无菌水制成10倍稀释液.

(3)统计活菌数目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检测是否是大肠杆菌就要用到鉴别培养基,所以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兰染液,如果菌落呈紫黑色且有金属光泽则为大肠杆菌.涂布平板时,要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所以每个浓度要凃三个平板.

(4)在涂布平板时要用1m1无菌水涂布在未接种的培养皿为空白对照,检测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彻底,以排除灭菌不彻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设计1#提取液实验组的观察记录表如答案所示

(6)通过比较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可以推断出1#、2#提取液消毒效果,1#(大蒜提取液)能高效杀菌,2#(加食醋的大蒜提取液)杀菌作用更强,原因可能是食醋使大蒜提取液呈微酸性,协同杀菌.

(7)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醋和大蒜提取液哪种消毒效果更好?不同浓度的大蒜汁的消毒效果如何?食醋与大蒜汁混能和液杀菌的最适宜的 PH是多少?等等.

故答案应为 

(1)900  (2)灭菌   9  (3)涂布器(玻璃刮铲)   稀释涂布平板(涂布分离)   伊红美兰染液   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4)灭菌不彻底对实验的影响

(5)

(6)大蒜溶液能高效杀菌,食醋能使大蒜提取液呈微酸性,协同杀菌

(7)醋和大蒜提取液哪种消毒效果更好;不同浓度的大蒜汁的消毒效果;食醋与大蒜汁混能和液杀菌的最适宜的 PH.(合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对分解石油的细菌进行分离和提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可以使用______灭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______等.其中碳源应该以______为唯一碳源.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个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要得到固体培养基,应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做凝固剂.

(4)为了对土壤中分解石油的细菌进行计数,科研人员把不同稀释度的菌液进行涂布(每个平板加0.1毫升菌液)、培养、计数.统计结果发现稀释倍数为103的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分别为45、38、37.问每克土壤中能分解石油的细菌数约为______个.酵母菌细胞中有______这是酵母菌与分解石油的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

(5)若用15N对分解石油的细菌的DNA进行标记,然后把这个细菌放在含14N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分裂四次,则后代中,含15N的DNA的细菌和含14N的DNA的细菌之比为______.若把分解石油的细菌的DNA提取出来用DNA酶处理得到的产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则培养基中的碳源应该以石油为唯一碳源.

(2)纯化菌种时,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该实验中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要得到固体培养基,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做凝固剂.

(4)根据题意,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45+38+37)÷0.1×1000×103=4×105个.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5)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且一个细菌含有一个拟核DNA分子.若用15N对分解石油的细菌的DNA进行标记,然后把这个细菌放在含14N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分裂四次,则后代中,含15N的DNA的细菌有2个,含14N的DNA的细菌有24,因此两者之比为2:16=1:8.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因此把分解石油的细菌的DNA提取出来用DNA酶处理得到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氮源、石油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琼脂

(4)4×105、成形的细胞核

(5)1:8、脱氧核糖核苷酸

解析

解:(1)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则培养基中的碳源应该以石油为唯一碳源.

(2)纯化菌种时,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该实验中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要得到固体培养基,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做凝固剂.

(4)根据题意,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45+38+37)÷0.1×1000×103=4×105个.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5)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且一个细菌含有一个拟核DNA分子.若用15N对分解石油的细菌的DNA进行标记,然后把这个细菌放在含14N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分裂四次,则后代中,含15N的DNA的细菌有2个,含14N的DNA的细菌有24,因此两者之比为2:16=1:8.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因此把分解石油的细菌的DNA提取出来用DNA酶处理得到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氮源、石油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琼脂

(4)4×105、成形的细胞核

(5)1:8、脱氧核糖核苷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等问题,请分析回答.

(1)如图是利用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______

(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实验步骤:

①配置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______

②将______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______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______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正确答案

解:(1)图示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目的是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菌落形成的原因在于提供了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乳酸菌是厌氧菌,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隔绝氧气.

(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首先一步应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将野生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用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淀粉有没有被分解,如果颜色变浅,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这种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故答案为:(1)划线法、稀释

(2)提供了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    隔绝氧气

(3)①固体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类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解析

解:(1)图示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目的是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菌落形成的原因在于提供了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乳酸菌是厌氧菌,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隔绝氧气.

(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首先一步应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将野生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用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淀粉有没有被分解,如果颜色变浅,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这种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故答案为:(1)划线法、稀释

(2)提供了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    隔绝氧气

(3)①固体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类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培养SARS病毒时,应选用(  )

A固体培养基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活的鸡胚

D牛肉汤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固体培养基常用来对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等,A错误;

B、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可以用来培养植物,B错误;

C、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活细胞才能生存,故培养时常使用活鸡胚,C正确;

D、牛肉汤不能用来培养病毒,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霉菌时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B培养基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必须灭菌

C活菌计数法常用平板划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D涂布平板时常取1mL样品进行涂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酸性,A错误;

B、培养基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必须灭菌,B正确;

C、活菌计数法常用稀释涂布划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C错误;

D、涂布平板时常取0.1mL样品进行涂布,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

B、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B正确;

C、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它们一般是酶和核酸组成成分,蛋白胨可以提供生长因子,C错误;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经灭菌后才可以接种使用,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

C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位置是随机的

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的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A正确;

B、接种环必须冷却后,才可以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否则会烧伤或烧死微生物,所以要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B正确;

C、在平板划线时,要画3-5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的,C错误;

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克隆动物”,则在胚胎移植前涉及的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

(2)若要获得“试管动物”,则首先需进行______和早期胚胎的培养,且要对受体进行______,以保证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环境一致.

(3)最常用的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

在微生物记数中,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现红色,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的选择:常常选择______的血液来分离血红蛋白.

②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后,将其装入透析袋中,目的是______.凝胶色谱操作时,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大的物质,比血红蛋白______(填“先”或“后”)洗脱出来.

正确答案

解:(1)“克隆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2)“试管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时,需要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状态.

(3)最常用的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微生物记数中,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①常常选择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来分离血红蛋白.

②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凝胶色谱操作时,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大的物质由于路径短,先洗脱出来.

故答案为:

(1)核移植   早期胚胎培养

(2)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培养    同期发情处理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①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

②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     先

解析

解:(1)“克隆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2)“试管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时,需要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状态.

(3)最常用的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微生物记数中,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①常常选择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来分离血红蛋白.

②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凝胶色谱操作时,相对分子质量比血红蛋白大的物质由于路径短,先洗脱出来.

故答案为:

(1)核移植   早期胚胎培养

(2)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培养    同期发情处理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①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

②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     先

下一知识点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