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高中生物的实验中必须使用无菌水的是(  )

A将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

B破碎鸡血细胞获得含有DNA的滤液

C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

D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活化干酵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将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防止杂菌污染,必须使用无菌水,A正确;

B、破碎鸡血细胞获得含有DNA的滤液用蒸馏水,B错误;

C、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固体培养基可以用蒸馏水,然后高压蒸汽灭菌,C错误;

D、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活化干酵母用蒸馏水,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坐标图表示某有限容器中培养的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1)与其他生物比较微生物代谢非常旺盛,其原因是______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

(2)图中bc段表示______期;如果想延迟cd段表示的时期的出现,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如果想获得大量次级代谢产物,则应使曲线保持在______段.

(3)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毫升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表:

则,该5毫升培养液共含有细菌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是由于微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使它们能够迅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环境中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温度、pH和氧.

(2)图中ab段表示调整期和对数期,bc段表示稳定期,cd段表示衰亡期,欲延迟cd段需延长bc段即稳定期,生产上常用连续培养的方法,稳定期活菌数达到最高峰,细胞内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特别是次级代谢产物.

(3)从表中可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为 5:1,则 5mL该培养液中细菌数为2500个.

故答案为:

(1)微生物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速率大温度、pH值、含氧量

(2)稳定期    连续培养的方法   bc    

(3)2500个

解析

解:(1)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是由于微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使它们能够迅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环境中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温度、pH和氧.

(2)图中ab段表示调整期和对数期,bc段表示稳定期,cd段表示衰亡期,欲延迟cd段需延长bc段即稳定期,生产上常用连续培养的方法,稳定期活菌数达到最高峰,细胞内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特别是次级代谢产物.

(3)从表中可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为 5:1,则 5mL该培养液中细菌数为2500个.

故答案为:

(1)微生物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速率大温度、pH值、含氧量

(2)稳定期    连续培养的方法   bc    

(3)2500个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基本培养基对某种细菌进行培养,并在a时、b时分别加入2种营养物质.培养过程中定时测定细菌数目及细胞中的甲酶、乙酶的含量变化,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酶是组成酶

B乙酶是诱导酶

C甲酶是细菌繁殖必需的

D乙酶是细菌繁殖必需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据图可知,甲酶含量不在升高,但细菌仍然迅速增加,故说明甲酶不是组成酶,A错误;

B、乙酶是在b点加入营养物质后才产生的,故为诱导酶,B正确;

C、甲酶不是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C错误;

D、乙酶为诱导酶,也不是细菌繁殖必需的,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表示营养物质浓度的变化对微生物生长速度和菌体量的影响,根据该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的产量

B营养物质的浓度在0.1 mg/mL~1.0 mg/m1.会影响对数期的生长速率

C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稳定期菌体的代谢途径

D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高速生长的时间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据图中曲线可知,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的产量,A正确;

B、据图可知,营养物质的浓度在0.1 mg/mL~1.0 mg/m1时,曲线斜率不同.说明对数期的生长速率不同,B正确;

C、图示只是说明了营养物质的浓度对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影响,不能判断是否会影响菌体的代谢途径,C错误;

D、营养物质的浓度可影响对数期的生长,则会影响菌体高速生长的时间,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稀释涂布平板法首先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

B、稀释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B正确;

C、平板涂布后要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让菌体进行繁殖,C正确;

D、在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后,只有在一定的稀释度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能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低,将不会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高,可能没有菌落生成,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

试剂与仪器: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硫酸锌溶液并标记.

第二步: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

第三步:各组接种______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

第四步:______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分析回答:

①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于______

②培养TT03的培养基与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③分析如图可知,硫酸锌对TT03产酸的影响是______

(3)请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表格的表头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变量是有无硫酸锌和硫酸锌的浓度,其它条件保持相同,因此培养基灭菌后接种微生物的量要相等,即接种等量的TT03;最后一步要记录实验结果,即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因此硫细菌所需能量为氧化硫单质为硫酸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

②由于TT03属于化能自养型细菌,且能氧化硫单质,而大肠杆菌为异养型细菌,因此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而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必须含有机碳.

③从坐标图上可以看出,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

(3)设计的表格必须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时间即可.自变量为蒸馏水、100mg/L硫酸锌和1000mg/L硫酸锌,因变量为硫酸含量.

故答案为:(1)等量的TT03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

②前者(培养TT03的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后者(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必需含有机碳

③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

(3)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

解析

解:(1)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变量是有无硫酸锌和硫酸锌的浓度,其它条件保持相同,因此培养基灭菌后接种微生物的量要相等,即接种等量的TT03;最后一步要记录实验结果,即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因此硫细菌所需能量为氧化硫单质为硫酸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

②由于TT03属于化能自养型细菌,且能氧化硫单质,而大肠杆菌为异养型细菌,因此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而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必须含有机碳.

③从坐标图上可以看出,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

(3)设计的表格必须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时间即可.自变量为蒸馏水、100mg/L硫酸锌和1000mg/L硫酸锌,因变量为硫酸含量.

故答案为:(1)等量的TT03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

②前者(培养TT03的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后者(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必需含有机碳

③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

(3)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

为验证某种中药牙膏是否像其广告宣传的一样具有较强的抑菌功效,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符合无菌操作要求).请分析下述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无菌水漱口,向漱口液中加入适量的该中药牙膏;

②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③将上述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进行菌落计数

(1)制备牛肉青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______;培养基在分装前往往要进______

(2)本实验样品接种时最好采用______法.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每一个标准菌落来源于样品中的______

(3 )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______培养基对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

(4)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请加以改正______

(5)证明所用培养某已经彻底灭菌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制备牛肉青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基在分装前往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2)因为此样品用固体培养基接种且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所以接种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种群.

(3)检测大肠杆菌一般使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如果培养基中有大肠杆菌,菌落将会呈现黑色.

(4)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证明所用培养某已经彻底灭菌的方法是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已彻底灭菌.

故答案为:

(1)倒平板  高压蒸汽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  一个活菌

(3)伊红--美蓝

(4)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已彻底灭菌

解析

解:(1)制备牛肉青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基在分装前往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2)因为此样品用固体培养基接种且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所以接种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种群.

(3)检测大肠杆菌一般使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如果培养基中有大肠杆菌,菌落将会呈现黑色.

(4)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证明所用培养某已经彻底灭菌的方法是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已彻底灭菌.

故答案为:

(1)倒平板  高压蒸汽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  一个活菌

(3)伊红--美蓝

(4)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已彻底灭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

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

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铜为重金属,有毒,加入后不能再食用,A错误;

B、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能阻断神经递质的传递,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故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B正确;

C、大肠杆菌含有蛋白质,故一定含羧基和氨基,C错误;

D、油脂能水解,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

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

D随机的,没有原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比真菌的多,所以为了确保稀释后能形成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培养皿,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列过程加快的一项是(  )

A葡萄糖的利用

B二氧化碳的释放

C丙酮酸的氧化

DATP的生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与有氧呼吸相比,由于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未彻底分解,因此释放的能量少,酵母菌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将加速分解葡萄糖,A正确;

B、等摩尔的葡萄糖分解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无氧呼吸的三倍,B错误;

C、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的氧化作用减弱,C错误;

D、由于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未彻底分解,因此释放的能量少,生成的ATP也少,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