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共916题
下列有关叙述与细菌生长曲线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菌无论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还是液体培养基,均能表现出图示生长曲线,A错误;
B、刚刚接种到培养液中的细菌,由于新旧环境差异,在细菌的细胞内就要重新合成相应的诱导酶和ATP及其他细胞成分,以适应新环境,B正确;
C、进入稳定期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繁殖率=死亡率,既有新细胞产生,也有细胞的死亡,活菌数达到最大值,C错误;
D、获取次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是3稳定期,D错误.
故选:B.
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体内能够产生一种脲酶,脲酶能够使土壤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水,植物才能利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铵离子.
故选:B.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不可能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培养基污染造成的,还可能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也可能是与其他同学所取土壤样品不同造成的,关键是设法排除影响结果的因素.实验应该设计对照组,但是实验结果的出现并不是没有设置对照组导致的.
故选:D.
如表是常用的伊红-美蓝培养基(也叫EMB)配方.请依据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培养基根据用途可称为______培养基;如果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菌落的颜色是______,其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属于______代谢产物.
(2)上述培养基中,可以作为碳源的物质是______.
(3)从同化作用角度看,大肠杆菌代谢类型是______.
(4)将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生产时,所用的培养基与上述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看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鉴别培养基,因里面加入了指示剂伊红-美蓝,专门用于鉴定大肠杆菌,其颜色变化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在各个时期均产生,为初级代谢产物.
(2)在培养基的成分中,乳糖、蔗糖均为碳源,蛋白胨既是碳源,也是氮源.
(3)由于大肠杆菌只能利用有机物为食,故其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4)为大量获得相应的产物,用于发酵生产时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故答案为:
(1)鉴别 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初级
(2)蛋白胨、乳糖、蔗糖
(3)从同化作用角度看,大肠杆菌代谢类型是 初级
(2)蛋白胨、乳糖、蔗糖
(3)异养型
(4)液体培养基
解析
解:(1)该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鉴别培养基,因里面加入了指示剂伊红-美蓝,专门用于鉴定大肠杆菌,其颜色变化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在各个时期均产生,为初级代谢产物.
(2)在培养基的成分中,乳糖、蔗糖均为碳源,蛋白胨既是碳源,也是氮源.
(3)由于大肠杆菌只能利用有机物为食,故其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4)为大量获得相应的产物,用于发酵生产时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故答案为:
(1)鉴别 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初级
(2)蛋白胨、乳糖、蔗糖
(3)从同化作用角度看,大肠杆菌代谢类型是 初级
(2)蛋白胨、乳糖、蔗糖
(3)异养型
(4)液体培养基
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不能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
B、用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B错误;
C、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
D、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以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D正确.
故选:B.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A错误;
B、污染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B错误;
C、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鉴定可以用酚红指示剂,尿素在脲酶的作用分解成NH3,培养基中碱性增强,指示剂将变红,C错误;
D、如果是A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分离技术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各种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A正确;
B、用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可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B错误;
C、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所以可利用DNA的溶解性来提取DNA,C正确;
D、凝胶色潜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D正确.
故选:B.
下面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过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防止杂菌污染是灭菌的目的,因为发酵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纯种,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杂菌),A正确;
B、不能消灭所有的微生物,因为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也是微生物,B错误;
C、为了防止杂菌污染,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必须在火焰旁操作,C正确;
D、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在灭菌后接种的,如果在接种后再灭菌就会把所接菌种也杀死,D正确.
故选:B.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土样不同可能导致计数偏差,①正确;
②培养基污染,②正确;
③操作失误可能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菌落会增多,③正确;
④没有设置对照不会增加菌落数目,④错误.
A、①②③正确.
故选:A.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果醋的制作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所以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A正确;
B、平板划线法只能分离菌种,不能计数,所以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
C、在泡菜制作完成后,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C正确;
D、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肌糖原不能再水解回血糖,D错误.
故选:B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