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铜仁一中正在申报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学校打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协助的方式建立微生物实验室,以丰富学生的生命科学实验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微生物培养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微生物菌种.对买回来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首先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所需的原料除了牛肉膏和蛋白胨之外还需要______,牛肉膏和蛋白冻的作用是______.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三角瓶中,用两层牛皮纸扎紧瓶口后置于______中灭菌.

(2)实验室中需要的微生物也可以自己培养,方法为:取土壤1g溶解,用相应的培养基将土壤稀释液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保留菌种即可.分离纯化时选用的培养基从功能上来说属于______培养基.

(2)由于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复杂,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培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不需要加入的是______源,如果培养能进行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不需要加入的是______源.

(3)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如图示学生们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

该过程中,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______.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如果一培养基上有3个菌落,则1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数量是______.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以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配置好的培养基应用高压蒸汽灭菌.

(2)培养基从功能来分有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分离纯化时选用的培养基从功能上来说属于选择培养基.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故培养基中不加有机碳源,能进行固氮作用的微生物,能自身固氮,培养基中的不需要加入的是氮源.

(4)图示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经过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据此可以推测计算原来的活菌数,也可以用于菌种的提纯.1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数量是3÷0.1×10×10×10×100=3×106个.由于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周围有透明区域的菌落可以产植酸酶,由图可以看出ACE菌落均能产生植酸酶,但E产生植酸酶的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1)水、无机盐、琼脂    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高压蒸汽灭菌锅

(2)选择

(3)碳源    氮源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单个菌落   3×106个   ACE菌落均能产生植酸酶,但E产生植酸酶的效果较好

解析

解:(1)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以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配置好的培养基应用高压蒸汽灭菌.

(2)培养基从功能来分有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分离纯化时选用的培养基从功能上来说属于选择培养基.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故培养基中不加有机碳源,能进行固氮作用的微生物,能自身固氮,培养基中的不需要加入的是氮源.

(4)图示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经过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据此可以推测计算原来的活菌数,也可以用于菌种的提纯.1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数量是3÷0.1×10×10×10×100=3×106个.由于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周围有透明区域的菌落可以产植酸酶,由图可以看出ACE菌落均能产生植酸酶,但E产生植酸酶的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1)水、无机盐、琼脂    提供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高压蒸汽灭菌锅

(2)选择

(3)碳源    氮源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单个菌落   3×106个   ACE菌落均能产生植酸酶,但E产生植酸酶的效果较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首先需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接种完成后需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首先需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AB正确;

C、平板涂布后要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让菌体进行繁殖,C正确;

D、在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后,只有在一定的稀释度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能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低,将不会形成单个菌落;如果稀释度过高,可能没有菌落生成,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旁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的______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

正确答案

高压蒸汽灭菌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酒精灯火焰旁

恒温箱

鉴别

越强

解析

解:(1)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2)为避免杂菌污染,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为防止水蒸气在皿盖上凝结会产生水滴,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皿需要倒置培养.

(3)酚红指示剂可用于鉴定尿素分解菌,故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尿素被分解成氨可使PH呈碱性,变色区域越大,说明分解能力越强;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少,因为其他微生物不能在该环境中生存.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灭菌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2)酒精灯火焰旁   恒温箱

(3)鉴别   氨    越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_____培养基.

(2)依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这种同化作用类型的微生物有______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填“有”或“无”)______生长因子.

(4)如要鉴定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茵是否超标,至少要向培养基配方中加入______等,除去______

(5)通常培养基采用121℃灭菌,原因是______.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并冷却后才能接种的原因是______

(6).若将细菌置于适宜的营养基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菌菌落.如图1所示,用哪项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______

(7)结合以图2和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正确答案

解:(1)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无凝固剂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选择培养基.

(2)该培养基中含有有机碳源,故培养的对象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由由于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其具有选择作用,故培养的可能是酵母菌或霉菌.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没有生长因子.

(4)微生物的鉴定,常用固体培养基,故应向此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由于大肠杆菌不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还应该除去青霉素.

(5)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目的是杀灭细菌和芽孢,防止杂菌污染,将接种环灼烧后冷却再接种的原因是灼烧是为了灭菌,冷却是防止杀灭要接种的菌.

(6)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其余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要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自变量为有无抗生素和抗生素的类型,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符合题意的只有C选项.

(7)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环丙沙星可促进DNA螺旋化,可抑制DNA分子复制,而利福平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影响RNA的合成过程;故A正确.

B、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干扰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翻译过程;故B错误.

C、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存在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故C错误.

D、人体健康细胞中也同样不存在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只能发生①②③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

(1)液体   选择      

(2)异养  酵母菌或霉菌

(3)(CH2O) 无       

(4)琼脂         青霉素   

(5)为了杀灭细菌和芽孢   灼烧是为了灭菌;冷却是防止杀灭要接种的菌  

(6)C

(7)A

解析

解:(1)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无凝固剂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选择培养基.

(2)该培养基中含有有机碳源,故培养的对象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由由于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其具有选择作用,故培养的可能是酵母菌或霉菌.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没有生长因子.

(4)微生物的鉴定,常用固体培养基,故应向此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由于大肠杆菌不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还应该除去青霉素.

(5)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目的是杀灭细菌和芽孢,防止杂菌污染,将接种环灼烧后冷却再接种的原因是灼烧是为了灭菌,冷却是防止杀灭要接种的菌.

(6)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其余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要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自变量为有无抗生素和抗生素的类型,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符合题意的只有C选项.

(7)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环丙沙星可促进DNA螺旋化,可抑制DNA分子复制,而利福平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影响RNA的合成过程;故A正确.

B、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干扰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翻译过程;故B错误.

C、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存在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故C错误.

D、人体健康细胞中也同样不存在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只能发生①②③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

(1)液体   选择      

(2)异养  酵母菌或霉菌

(3)(CH2O) 无       

(4)琼脂         青霉素   

(5)为了杀灭细菌和芽孢   灼烧是为了灭菌;冷却是防止杀灭要接种的菌  

(6)C

(7)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图中所用培养基从用途上来说属于______培养基,仅以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后,应将培养皿______(填“正放”或“倒置”).

(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法进行计数.

正确答案

解:(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分析培养基配方可知,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所以从用途上来说,所用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仅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

(2)由于实验需要振荡培养,说明需要氧气,且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3)由于“目的菌”有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作用,所以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减少的培养基,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进一步增加.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后,应将培养皿倒置,以防污染.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灭菌法    选择   化合物A

(2)异养需氧型    

(3)减少   增加      倒置     

(4)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解析

解:(1)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及培养皿等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分析培养基配方可知,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所以从用途上来说,所用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仅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

(2)由于实验需要振荡培养,说明需要氧气,且以化合物A作为唯一碳源,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3)由于“目的菌”有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作用,所以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减少的培养基,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进一步增加.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后,应将培养皿倒置,以防污染.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

故答案为:

(1)高压蒸汽灭菌法    选择   化合物A

(2)异养需氧型    

(3)减少   增加      倒置     

(4)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以将酵母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获得纯种酵母菌,这一过程叫做______.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对培养基、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

(2)在使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常使用______的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纯酒精.

(3)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在______环境中采集土样,所选择的培养基应以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4)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为了使纤维素酶反复使用,可以对纤维素酶进行______处理,处理的方法有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和______法.

正确答案

解:(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常常提到纯化培养,也称为纯培养,指的就是将菌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以将所需要的细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获得纯种细菌,对于培养基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对于接种环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就是灼烧灭菌.

(2)由于酵母菌兼性厌氧性生物,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常常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在这个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氧气浓度,由于酒精易挥发,常用蒸馏的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纯酒精.

(3)要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就应该从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所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采集土样,并且培养的时候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4)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为了使纤维素酶反复使用,可以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处理的方法有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和包埋法.

故答案为:(1)纯培养   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

(2)温度、pH、氧气浓度等   蒸馏

(3)富含纤维素的   纤维素

(4)固定化   包埋

解析

解:(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常常提到纯化培养,也称为纯培养,指的就是将菌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以将所需要的细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获得纯种细菌,对于培养基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对于接种环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就是灼烧灭菌.

(2)由于酵母菌兼性厌氧性生物,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常常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在这个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氧气浓度,由于酒精易挥发,常用蒸馏的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纯酒精.

(3)要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就应该从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所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采集土样,并且培养的时候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4)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为了使纤维素酶反复使用,可以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处理的方法有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和包埋法.

故答案为:(1)纯培养   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

(2)温度、pH、氧气浓度等   蒸馏

(3)富含纤维素的   纤维素

(4)固定化   包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锈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锈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锈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培养液中含有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从用途上来说,A瓶到C瓶中的培养液属于选择培养基

B配制培养液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先调PH,然后再灭菌

C由于锈去津的诱导作用,在长期使用锈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DA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初步选择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B瓶和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其密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据图分析,A瓶到C瓶中的培养液属于选择培养基,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初步选择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A正确;

B、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配置培养基时,应该先调节pH,然后再灭菌,B正确;

C、土壤中的锈去津具有选择作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C错误;

D、A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初步选择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B瓶和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扩大培养,提高其密度,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消毒是能够杀灭物体表面和内部的病原菌营养体,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A正确;

B、在微生物的培养中,平板划线法可以分离菌种,但不能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B错误;

C、培养基的成分会根据培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不同而不同,C正确;

D、微生物的接种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研究小组测定了某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来调查其水质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______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是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的利用率.

正确答案

解:(1)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0.1×100×1000=3.8×107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

(1)灭菌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

解:(1)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0.1×100×1000=3.8×107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

(1)灭菌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合在一起.请你完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______培养基,另一种______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的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______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

(2)回答问题:

在步骤①中,为保证无杂菌污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⑤两个步骤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将微生物进行分离一般采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根据这一原理可将两种微生物分离开来.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措施有:培养基和培养皿的高压蒸气灭菌、金属用具的灼烧灭菌、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等.为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可以用选择培养基重复进行选择培养.

故答案为:

(1)无氮   加青霉素   混合菌

(2)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    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   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解析

解:(1)将微生物进行分离一般采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根据这一原理可将两种微生物分离开来.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灭菌措施有:培养基和培养皿的高压蒸气灭菌、金属用具的灼烧灭菌、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等.为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可以用选择培养基重复进行选择培养.

故答案为:

(1)无氮   加青霉素   混合菌

(2)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    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   接种过程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获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下一知识点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