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6.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v的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P、气体的密度ρ和没有单位的比例常数k表示,根据你所学的物理思维与方法,试判断下列各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v=k

Bv=k

Cv=k

Dv=k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等式的左边,速度的单位是m/s

所以等式的右边的单位必须也是m/s

由于压强

单位可化为

密度的单位是:

由以上可得:

所以,

A 正确。

考查方向

国际制中的基本单位

解题思路

等式成立, 则等式左右边的单位一定一致

易错点

单位和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特别是物理量和单位符号使用同一个字母是,质量m ,长度单位米也用m表示, 容易在计算中弄错。

教师点评

本题表面上考察的是物理国际制基本单位,实际上是综合考察了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综合性较强。

知识点

力学单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4.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高中物理常见的单位有N(牛).kg(千克).m(米).s(秒).A(安培).V(伏特).C(库仑).Wb(韦伯)等,那么下列单位与磁感应强度的单位T(特斯拉)等效的是

AN·A·m

BWb/m2

CV·m2/s2

DV/m

正确答案

B

解析

AC、根据,则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故AC错误;

B、根据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单位:Wb/m2,故B正确;

D、根据可知,V/m时电场强度单位,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考查方向

力学单位制

解题思路

对基本的物理量要掌握住物理量的单位和基本的物理公式.

易错点

掌握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搞清哪些是基本单位,哪些是导出单位.

知识点

力学单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6.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v的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P、气体的密度ρ和没有单位的比例常数k表示,根据你所学的物理思维与方法,试判断下列各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v=k

Bv=k

Cv=k

Dv=k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传播速度v的单位m/s,密度ρ的单位kg/m3,P的单位kg/m•s2,所以的单位是m2/s2的单位是m/s,k无单位,所以的单位与v的单位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考查方向

力学单位制

解题思路

据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以及压强p的单位,结合“力学制单位”来求解.

易错点

关键根据相关物理公式推导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的关系.

知识点

力学单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4.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  )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与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均无关系

C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

D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只有质量m、加速度a和力F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时,比例系数k才为1,故D正确,ABC错误.

考查方向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解题思路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比例系数k才为1

易错点

本题关键要知道只有F和a的单位采用在国际单位制时,即F的单位为N,质量的单位为kg,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比例系数k才为1.

知识点

力学单位制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4 分

21.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磁通量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正确答案

s-1   kgm2/As2

解析

频率的基本单位表示为s-1磁通量 , 因此其基本单位为kgm2/As2

考查方向

基本物理量

解题思路

知道国际基本单位中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其他单位导出

易错点

国际基本单位中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其他单位导出

知识点

力学单位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22.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是遵循胡克定律的。其实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 = kx,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类似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①物理公式能够反映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则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  )

②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它的直径如上图所示,则读数

          mm。

③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并做出了外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图像中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N/m2 ②2.541~2.545(2分)③橡皮筋受力超出其弹性限度,不再遵循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的规律…

解析

由计算公式F = kx得到k的单位为,则Y的单位为

考查方向

螺旋测微仪的读书原则:

解题思路

1、由计算公式中的变量单位推导杨氏模量的单位。

2、根据螺旋测微仪的读书原则读出橡皮筋的直径。

3、分析这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得到图形表示的物理意义。

易错点

螺旋测微仪的读数原则和注意事项遗忘。

知识点

胡克定律力学单位制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1)某同学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为G。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

(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玻璃砖直径边绕O点转过的角度,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_______。

(4)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为 2 kΩ);

B. 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为300 Ω);

C. 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100 kΩ);

D. 电流表(量程50 V,内阻约为500 kΩ);

E. 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 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1.706mm

(3)

(4)B,C;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解析

(1)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而可能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注意副尺一定要有估读。读数为1.5+20.6×0.01mm=1.706mm。因为个人情况不同,估读不一定一致,本题读数1.704-1.708都算正确。

(3)由题意可知,当玻璃砖转过某一角度θ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在直径边一侧观察不到P1、P2的像,做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当转过角度θ时有

(4):电学实验选择仪器的一般步骤如下:① 根据量程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超过表的量程,不能量程太大导致表的读数偏小;② 根据题中关键语句,如精确测量,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等等选择分压电路亦或是限流电路;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小阻值,限流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大阻值;③ 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一般的原则是“大内偏大,小外偏小”;也可以根据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当 时,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反之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1)本题中,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5kΩ,直流电源电动势为20V,经粗略计算电路中最大的电流约为,所以电流表选择B;虽然电压表C的量程不足,但是相比起来电压表D的量程超过太多,读数偏小,所以电压表选择C表。

2)根据本题解析的第②、③两条原则可知电路图的问题为: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伏安法测电阻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4 分

如图,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表明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是超重,BD正确。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

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下一知识点 :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