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型和表现型
- 共1619题
果蝇常作为遗传学的材料。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_________个Y染色体。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________(原始生殖、体)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
(2)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研究者在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1只由于X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而表现出突变性状的雌果蝇(简称突变型),让这只雌果蝇与1只野生型雄蝇进行交配,F1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之比为2:1。
①在野生型和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F1中突变型和野生型之比为__________。
②请你用遗传图解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相关基因用R、r表示) 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小翅基因是由摩尔根的学生发现的一种突变性状。小翅与正常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实验室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小翅雌、雄果蝇各一只和正常翅雌、雄果蝇各一只,请通过一代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杂交组合的亲本表现型,并预测子代可能出现的性状,作出相应的结论。杂交组合的亲本类型:______________。预测各种可能结果,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或1或2;体;有丝
(2)①突变型;1:2;②遗传图解:略
(3)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正常翅♂×小翅♀,或正常翅♀×小翅♂)
实验方案为: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
①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
②若后代果蝇雌、雄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
③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均含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1/2,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性状为隐性。
或:
①若子代雌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则雄性亲本的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雌蝇全部表现出母本性状,则雄性亲本的性状为隐性
③若子代雌蝇1/2表现出母本性状,则雄性亲本的性状为隐性
或:
实验方案为:正常翅♂×小翅♀
①若子代出现正常翅♀、小翅♂,则正常翅为显性
②若子代无论雌雄,全部表现为小翅,则小翅为显性
③若子代无论雌雄,都有正常翅和小翅,则小翅为显性
或:实验方案为:正常翅♀×小翅♂
①若子代出现正常翅♂、小翅♀,则小翅为显性
②若子代无论雌雄,全部表现为正常翅,则正常翅为显性
③若子代无论雌雄,都有正常翅和小翅,则正常翅为显性
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在F2代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率为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1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重组
(2)5/8 1/9
(3)基因突变是多方向性的(不定向的)
(4)①.甲 不抗病类型 病虫害 ②.F1重复自交及测交(或重复实验) 影响因素(或病虫害)
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
(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应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___________。
(2)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3)若玉米“紧凑型”与“平展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大果穗”与“小果穗”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全为紧凑型,在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_______,其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又占这些植株中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玉米细胞和水稻细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两种植物的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则该杂种植株是__________。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
(5)种皮的颜色是由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______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
(1)显性
(2)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3)9/16 1/9
(4)C
(5)相关酶的合成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HbA)突变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HbS)引起的。在非洲地区黑人中有4%的人是该病患者,会在成年之前死亡,有32%的人是携带者,不发病但血液中有部分红细胞是镰刀型。下图是该地区的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家族的系谱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非洲地区黑人中HbS基因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科学家经调查发现,该地区流行性疟疾的发病率很高,而镰刀型红细胞能防止疟原虫寄生,那么该地区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存活率最高。该地区黑人迁移到不流行疟疾的美洲地区后,HbS基因的基因频率将逐渐___________。
(2)据系谱图可知,HbS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已知Ⅱ-7也来自非洲同地区,那么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
(3)Ⅱ-6和Ⅱ-7想再生一个孩子,若孩子已出生,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____形态,从而诊断其是否患病。若孩子尚未出生,则可以从羊水中收集少量胎儿的细胞,提取出DNA,以_______为原料在试管中复制出大量DNA,然后进行基因诊断。
正确答案
(1)20% HbAHbS 降低(或减少)
(2)常 HbAHbA或HbAHbS 1/18
(3)红细胞 脱氧核苷酸
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已经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太空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1)太空育种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下表中根据需要设计1~2个步骤,在下表中完成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和结论要对应,否则不得分)。
(3)在不同地块栽培这些纯种的大果实太空甜椒时,发现有的地里长出的甜椒都是小果实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假设普通甜椒的果皮颜色绿色(A)对红色(a)是显性,子叶厚(B)对子叶薄(b)是显性,现把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花粉传给aaBb的个体,则该植株所结果皮的颜色和子叶的厚薄的分离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
(2)后代有性状分离(或有大果实和小果实) dd
(3)环境与遗传物质共同起作用
(4)红:绿=1:0 厚:薄=3: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