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由于化肥的使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大量的N、P等物质进入河水和湖泊,导致河水和湖泊出现“水华”现象.与“水华”形成有关的生物有很多,下列生物中与“水华”的形成有关的主要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蓝藻

D水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风浪等条件下,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在海水中被称为“赤潮”,在淡水中被称为“水华”,故与“水华”的形成有关的是蓝藻等.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因素中与光化学烟雾形成有关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SO2

DCO2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如鼻、咽喉、气管和肺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从而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十年来,由于车辆废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大而集中,为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车辆废气和工业废气被称为一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主要是波长310nm的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臭氧、甲醛等二次污染物.当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形成了烟雾状的污染(光化学烟雾).1952年英国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12000多人因受雾害而相继死去.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紫外线和SO2是与光化学烟雾形成有关的因素.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春•蒙城县校级月考)苔藓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若某地空气中主要污染源是化工厂废气,请设计一个试验,利用葫芦藓评估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污染情况.

材料用具:栽有葫芦藓的生长状况相同的花盆4个,透明塑料袋,50mL注射器等.请完成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取一大号塑料袋排尽空气,收集化工厂废气若干.

第二步:取4盆葫芦藓,套上相同大小的透明塑料袋,并标上1号、2号、3号、4号盆.

第三步:1号盆注入200mL空气,2号盆注入150mL空气和50mL化工厂废气,3号盆注入______,4号盆注入______,密封4盆.

第四步:将4盆葫芦藓在______,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比较的葫芦藓的______,并以此作为指标评估污染情况.

正确答案

空气和废气各100mL

50mL空气和150mL废气

相同且适应的条件下

生存数(生存状况)

解析

解: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1号盆注入200mL空气,2号盆注入150mL空气和50mL化工厂废气,3号盆注入空气和废气各100mL,4号盆注入50mL空气和150mL废气,密封4盆.

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将4盆葫芦藓在相同且适应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比较的葫芦藓的生存数(生存状况),并以此作为指标评估污染情况.

故答案为:

第三步:空气和废气各100mL         50mL空气和150mL废气

第四步:相同且适应的条件下        生存数(生存状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

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故可观察细胞有无: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维持稳定性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①A组数据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故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

②D组未作处理,故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由实验表格可看出添加P或N能限制蓝藻增长,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C组从⑤开始与水样基本相同,由此可得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故答案为:(1)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即可.)

(2)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       酶

(3)①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②对照    P    N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解析

解:(1)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故可观察细胞有无: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维持稳定性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①A组数据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故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

②D组未作处理,故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由实验表格可看出添加P或N能限制蓝藻增长,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C组从⑤开始与水样基本相同,由此可得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故答案为:(1)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即可.)

(2)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       酶

(3)①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②对照    P    N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各项能够净化污水的是(  )

A草履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A正确;

BCD、衣藻是植物,可以作为鱼类饵料等,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可以进行发酵制造酒类和面包等,烟草花叶病毒为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测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的测定项目是(  )

ACO2,P

BO2,CO2

CN,DDT

DN,P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水质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水体中含大量N、P的物质而引起藻类和其他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造成海域大面积缺氧,同时藻类和微生物的活动又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缺氧和毒素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等大量死亡.大面积赤潮也遮挡阳光,影响海洋或湖泊生物的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测定某入侵地飞机草的不同器官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1)在图中补充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柱状图.

(2)由图可知,除了叶片以外,其它器官中______的光合速率最大.飞机草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部分______

(3)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______光和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______

(4)关于飞机草成功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对照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______,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正确答案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竞争

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原产地

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大于对照组

解析

解:(1)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所以对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这一比值而言,应该要比其他几种器官要大,所以该柱状图应该画的高于其他几种器官.

(2)从白色柱状图“器官光合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可以看出,除了叶片以外,最高的是果.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的方面有两部分去向:自身呼吸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有三个去向:被下一营养级摄取的、流向分解者的、暂时未被利用的.

(3)飞机草与周围的本地植物都需要占据各自的生存空间,都需要利用阳光.所以相互之间可定存在着竞争关系.由于飞机草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其他植物幼苗生长,毒害食草动物,所以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从而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4)本题是假说演绎法的应用.根据题意,研究者做出了假设“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如果该假设正确,我们可以推知:在相同的入侵地环境条件下,如果比较发生适应性变化之后的入侵种群和发生适应性变化之前的入侵种群,前者的生长状况应该优于后者.所以可以据此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组:生长于原产地的飞机草种群+入侵地的环境条件→测定生长情况.

实验组:已适应入侵地环境的飞机草种群+相同的入侵地的环境条件→测定生长情况.

如果实验组的飞机草种群的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高于对照组,则就可以支持上述的假设.

故答案为:

(1)

(2)果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3)竞争    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4)①原产地②株高、分枝数、生物量都大于对照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益增长的人口的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

C火山爆发

D臭氧层被破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人的呼吸作用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微乎其微,A错误;

B、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和木材的大量燃烧,B正确;

C、全球每年火山爆发次数和规模有限,不是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C错误;

D、臭氧层被破坏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山区镇,近10余年来,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小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街道上的声响为90分贝,降水pH值为6.5,河水中含氧量为2毫克/升.请回答:

(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______

(2)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取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人______,经保温1小时,水样仍为蓝色,则该厂排放水是否为污染源?______

(3)治理小镇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材料看到“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小镇街道上的声响为90分贝”,说明了该镇受到的污染是噪音污染和水污染.

(2)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的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亚甲基蓝溶液,保温1h后,水样依然为蓝色,说明该厂的排放水不是污染源.

(3)治理小镇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源头,即严格控制污染源.

故答案为:

(1)噪音污染、水污染

(2)亚甲基蓝溶液  不是 

(3)严格控制污染源

解析

解:(1)从材料看到“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小镇街道上的声响为90分贝”,说明了该镇受到的污染是噪音污染和水污染.

(2)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的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亚甲基蓝溶液,保温1h后,水样依然为蓝色,说明该厂的排放水不是污染源.

(3)治理小镇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源头,即严格控制污染源.

故答案为:

(1)噪音污染、水污染

(2)亚甲基蓝溶液  不是 

(3)严格控制污染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12月7日一l8日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再次召开气候变化大会,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天气异常带来了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如近年来暖冬导致俄罗斯西部地区大量人群感染啮齿动物(C)传播的疾病.其原因主要是______.调查C类中某种生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3)参与过程F→E的主要生物种类有______,其中好氧型生物的主要生理过程可用反应式______来表示.

(4)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作用.

(5)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为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一方面可以______,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植树造林,增大温室气体进入生物群落.

正确答案

解:(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CO2,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2)暖冬使D的数量增多,从而使C的数量增多,导致俄罗斯西部地区大量人群感染啮齿动物(C)传播的疾病.C是初级消费者,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3)F→E表示分解作用,参与该过程的是分解者,主要是腐的生细菌、真菌及少数腐食性动物,其中好氧型生物的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其过程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

(5)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可以植树造林,增大温室气体进入生物群落.

故答案为:

(1)大量排放CO2,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2)暖冬使D的数量增多,从而使C的数量增多     标志重捕法

(3)腐生细菌、真菌及少数腐食性动物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解析

解:(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CO2,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2)暖冬使D的数量增多,从而使C的数量增多,导致俄罗斯西部地区大量人群感染啮齿动物(C)传播的疾病.C是初级消费者,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3)F→E表示分解作用,参与该过程的是分解者,主要是腐的生细菌、真菌及少数腐食性动物,其中好氧型生物的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其过程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

(5)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可以植树造林,增大温室气体进入生物群落.

故答案为:

(1)大量排放CO2,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2)暖冬使D的数量增多,从而使C的数量增多     标志重捕法

(3)腐生细菌、真菌及少数腐食性动物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

A泥石流频发

B臭氧减少

C酸雨普降

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调查河流生态系统,很容易发现:河流上游人烟稀少处大多水质清澈;中游岸边开始有人类社区出现,水中藻类增加,水色偏绿且透光度下降,鱼虾数量减少;到了下游,两岸建筑林立,河水污浊发臭,鱼虾几乎绝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的废水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溶氧量低,不利鱼虾生存

B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中溶氧量高,藻类过渡繁殖,鱼虾成群

C河流中游因河流中的鱼虾减少,因此藻类大量生长

D河流下游污染严重,连细菌都难以生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富营养的废水流入河流,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氧,造成河流溶氧量低,不利鱼虾生存,A正确;

B、河流上游没有人类的影响,没有受到污染和破坏,藻类不会大量繁殖,鱼虾也不会成群,B错误;

C、到了河流中、下游有了人类活动,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使得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不是鱼虾减少导致的,C错误;

D、这些生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最终产生出的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河流下游污染严重,生物大量死亡,但抗污染能力比较强的某些细菌仍可生存,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测定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的测定项目是(  )

ACO2、02

BN、P

CN、DDT

D有机物含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水体富营养化概念可知,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的,因此为测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测定N、P.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不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沿海的赤潮现象

B火山爆发

C酸雨

D淮河流域水质受污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沿海的赤潮现象是人类向海水排污引起的,A正确;

B、火山爆发是自然现象,B错误;

C、酸雨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的,C正确;

D、淮河流域水质受污染人类向淮河排污引起的,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钦州校级月考)生物圈内庇护生物不受紫外线损伤的是(  )

A臭氧层

B海水

C电离层

D云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环境的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