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近年来,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异常引起的自然灾害越发频繁,广州市等我省很多城市每到秋冬季节还经常出现灰霾天气.灰霾中的亚微米粒子会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支气管炎等病症.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温室效应主要是工业与生活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______气体的短期大量排放进入大气.

(2)血浆是内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______含量有关.

(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值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等离子有关.空腹血糖浓度为0.8~1.2g/L,当人体血糖浓度略有下降,此时体内______(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

(4)灰霾天气易引发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人体的______免疫力降低.

(5)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会通过______、皮肤血管舒张两条主要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正确答案

解:(1)温室效应是由于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在短期内大量排放导致.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血浆中的HCO3-、HPO32-等离子可以保持血浆PH稳定;空腹血糖浓度为0.8~1.2g/L,当人体血糖浓度略有下降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作用于肝细胞,使得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粘膜及附属物,而第一道防线和第二弹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人体散热途径主要有两个: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

故答案为:

(1)CO2(二氧化碳)

(2)无机盐、蛋白质

(3)HCO3-、HPO32-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4)非特异性(第一道防线)

(5)汗腺分泌增加

解析

解:(1)温室效应是由于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在短期内大量排放导致.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血浆中的HCO3-、HPO32-等离子可以保持血浆PH稳定;空腹血糖浓度为0.8~1.2g/L,当人体血糖浓度略有下降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作用于肝细胞,使得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4)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粘膜及附属物,而第一道防线和第二弹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5)人体散热途径主要有两个: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

故答案为:

(1)CO2(二氧化碳)

(2)无机盐、蛋白质

(3)HCO3-、HPO32-      胰高血糖素    肝细胞

(4)非特异性(第一道防线)

(5)汗腺分泌增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C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缺少光而死亡,A正确;

B、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是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

C、藻类爆发的原因是条件适宜,缺少天敌,所以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C正确;

D、人工鱼塘需要投饵向生态系统中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气污染是指(  )

A大气中含有有害物质时

B大气中含废气和烟尘时

C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D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达到造成生物死亡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蒙城县校级月考)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剂,含磷洗衣剂主要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原因是(  )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三聚磷酸钠会与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道

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坏

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藻类生长需要大量的N、P元素,如果水体中N、P元素严重超标,水质富营养化,会引起藻类疯长,使水质变坏,从而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常称为赤潮,淡水中称为水华,三聚磷酸钠为磷酸盐,含磷洗衣粉以三聚磷酸钠磷酸盐作为主要助剂,所以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

D铬浓度是通过重复多次测定后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表可知,采样点距化工厂的距离越近,螨类密度越高,A正确;

B、螨类由于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范围小,实验常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进行计算,B正确;

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表格中未反映出螨类物种丰富度的变化,C错误;

D、铬浓度是通过重复多次测定后的平均值,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甲图为某奶牛场将以上废弃物置于水中制成的废水后进行处理的流程图(出水口的水通过小河流入大河),乙图为小河中的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______.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主要作用是______

(2)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A.负反馈   B.正反馈    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

(3)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______.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______

(4)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

(5)根据乙图推测,小河中的无机盐1-2月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厌氧池,造成厌氧池浓度增大,会导致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因此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

(3)挺水植物可以遮挡阳光,影响下部的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所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此氧化塘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沉水植物根际的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细菌的活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为氧化塘后部的植物提供营养,利于它们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经过处理后的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或多.

(4)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果快速的将废水流入氧化塘的话,废水中有机物不能再短时间内被微生物分解,而且无机物也不能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因此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

(5)小河中的无机盐1-2月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12月光照强度弱而且温度比较低,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或光照.

故答案为:

(1)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       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B     

(3)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生产者(植物)   高 

(4)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5)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或光照

解析

解:(1)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厌氧池,造成厌氧池浓度增大,会导致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因此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厌氧池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

(3)挺水植物可以遮挡阳光,影响下部的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所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此氧化塘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沉水植物根际的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细菌的活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为氧化塘后部的植物提供营养,利于它们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经过处理后的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或多.

(4)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果快速的将废水流入氧化塘的话,废水中有机物不能再短时间内被微生物分解,而且无机物也不能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因此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

(5)小河中的无机盐1-2月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12月光照强度弱而且温度比较低,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或光照.

故答案为:

(1)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       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B     

(3)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生产者(植物)   高 

(4)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5)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或光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丁香、垂柳萎靡不振,出现“白斑病“说明空气中有______气体污染?

正确答案

O3

解析

解:丁香、垂柳萎靡不振,出现“白斑病“说明空气中有O3气体污染.

故答案为:O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湖蓝藻以微囊藻为主,其分泌的胞外多糖有利于微囊藻的聚集而促进水华的形成.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胞外多糖在微囊藻的叶绿体中合成

B太湖中所有的蓝藻构成一个种群

C影响水华产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水温和营养物质等

D水华产生后使太湖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提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不含叶绿体,A错误;

B、蓝藻不是一个物种,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因此所有的蓝藻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

C、水华是蓝藻等大量繁殖,产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水温(影响酶的活性)和营养物质(提供无机盐)等,C正确;

D、水华产生后,生物大量死亡,超过太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降低,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

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生物圈2号”建设的目的是制造人工模拟生命支持系统,验证人类离开地球,仅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但经过4年试验,以失败告终.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CO、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

(注:SDH酶的灰度级: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不溶性的蓝色产物,仪器根据样本颜色深浅测出的数值.灰度级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

(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______

(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过程.

(3)已知SDH 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 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______,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______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______不足.

(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 酶的活性有______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______

(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由于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所以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然后精细胞再发生变形形成精子.

(3)由题表可知,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减小,其作用是通过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即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使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

(3)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

(4)由于实验的两组人生活环境的区别是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汽车尾气较多,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减数分裂和变形

(3)减小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能量(或ATP)

(4)抑制   增强

(5)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解析

解:(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由于这些因素都能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所以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在男性的睾丸内,精子的形成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然后精细胞再发生变形形成精子.

(3)由题表可知,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减小,其作用是通过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即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能量(或ATP)不足,使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

(3)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增强.

(4)由于实验的两组人生活环境的区别是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汽车尾气较多,所以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减数分裂和变形

(3)减小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能量(或ATP)

(4)抑制   增强

(5)汽车尾气对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植被的破坏是引起下列哪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

C海洋污染

D臭氧层破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被大面积破坏,A正确;

B、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B错误;

C、各种污染物进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如石油泄漏、污水排放,C错误;

D、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层的破坏,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伊川县校级月考)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正确;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B正确;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正确;

D、降低CO2排放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利昂等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能够升高引起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①正确;

②臭氧层空洞是由于大量使用和释放氟利昂等气体组成的,②正确;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大量排放,③错误;

④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N、P等元素的大量排放,④错误.

所以①②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警惕地球变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变暖将是一场灾难,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量减少CO2的排放量

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可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D热带雨林极大扩张,有利于海水的升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A正确.

B、煤作燃料燃烧后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更明显,因此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正确.

C、植树造林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C正确.

D、植树造林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热带雨林将被极大的扩张,有利于降低海水的升温,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无机物污染水源后,将通过食物链或饮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中为害最烈的无机污染物是(  )

A重金属盐

BDDT

C传染性病原体

D热能污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重金属通过吸收、渗透的方式只能增加几十倍,而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作用可增加几千倍;A正确.

B、DDT属于有机物农药,不属于无机污染物;B错误.

C、传染性病原体属于微生物,不属于无机污染物;C错误.

D、热能污染既不是有机污染物,也不是无机污染物;D错误.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环境的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