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共940题
成都市PM2.5的主要来源是( )
①固体垃圾;②汽车尾气;③扬尘;④燃煤.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固体垃圾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①错误;
②汽车尾气是PM2.5的主要来源,②正确;
③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③正确;
④燃煤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④错误.
所以,②③正确.
故选:C.
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策略,应该预防为主,A错误;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不会自行解决,过度消耗的资源仍需不断治理恢复,B正确;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减少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C错误;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D正确.
故选:BD.
我省不少河流出现一种外来漂浮植物--水葫芦,它繁殖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是( )
①影响通航 ②威胁堤坝安全 ③产生有毒物质 ④危及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被列为世界10大害草之一,排位第二!故人们又叫它“生态杀手”、“紫色水妖“、“绿魔”.
所以:
①影响通航,①正确;
②不威胁堤坝安全,②错误;
③不产生有毒物质,③错误;
④危及生物多样性,④正确.
故选:C.
为测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测定的项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水体富营养化概念可知,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的,因此为测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应选择测定N、P.
故选:C.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光化学污染;④潮汐;⑤臭氧层空洞;⑥水俣病;⑦酸雨;⑧大脖子病.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温室效应时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得CO2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①错误;
②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②错误;
③光化学污染来自于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③错误;
④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④正确;
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⑤错误;
⑥“水俣病”实际为有机水银中毒,是患者长期食用被有机汞化合物污染的鱼类等食物造成的,手足麻痹,步行困难,甚至出现失智,听力、言语及运动障碍,⑥错误;
⑦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⑦错误;
⑧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加碘盐解决,与环境污染无关,⑧正确.
故选:D.
研究人员进行“利用沼液(含大量氮、磷)培养小球藻去除CO2”的研究,从中寻求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
(1)确定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简便方法是______.
(2)若沼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易导致水华.沼液中的磷被小球藻吸收后,可参与______等有机物的合成(至少答出两项)
(3)如图是在持续通入CO2浓度为1.5%的空气下(其它条件适宜),CO2去除率与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变化曲线.小球藻去除CO2的最佳时段是______;据图分析,第6天后CO2去除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______.
(4)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小球藻悬液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则细胞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
(5)若调查培养液中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可取一定量的小球藻悬液稀释后,用______计数后获得.
(6)给小球藻提供14CO2,可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该途径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并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细胞结构中具有细胞核和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并且如果有叶绿体就证明细胞肯定是真核细胞,故鉴别小球藻的简便方法就是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存在.
(2)由于沼液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大量进入江河湖泊,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有关的含磷的化合物是ATP、NADPH、类囊体薄膜中的磷脂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第4-6天或第6天时二氧化碳的去除率最高.
6天后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小球藻密度的增加,呼吸速率增强,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下降,故去除率下降.
(4)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小球藻悬液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则光反应的产物减少,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消耗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所以则细胞C3的含量增加.
(5)若调查培养液中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可取一定量的小球藻悬液稀释后,用血球计数板 计数后获得.
(6)根据卡尔文循环,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三碳化合物通过还原生成了糖类等有机物,或者通过复杂的变化在重新形成五碳化合物.
故答案为:
(1)在显微镜下观察,有细胞核和叶绿体
(2)ATP、核酸、磷脂(至少答对2个得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第4-6天(或第6天) 随着小球藻密度的增加,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增加
(5)血球计数板
(6)
解析
解:(1)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并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细胞结构中具有细胞核和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并且如果有叶绿体就证明细胞肯定是真核细胞,故鉴别小球藻的简便方法就是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存在.
(2)由于沼液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大量进入江河湖泊,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有关的含磷的化合物是ATP、NADPH、类囊体薄膜中的磷脂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第4-6天或第6天时二氧化碳的去除率最高.
6天后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随着小球藻密度的增加,呼吸速率增强,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下降,故去除率下降.
(4)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小球藻悬液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则光反应的产物减少,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消耗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所以则细胞C3的含量增加.
(5)若调查培养液中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可取一定量的小球藻悬液稀释后,用血球计数板 计数后获得.
(6)根据卡尔文循环,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三碳化合物通过还原生成了糖类等有机物,或者通过复杂的变化在重新形成五碳化合物.
故答案为:
(1)在显微镜下观察,有细胞核和叶绿体
(2)ATP、核酸、磷脂(至少答对2个得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第4-6天(或第6天) 随着小球藻密度的增加,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增加
(5)血球计数板
(6)
产生水华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P、N、K等无机盐离子富集
解析
解:水华的产生是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P、N、K等无机盐离子富集.
故答案为:P、N、K等无机盐离子富集.
铜绿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蓝藻之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水华时水体中的藻类爆发,其主要成因是水体中的______.
(2)铜绿微囊藻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在调查水华时铜绿微囊藻的密度时,可取样后用______(2mm×2mm方格)、盖玻片进行制片,在显微镜下对铜绿微囊藻进行计数.
(3)实验中获得了“不同Fe3+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曲线参数”如下表,请根据数据作答:
①当Fe3+浓度升高时,铜绿微囊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将______.
②铜绿微囊藻在补偿光强下,当Fe3+浓度为______nmol/L时,光合速率最大.
③当Fe3+浓度为10000nmol/L时,如果光强为Ik,则铜绿微囊藻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μmol/mg•h,此时限制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外界条件有______
______等.
(4)在水域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将“自然-社会-经济”作为复合系统进行考虑,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正确答案
解:(1)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即水体中的N、P、K等无机盐离子过多.
(2)铜绿微囊藻是一种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可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因此在调查水华时铜绿微囊藻的密度时,可取样后用血细胞计数板(2mm×2mm方格)、盖玻片进行制片,在显微镜下对铜绿微囊藻进行计数.
(3)①由表格可知,随着Fe3+浓度升高,铜绿微囊藻的Pm(最大光合速率)逐渐增大.由此可见,当Fe3+浓度升高时,铜绿微囊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将提高.
②在补偿光强下,铜绿微囊藻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Fe3+浓度为0、1000nmol/L、10000nmol/L时,光合速率依次为当Fe3+浓度为15.5μmol/mg•h、16μmol/mg•h、15.8μmol/mg•h,因此当Fe3+浓度为1000nmol/L时,光合速率最大.
③当Fe3+浓度为10000nmol/L、光强为Ik时,铜绿微囊藻的真光合速率为170.4μmol/mg•h,呼吸速率为15.8μmol/mg•h,则铜绿微囊藻的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70.4-15.8=154.6μmol/mg•h.此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因此限制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外界条件有CO2浓度、温度等.
(4)在水域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将“自然-社会-经济”作为复合系统进行考虑,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故答案为:
(1)N、P、K等无机盐离子过多(或:富营养化)
(2)自养需氧型 血细胞计数板
(3)①提高 ②1000 ③154.6 CO2浓度、温度
(4)整体性
解析
解:(1)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即水体中的N、P、K等无机盐离子过多.
(2)铜绿微囊藻是一种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可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因此在调查水华时铜绿微囊藻的密度时,可取样后用血细胞计数板(2mm×2mm方格)、盖玻片进行制片,在显微镜下对铜绿微囊藻进行计数.
(3)①由表格可知,随着Fe3+浓度升高,铜绿微囊藻的Pm(最大光合速率)逐渐增大.由此可见,当Fe3+浓度升高时,铜绿微囊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将提高.
②在补偿光强下,铜绿微囊藻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Fe3+浓度为0、1000nmol/L、10000nmol/L时,光合速率依次为当Fe3+浓度为15.5μmol/mg•h、16μmol/mg•h、15.8μmol/mg•h,因此当Fe3+浓度为1000nmol/L时,光合速率最大.
③当Fe3+浓度为10000nmol/L、光强为Ik时,铜绿微囊藻的真光合速率为170.4μmol/mg•h,呼吸速率为15.8μmol/mg•h,则铜绿微囊藻的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70.4-15.8=154.6μmol/mg•h.此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因此限制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外界条件有CO2浓度、温度等.
(4)在水域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将“自然-社会-经济”作为复合系统进行考虑,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故答案为:
(1)N、P、K等无机盐离子过多(或:富营养化)
(2)自养需氧型 血细胞计数板
(3)①提高 ②1000 ③154.6 CO2浓度、温度
(4)整体性
1988年,某城市因食用被污染的毛蚓而引起甲型肝炎流行,至今还禁止贩卖、食用这种水产品.这种环境污染类型指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原体是甲肝病毒,长期寄生在毛蚓体内,导致毛蚓不能再被人食用,因而这种污染类型是微生物污染.
故选:D.
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采自未受污染水域、体重相近、性成熟的水生螺(A螺)(300只),解剖镜,有机污染物X溶液,养殖池,正常A螺雌、雄性器官解剖图谱等.
提示:给药剂量、具体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养殖时间30天;A螺为雌雄异体,性别特征可在解剖镜下鉴定.
(1)拟定课题名称:______
(2)设计实验步骤: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的实验目的,可推知实验名称:有机物X对A螺雌体的致畸作用.
(2)实验操作步骤思路具体是:首先分组编号;之后对不同组进行不同处理;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即:
1、随机取A螺数只解剖,对照解剖图谱,识别雌、雄生殖器官特征;
2、将A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只(至少30只);
3、向实验组养殖池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有机污染物X溶液,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饲养和其他条件均相同;
4、养殖30天后,将各养殖池中A螺的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并与标准图谱对照,记录性畸变雌螺数量;
5、计算雌雄个体性畸变百分率.
(3)结果预测,根据实验变量对A螺的影响,可预测:
1.对照组雌性和雄性螺类生殖器官正常;
2.实验组雌性个体出现性畸变.
故答案为:
实验名称:有机物X对A螺雌体的致畸作用
实验步骤:
1、随机取A螺数只解剖,对照解剖图谱,识别雌、雄生殖器官特征;
2、将A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只(至少30只);
3、向实验组养殖池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有机污染物X溶液,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饲养和其他条件均相同;
4、养殖30天后,将各养殖池中A螺的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并与标准图谱对照,记录性畸变雌螺数量;
5、计算雌雄个体性畸变百分率.
结果预测:
1.对照组雌性和雄性螺类生殖器官正常
2.实验组雌性个体出现性畸变
解析
解:(1)根据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的实验目的,可推知实验名称:有机物X对A螺雌体的致畸作用.
(2)实验操作步骤思路具体是:首先分组编号;之后对不同组进行不同处理;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即:
1、随机取A螺数只解剖,对照解剖图谱,识别雌、雄生殖器官特征;
2、将A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只(至少30只);
3、向实验组养殖池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有机污染物X溶液,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饲养和其他条件均相同;
4、养殖30天后,将各养殖池中A螺的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并与标准图谱对照,记录性畸变雌螺数量;
5、计算雌雄个体性畸变百分率.
(3)结果预测,根据实验变量对A螺的影响,可预测:
1.对照组雌性和雄性螺类生殖器官正常;
2.实验组雌性个体出现性畸变.
故答案为:
实验名称:有机物X对A螺雌体的致畸作用
实验步骤:
1、随机取A螺数只解剖,对照解剖图谱,识别雌、雄生殖器官特征;
2、将A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只(至少30只);
3、向实验组养殖池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有机污染物X溶液,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饲养和其他条件均相同;
4、养殖30天后,将各养殖池中A螺的解剖镜下解剖观察并与标准图谱对照,记录性畸变雌螺数量;
5、计算雌雄个体性畸变百分率.
结果预测:
1.对照组雌性和雄性螺类生殖器官正常
2.实验组雌性个体出现性畸变
以下有关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的说法中有几项是错误的?
①我国东海曾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②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但一定有线粒体
③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复杂的动作,仅仅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就已经完成
⑤发生“生物入侵”时,外来种的种群在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
⑥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农药诱发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促使海水富营养化,①正确;
②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也可能没有线粒体,如蓝藻,②错误;
③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③错误;
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④正确;
⑤外来种的种群在初期由于缺少天敌,食物充足,可能呈“J”形增长,⑤正确;
⑥农药不能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能对已产生的抗药性进行选择,⑥错误.
故选:B.
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原因是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大量的化石燃料被燃烧并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去,超出了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调节能力.
因此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和木材的大量燃烧.此外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措施是一方面降低CO2排放,另一方面是植物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故选:B.
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藻爆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
(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_____.
(2)微囊藻是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湖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3)图中a、b分别代表______.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引发水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这些因素易导致水体植物繁殖过快,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同时一些水体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都会使鱼类等其他水体生物死亡,致使水体恶臭.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
(2)水中的N、P等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
(3)一种因素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因素的变化为正反馈,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华污染加重,这属于正反馈.
故答案为:
(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 巢湖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2)有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
(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 (正)反馈调节
解析
解:(1)引发水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这些因素易导致水体植物繁殖过快,消耗水体中大量氧气,同时一些水体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都会使鱼类等其他水体生物死亡,致使水体恶臭.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可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
(2)水中的N、P等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
(3)一种因素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因素的变化为正反馈,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华污染加重,这属于正反馈.
故答案为:
(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 巢湖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2)有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
(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 (正)反馈调节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在田间焚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A正确;
B、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所以绿化美化环境会减缓温室效应,B错误;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C错误;
D、淘汰高耗能企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A.
外来物种是人类偶然或有意识引入到非原生地区的物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外来物种如果数量过多,会与本地物种竞争中占优势,可能造成本地物种的衰亡,A正确;
B、外来物种可能会改变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本地物种的生长,B正确;
C、引入外来物种要以不破坏当地环境为前提,C错误;
D、谨慎管理,可以使引入的外来物种尤其是经济物种带来好处,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