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共940题
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适当增加食物链,增加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因此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A对.
B、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故B对.
C、信息传递还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的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故C对.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D错.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每年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按生态学原理,由于环境和资源有限,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型曲线增长,A错误;
B、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应在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亿,B错误;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从能量传递效率角度考虑,若要提高地球可供养人口的数量,应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比例,C正确;
D、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所以该国人口数量不一定会保持稳定,D错误.
故选:C.
(2015秋•卢龙县期末)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主要表现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故选:B.
“单独二胎”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一项调整性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单独二胎”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A错误;
B、“单独二胎”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B正确;
C、“单独二胎”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增大人口密度,C错误;
D、“单独二胎”实施后能增加出生率,但不会变性别比例,D错误.
故选:B.
属于我们学习过的人类生存面临的问题之一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世界人口过速增长,粮食短缺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克隆人、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只是处于研究或实验阶段,还不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问题.
故选:A.
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种丰富度下降,并不代表种群密度低,A错误;
B、物种丰富度降低,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变得越来越简单,因而其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减小,B错误;
C、不管物种丰富度的大小,群落都存在分层现象,C错误;
D、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下降,可能与人口快速增长有关,D正确.
故选:D.
下列菌类,属于生产者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霉菌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属于分解者,A错误;
B、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B正确;
C、乳酸菌和酵母菌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属于分解者,C错误;
D、醋酸菌和乳酸菌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B.
(2015秋•泗县校级期末)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A错误;
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B错误;
C、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C正确;
D、粮食短缺是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之一,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A正确;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降低人口出生率,B正确;
C、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C错误;
D、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左右,然后才有可能下降,D正确.
故选:C.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______.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一种方法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是受到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由于环境资源有限,会使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随之增加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要有效的灭鼠,可以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害虫天敌或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
故答案为:
(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或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
解析
解:(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是受到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由于环境资源有限,会使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随之增加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要有效的灭鼠,可以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害虫天敌或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
故答案为:
(1)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或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
(2015秋•钦州校级月考)到2050年,按16亿人人均年消费粮食600kg计算,中国每年共需粮食9.6×108t,每公顷耕地需要产粮13.5t,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到2050年,按16亿人人均年消费粮食600kg计算,中国每年共需粮食9.6×108t,每公顷耕地需要产粮13.5t,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说明人的生存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故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人口增长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所以这个事实说明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故选:B.
试根据如图所示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
(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______.
(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新生儿中男、女可能性均为50%
人口出生率迅速增高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实效
解析
解:(1)人类属于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男性可以产生两种含X或Y染色体且数量大致相等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受精后,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结果所生后代男女比例为1:1.
(2)分析图中Ⅰ所表示的年龄区间内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随着年龄的减小,直条越来越长,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型的,即出生率迅速增高,处在一个生育高峰时期.
(3)图中Ⅱ所表示的年龄区间内,直条越来越短,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特点是衰退型的,即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原因正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实际性的效果.
故答案为:
(1)新生儿中男、女可能性均为50%
(2)人口出生率迅速增高
(3)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实效
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主要为有机污染物)排放出现轻度污染,以污水排放口(A)为原点取样检测水体中几类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排污口附近,最先增长的微生物是______,两类生物之间最可能是______关系.
(2)BC段细菌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
(3)轮虫可以吞食纤毛虫和藻类,又是一些小鱼、虾类良好的饵料.要使湖泊中轮虫数量增加,降低浮游藻类的密度,从食物链的角度考虑,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若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会造成“水华”现象,种植大型水生植物,如芦苇、狭叶香蒲等,可以抑制“水华”的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大型水生植物______.(多选)
①直接吸收大量氮、磷等无机盐
②挺出水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
③可作为燃料、饲料,提高能量利用率
④根系能够吸附和沉降含氮、磷的悬浮颗粒.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AB段就明显增长的是细菌、鞭毛虫,它们之间争夺营养物质而进行竞争.
(2)由于只出现轻度污染,有机污染物量有限,所以细菌因缺少营养而大量下降;又由于纤毛虫等生物数量的增多,捕食细菌的数量增大,导致细菌数量下降;所以在BC段细菌数量急剧下降.
(3)由于轮虫是一些小鱼、虾类良好的饵料,根据食物链的反馈调节原理,要使湖泊中轮虫数量增加,就要减少小鱼和虾类的数量.
(4)种植芦苇、狭叶香蒲等大型水生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大量氮、磷等无机盐,能够挺出水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同时其根系能够吸附和沉降含氮、磷的悬浮颗粒,所以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从而抑制“水华”的发生.
故答案为:
(1)细菌、鞭毛虫 竞争
(2)①有机污染物数量减少 ②被捕食的量增加
(3)适当捕捞小鱼和虾类
(4)①②④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AB段就明显增长的是细菌、鞭毛虫,它们之间争夺营养物质而进行竞争.
(2)由于只出现轻度污染,有机污染物量有限,所以细菌因缺少营养而大量下降;又由于纤毛虫等生物数量的增多,捕食细菌的数量增大,导致细菌数量下降;所以在BC段细菌数量急剧下降.
(3)由于轮虫是一些小鱼、虾类良好的饵料,根据食物链的反馈调节原理,要使湖泊中轮虫数量增加,就要减少小鱼和虾类的数量.
(4)种植芦苇、狭叶香蒲等大型水生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大量氮、磷等无机盐,能够挺出水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同时其根系能够吸附和沉降含氮、磷的悬浮颗粒,所以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从而抑制“水华”的发生.
故答案为:
(1)细菌、鞭毛虫 竞争
(2)①有机污染物数量减少 ②被捕食的量增加
(3)适当捕捞小鱼和虾类
(4)①②④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如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______.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______,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
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受到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增加
出生率
计划生育
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
引入害虫的寄生物
解析
解:(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原因是受到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由于环境资源有限,会使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随之增加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计划生育.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有效的灭鼠方案应该是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据所学知识,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引入害虫天敌、引入害虫的寄生物.
故答案为:
(1)受到食物、空间等的限制
(2)增加
(3)出生率 计划生育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 引入害虫的寄生物(答案合理即可)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可见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