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______,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正确答案

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解: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故答案为:

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若这种现状继续恶化,人口增长趋势最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曲线的状态.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应为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从能量传递效率角度考虑,若要提高地球可供养人口的数量,应提高______食物(动物性、植物性)的比例.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方面解释,实行此政策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会导致过度利用环境资源,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短缺,而资源的限制将会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下降,即c曲线的状态.

(2)正常情况下的人口数量应和自然种群一样呈现S型增长,即b曲线;a曲线为J型曲线,呈指数式增长,b曲线之所以不能出现指数式增长主要是环境阻力的存在.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应在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亿.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从能量传递效率角度考虑,若要提高地球可供养人口的数量,应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比例.

(4)计划生育控制的是出生率,降低出生率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晚婚晚育则可以有效延长一个世代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故答案为:

(1)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植物性             

(4)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解析

解:(1)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会导致过度利用环境资源,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短缺,而资源的限制将会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下降,即c曲线的状态.

(2)正常情况下的人口数量应和自然种群一样呈现S型增长,即b曲线;a曲线为J型曲线,呈指数式增长,b曲线之所以不能出现指数式增长主要是环境阻力的存在.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应在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亿.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从能量传递效率角度考虑,若要提高地球可供养人口的数量,应提高植物性食物的比例.

(4)计划生育控制的是出生率,降低出生率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晚婚晚育则可以有效延长一个世代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故答案为:

(1)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植物性             

(4)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a、b所示分别是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近年人口数量情况.据你对我国人口情况的认识与理解,参照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人口数量近百年来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和人口基数过大.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是______

(2)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______(完全适用、不完全适用)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3)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人口适宜数量为7.5亿左右,这主要是由我国的______决定的,据此推测我国的人口数量控制的峰值应为______亿左右.依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会达到这一峰值,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将会开始______,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

解:(1)由a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近百年来急剧增长,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且远大于死亡率和人口基数过大.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3)人口,说明此时是我国人口的适宜数量,由此可见,我国人口的适宜数量是由环境容纳量决定的;我国人口适宜数量为7.5亿左右,据此可推测我国的人口数量控制的峰值应为15亿左右.依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会达到这一峰值,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将会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故答案为:

(1)明显增加(急剧增长、增长过快)  生育率(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答“出生率高且远大于死亡率”或其它合理表达也给分)     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2)不完全适用

(3)环境容纳量      15     缓慢下降

解析

解:(1)由a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近百年来急剧增长,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且远大于死亡率和人口基数过大.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3)人口,说明此时是我国人口的适宜数量,由此可见,我国人口的适宜数量是由环境容纳量决定的;我国人口适宜数量为7.5亿左右,据此可推测我国的人口数量控制的峰值应为15亿左右.依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会达到这一峰值,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将会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故答案为:

(1)明显增加(急剧增长、增长过快)  生育率(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答“出生率高且远大于死亡率”或其它合理表达也给分)     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2)不完全适用

(3)环境容纳量      15     缓慢下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仍处于高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B臭氧层破坏使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C人口增长,使生活排污量剧增,生物多样性锐减

D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A错误;

B、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使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B正确;

C、人口增长,使生活排污量剧增,环境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C正确;

D、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较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人口增长,而土地总量未变,导致人均耕地较少,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人们大量破坏森林等开垦土地,导致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人口的增加,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列不属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A粮食问题

B土地问题

C信息安全问题

D能源与资源的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人口增长使得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A错误;

B、人口增加占用耕地建设房屋,使得大量成熟土地的面积减少,B错误;

C、信息安全问题不是人口数量增加引起,应该属于人口素质问题,C正确;

D、人口增加,自然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

(2)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

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延长世代长度,降低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情况下的人口数量应和自然种群一样呈现S型增长,即b曲线;a曲线为J型曲线,呈指数式增长,b曲线之所以不能出现指数式增长主要是环境阻力的存在.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应在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亿.

(2)设膳食结构调整前(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Y,则有:÷10%+÷10%÷10%=÷10%+÷10%÷10%.整理得:55X=28Y,≈1.96.

(3)计划生育控制的是出生率,降低出生率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晚婚晚育则可以有效延长一个世代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故答案为:

(1)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2)1.96          

(3)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解析

解:(1)正常情况下的人口数量应和自然种群一样呈现S型增长,即b曲线;a曲线为J型曲线,呈指数式增长,b曲线之所以不能出现指数式增长主要是环境阻力的存在.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应在时(此时种群增长率最高),所以最适人口数量应为55亿.

(2)设膳食结构调整前(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X,调整后(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供给人类的总能量为Y,则有:÷10%+÷10%÷10%=÷10%+÷10%÷10%.整理得:55X=28Y,≈1.96.

(3)计划生育控制的是出生率,降低出生率可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晚婚晚育则可以有效延长一个世代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故答案为:

(1)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2)1.96          

(3)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m1表示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m2表示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B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II同化固定的能量

C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营养级II、Ⅲ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0%

DC比B的能量少的原因主要是该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能量金字塔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生产者,m1表示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光能,m2是指在生态系统食物链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热能;太阳能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为化学能进入生态系统,A正确;

B、图乙中,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同化固定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正确;

C、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B表示营养级II的同化量,F表示流入营养级Ⅲ的能量,则营养级II、Ⅲ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0%,C正确;

D、B表示同化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比B的能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呼吸消耗,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压力以出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接踵 而至.最近中央提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引起热议.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人口的年龄结构比人口增长率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B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提高死亡率来实现的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总量将一定会保持稳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人口的年龄结构适合于做长期预测,A错误;

B、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主要体现为控制生育水平,也就是降低出生率,并不存在提高死亡率的措施,B错误;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C正确;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考虑到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问题,人口还可能继续下降,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浙江省从2014年01月17日起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浙江省人口未保持替补出生率

B“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后会使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增高

C“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使浙江省生殖前期的人口增多

D“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会使浙江省的年龄结构转变为增长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前浙江省人口未保持替补出生率,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A正确;

B、“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后会使浙江省的出生人口增多,人口出生率增高,B正确;

C、“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使浙江省生殖前期的人口增多,C正确;

D、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不一定会使浙江省的年龄结构转变为增长型,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由图可知,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A正确;

B、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量(图Ⅱ、Ⅲ),最终还会降下来,B错误;

C、由此可知,环境容量就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不会扩大,C错误;

D、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

A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水源紧张

D泥石流频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人口增长则粮食需求增加,住房增加等,使得人均耕地减少,A错误;

B、人口增加,则能源需求增加,使得化石燃料大量燃烧,B错误;

C、人口增加则水资源等利用增加,使得水资源紧张,C错误;

D、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暴雨集中的夏季,容易产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则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属于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人口增长则粮食需求增加,住房增加等,使得人均耕地减少,A错误;

B、人口增加则资源等利用增加,使得资源紧张,B错误;

C、人口增加,使得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C错误;

D、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因此而毁灭,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B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解决人口过多造成的资源短缺的问题

C环境污染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密切的关系

D现阶段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A错误;

B、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B错误;

C、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污染,C正确;

D、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占世界______的耕地上却养活了占世界______的人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我国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正确答案

7%

22%

人口的迅速增长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解析

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我国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故答案为:7%     22%      人口的迅速增长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环境的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