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共940题
某生态学家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表,得到了甲图所示的食物网和乙表中的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____条,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2)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
(3)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
(4)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鲈鱼的产量将___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_____。
(5)该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开办了一个采矿场,土体、土壤和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采矿中的混浊黏土水排放到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经检测发现,水中的含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 捕食和竞争
(2)自身呼吸释放、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3)18.52%
(4)增加 下降
(5)水变浑浊,妨碍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量减少
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千克。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机物 CO2(2)E 减少(降低)
(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4)迁地保护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上表。
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___________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呈___________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___________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正相关 反相关 ②.甲
(2)②.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相同)
③.用上述实验装置和试剂,采用两种pH<5.6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对照;在三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相同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7天)后,分别统计3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率
④a.如果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那么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
b.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
c.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
小明在公园活动时出于好奇,去抓蜜蜂而被蜇。他生气地说:“蜜蜂真是害人虫,应该打死它。”张老师听到后,对小明说了一段话,使他对蜜蜂的看法和态度有了转变,请你以张老师的身份,写出这段话的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蜜蜂对人类有益,人类要和蜜蜂和谐相处
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千米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l03kJ/m3·a),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_____________。
(2)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此生态系统能够在破坏后恢复到原状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3)由计算可知,食肉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程度______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____。
(5)根据生态学原理,地震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应注意____。
①回填土壤,覆盖裸露山体 ②引进经济树种 ③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 ④封山育林 ⑤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⑥开发旅游资源 ⑦不可忽视其固有的强大生态恢复力量
正确答案
(1)呼吸作用
(2)植被受损,流入该营养级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生长的压力(答案合理即可) 恢复力稳定性
(3)5×l03kJ/m3·a 较大
(4)15.6%
(5)①③④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并绘出了下列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试写出食虫鸟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 。请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 说明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鼠全部捕杀,则蛇的数量变化将会_________________。
(5)收获季节, 人们往往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这是很不科学的。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5 捕食和竞争 农作物→食草昆虫→食虫鸟
(3)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
(4)减少
(5)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种体长不足1mm的灰白色农业害虫,曾在江苏盐城的大丰、东台、射阳、盐都、亭湖等县(市、区)漫天飞舞。据专家考证,这种农业害虫叫“烟粉虱”,属昆虫纲同翅目粉虱科害虫。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400只(粒)之多。它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烟粉虱对黄色很敏感,在田园或大棚内设置黄色板可诱杀成虫。据研究,这种烟粉虱起源于东非、中东及阿拉伯半岛地区,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进行扩散是其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范围传播的主要方式。而该市近几年新发生的烟粉虱,有可能是从外地通过种苗调运带进来的。
(1)烟粉虱成虫对黄色很敏感而飞向黄色物体的行为属_____________。
(2)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在生态学上称为一个___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
(3)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如果该市生物多样性因此受到破坏,其原因属于____________,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
(5)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这说明烟粉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并非所有个体都能发育到成虫,这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6)若下图所示为烟粉虱数量发生的曲线图,对其采取杀灭措施的最佳时期是其数量为_________时。用化学药剂杀灭烟粉虱时,要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交替用药和合理混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趋性
(2)种群 寄生
(3)农业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小(或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小)
(4)外来物种的入侵 必须做好外来物种的检疫工作,以防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或其他合理答案)
(5)生存斗争
(6)N0 防止烟粉虱产生抗药性
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正确答案
(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
(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
下表为某森林生态系统采样调查表,请据表回答:
(1)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游览频率与植被景观重要值成_______关系;表中_________的数据与植被景观重要值相关。
(2)如果要建立一个疗养院,则重点需考虑的两个因素是_________,为此,选择______地较为合适。
(3)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主要以_________为主,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___________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负相关(反比) 物种量和物种丰富度
(2)空气清新度和水质清洁度 丙
(3)乔木 生物圈的稳态
(4)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该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各种挺水植物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_______结构。
(3)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其机理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③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④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正确答案
(1)大于
(2)垂直
(3)B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该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__。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做到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
(5)请分析加拿大一枝花种群密度不断增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竞争
(2)见图
(3)样方法;随机取样;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4)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
(5)失去天敌和缺少原环境的竞争,环境适宜。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包括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和_______等功能。这些功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使用价值。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进行传递。科学家从一种红树林植物的叶片中提取出了一种药物,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使用价值。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_的限度,将湖泊划为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等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
(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 净化水质间接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直接
(3)抵抗力
(4)自动净化能力 就地保护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正确答案
(1)自动调节;抵抗力;分解者
(2)400;增加;生物多样性
(3)捕食;900;偏高
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对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如下表。
(1)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成分外,还应有________。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该食物网的。
(2)下图1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物种甲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2中a~d表示物种甲和物种丙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中的A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则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图2中c1=a2+b2+c2+d2,则从物种甲到物种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据观察发现近几年该地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下表是科学家调查研究该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
①.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形图,横轴表示每类动物受威胁的各种原因,纵轴表示数值。
②.根据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请提出你的保护建议(至少要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成分)、分解者
光合
(2)①.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②.c1/(a1+b1+c1+d1)×100% [或a2+b2+c2+d2/(a1+b1+c1+d1)×l00%]
(3)①.
②.建立建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偷猎等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和“泥雨”,其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的森林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_______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
(2)自我调节能力 植被
(3)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4)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