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 共136题
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A正确;
B、萨克斯的实验中,首先对叶片进行饥饿处理,然后通过一组对照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并且光合作用需要光,B正确;
C、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实验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C错误;
D、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D正确.
故选:C.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光或无光,植物属于无关变量,因此需要选择装置②③;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自变量是否具有绿色植物,光照条件是无关变量,因此需要选择①②装置.
故选:A.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实验手段手段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即2H218O→4【H】+18O2;
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14CO2→14C3→(14CH2O);
D、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进行了研究你,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
以上分析发现B、C、D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只有A选项不同.
故选:A.
科学家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通过三棱镜的单色光照射水绵,结果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单色光又被分成七色光,因此临时装片上的水绵在红光和蓝紫光照射处光合作用较强,产生的氧气较多,因此好氧细菌集中分布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故选:C.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只提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未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
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B正确;
C、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动植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D、温特的实验中胚芽鞘已经切去了尖端,感光部位是尖端,因此不能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