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 共136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材料或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有颜色,不能用于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应选用洋葱鳞片叶的白色内表皮细胞,A错误;
B、菠菜叶肉细胞具有颜色,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的实验材料,应选择无色或白色的材料,B错误;
C、通常用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C错误;
D、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检测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D正确.
故选:D.
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O2.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阿尔农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CO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产生有机物.下面关于希尔反应和阿尔农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题中的信息(希尔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来自于参加反应的水,A正确;
B、从希尔反应和阿尔农发现的叙述,得不到信息:NADPH和ATP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B错误;
C、希尔反应和有机物的合成过程可以分别进行,在光下积累NADPH和ATP,在暗处可以进行有机物的合成,C正确;
D、希尔反应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在暗处是不能进行的,在光下积累NADPH和ATP,在暗处可以进行有机物的合成,NADPH和ATP在合成有机物过程中被消耗,D正确.
故选:B.
材料1: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3kg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90.8kg.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除了只给柳树浇水外,没有在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每年秋天柳树的落叶也没有称重和计算: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变成了76.7kg,泥土烘干后的重量为90.7kg,比原来只减少0.1kg.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获得的74.4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
材料2: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光率,结果如图1所示:
(1)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是否确切?______为什么?______
(2)花盆内的泥土减少了0.1kg,其原因是______.
(3)请用如图1所示数据在如图2所示方格纸内绘出植物叶片光吸收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结论.______.
(4)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规律如图3所示.当外界CO2浓度处于A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量与______相等;为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CO2应控制在______(填图中字母)浓度为宜.
正确答案
解:(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自己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因为柳树的增重是由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断积累的结果.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土壤重量的减少是因为其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利用了.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对蓝光、红光和紫光的吸收率大,对黄、绿光基本不吸收.
(4)从右图可以看出,当外界C02浓度处于A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相对值为0,即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0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到达C点后不再增加,C点为二氧化碳饱和点,说明此时可能受其它因素如温度、光照强度等的限制.
故答案为:(1)不确切,因为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积累
(2)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利用了
(3)
结论:植物对蓝光、红光和紫光的吸收率大,对黄、绿光基本不吸收
(4)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C
解析
解:(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自己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因为柳树的增重是由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断积累的结果.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土壤重量的减少是因为其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利用了.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对蓝光、红光和紫光的吸收率大,对黄、绿光基本不吸收.
(4)从右图可以看出,当外界C02浓度处于A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相对值为0,即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0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到达C点后不再增加,C点为二氧化碳饱和点,说明此时可能受其它因素如温度、光照强度等的限制.
故答案为:(1)不确切,因为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积累
(2)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利用了
(3)
结论:植物对蓝光、红光和紫光的吸收率大,对黄、绿光基本不吸收
(4)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C
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氧气来自原料中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鲁宾和卡门通过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和C18O2,发现只有标记 H218O 的一组产生的O2中有标记,两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故选:A.
人们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一直认为构成植物的物质来自土壤.1642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3kg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烘干后称重为90.8kg.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只给柳树浇灌雨水.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变成了76.7kg,而土壤重量只比原来减少了57g.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
(2)土壤中的无机盐只有在土壤溶液中形成______才能被根细胞吸收,此吸收过程是一个______过程.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植物从土壤吸收的矿质元素种类及比例与土壤的成分及比例并不成正相关,这也说明细胞膜是一种______膜.人们通常选择透气性能良好的陶盆栽培植物,这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3)海尔蒙特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柳树是从水中取得生长所需的物质的.对此,你的评价是(请评价其结论是否合理恰当,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4)影响植物干物质(有机物)积累的环境因素有很多,除了水分、矿物质的供应以及适宜的生存温度外,还包括:(要求答出三点)______等.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已知当时人们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一直认为构成植物的物质来自土壤.所以1642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做了有关实验来研究
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于土壤.
(2)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植物的根吸收的.细胞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吸收的离子的种类及比例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及比例有关,而与土壤的成分及比例并不成正相关.植物根吸收离子需要耗能,所以人们通常选择透气性能良好的陶盆栽培植物,因为透气性良好的陶盆可以满足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通过有氧呼吸为植物供能.
(3)由题意分析,海尔蒙特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土壤”,而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量只比原来只减少了57g,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74.4kg.说明构成植物体的物体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于土壤.
(4)影响植物干物质(有机物)积累的环境因素即影响净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光照强度、昼夜温差、CO2浓度,还有s水分、矿质元素等.
故答案是:
(1)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于土壤
(2)离子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性 透气性良好的陶盆可以满足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
(3)结论不合理
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土壤”.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量只比原来只减少了57g,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74.4kg.说明构成植物体的物体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于土壤.
(4)光照强度、昼夜温差、CO2浓度
解析
解:(1)由题意已知当时人们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一直认为构成植物的物质来自土壤.所以1642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做了有关实验来研究
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于土壤.
(2)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植物的根吸收的.细胞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吸收的离子的种类及比例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及比例有关,而与土壤的成分及比例并不成正相关.植物根吸收离子需要耗能,所以人们通常选择透气性能良好的陶盆栽培植物,因为透气性良好的陶盆可以满足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通过有氧呼吸为植物供能.
(3)由题意分析,海尔蒙特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土壤”,而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量只比原来只减少了57g,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74.4kg.说明构成植物体的物体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于土壤.
(4)影响植物干物质(有机物)积累的环境因素即影响净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光照强度、昼夜温差、CO2浓度,还有s水分、矿质元素等.
故答案是:
(1)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于土壤
(2)离子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性 透气性良好的陶盆可以满足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
(3)结论不合理
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构成植物的物质是否来自土壤”.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量只比原来只减少了57g,而柳树的重量增加了74.4kg.说明构成植物体的物体绝大部分并非来自于土壤.
(4)光照强度、昼夜温差、CO2浓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