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 共136题
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列科学家的成就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①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②恩格尔曼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④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产生了淀粉
⑤孟德尔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⑥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①错误;
②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通过有光区和无光区作对照,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②正确;
③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没有设置对照实验,③错误;
④萨克斯把绿叶的一半遮光,置于光下一段时间,通过对照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及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的结论,④正确;
⑤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⑤错误;
⑥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时,设置了加入DNA酶和DNA的对照组,⑥正确.
故选:B.
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如图所示.好氧细菌将会集中在水绵的部位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通过题目中的信息:恩吉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将上述装片完全暴光,则好氧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可知: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照光部位,说明这些部位含有氧气,即水绵的这些部位进行了光合作用,从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图中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2015秋•泰顺县校级期中)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②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④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据实验装置可知,只有X部分条件充分且适宜,能进行光合作用,遇到碘成蓝色,其它都是棕黄色,①正确;
②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W部分缺少叶绿素,不能吸收和转化光能,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②正确;
③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Y部分缺少二氧化碳,则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③错误;
④木塞部分缺少CO2和光,因而Y和木塞部位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有机物的合成,加碘不变蓝,因此不能获得相关结论,④错误.
故选:D.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下列各项研究中应用到光学显微镜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白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
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通过显微镜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证明水绵细胞中由叶绿体在光下释放,B正确;
C、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C错误;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A.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某种植物,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H218O+CO2→某种植物→18O2
第二组:H2O+C18O2→某种植物→O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通过两组对照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B正确;
B、每一组实验都能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但两组对照才能使实验结论更准确,B错误;
C、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氧气来自水,C错误;
D、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该实验需要在光下进行,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