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4628题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解: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正确;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C错误;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D正确.
故选:ABD.
如图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楚衰老或损伤的细胞或细胞器,A正确;
B、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内分泌腺可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错误;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
D、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方式为血糖浓度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实现的,D正确.
故选:AD.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这一现象是一种______(神经或体液)调节活动.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分级或反馈)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 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______(分级或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正确答案
解:(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管内的血液流量,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所以这一现象是一种神经调节活动.
(2)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3)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增多会通过反馈调节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但是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分析题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淋巴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和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进而减少浆细胞产生的抗体A.
故答案为:
(1)神经
(2)分级
(3)促甲状腺 反馈(负反馈)
(4)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解析
解:(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管内的血液流量,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所以这一现象是一种神经调节活动.
(2)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3)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增多会通过反馈调节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但是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分析题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淋巴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和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进而减少浆细胞产生的抗体A.
故答案为:
(1)神经
(2)分级
(3)促甲状腺 反馈(负反馈)
(4)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如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①-④为神经元,B为神经肌肉接点,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引起机体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______.物质d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______.
(2)b的化学本质为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______,原因是______.
(3)在如图中完成膝反射时神经冲动经过的各神经元顺序是______(只写编号).若在③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______(只写编号).
(4)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类毒素,该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元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______信号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正确答案
解:(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d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增加.
(2)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
(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①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所以在如图中完成膝反射时神经冲动经过的各神经元顺序是②①.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若在③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③④.
(4)内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即不能将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B)释放,即阻碍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的过程.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 增加
(2)不变 b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3)②①③④
(4)电 化学
解析
解:(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d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使这些细胞的产热量增加.
(2)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
(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①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所以在如图中完成膝反射时神经冲动经过的各神经元顺序是②①.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若在③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③④.
(4)内毒素能阻碍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即不能将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B)释放,即阻碍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的过程.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 增加
(2)不变 b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3)②①③④
(4)电 化学
图A、图B分别表示反射弧和突触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原因是兴奋在③突触中单向传递,A正确;
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50-5)÷(5.0-3.5)=30毫米/毫秒,B错误;
C、由图B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此信息从突触间隙传递到突触后膜的过程中,其信号类型发生的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
D、由图B可知,药物麻醉的原理可能是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或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D正确.
故选:B.
人的下丘脑受损,一般不会影响下列哪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内环境中pH值的稳定与血液中含有许多对缓冲物质有关,与下丘脑无关,A正确;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与水盐平衡调节有关,与下丘脑有关,B错误;
C、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C错误;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______,③→⑧属于______.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______,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______.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______调节为主.
正确答案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收缩
加强
神经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和②属于传入神经,③属于传出神经,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当人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机体通过下丘脑调节机体的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稳定,当外部低温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及骨骼肌战栗)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产热增多)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当外部高温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立毛肌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使体温保持稳定.可见,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为主.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2)收缩、加强
(3)神经
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血浆中弱酸与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维持着pH 相对稳定,A正确;
B、肝脏能参与血糖的稳态维持,肾脏能参与水平衡的维持,所以肝脏、肾脏的病变会直接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B正确;
C、甲亢病人因代谢过于旺盛,但其体温也维持恒定,所以产热与散热相等,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与离子浓度有关,所以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饮食过咸或体内失水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所以,A 描述错误.
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会出现情绪激动,呼吸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等现象.所以,B 描述正确.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垂体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也受到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所以,C 描述错误.
机体受到H7N9病毒侵染时,机体要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其消灭,从而保证机体的稳态.所以,D 描述错误.
故答案应为:B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______,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 调节网络.______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______调节.
(3)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列举两项)
②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______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
③表中A处的处理方法______.
④第3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2)第二问在题干中说到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看出的信息是切断了神经调节,剩下只有体液调节,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并没有减少,这就可以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
(3)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性腺激素的有无,其他属于无关变量,如食物、温度等.
②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所以应该雌性幼鼠进行实验.
③第1组是不作处理;第3组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减轻,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第4组是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和对照相差不大.第2组的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相应减轻,可见没有激素释放到卵巢和子宫中,而第3和第4组都是切除垂体,而且都分别注射了适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则A处切除垂体,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④第3组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所以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
故答案为:
(1)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 下丘脑
(2)体液(或激素)
(3)①食物 温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雌性
③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溶剂(生理盐水)
④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解析
解:(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2)第二问在题干中说到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血液联系,切断其神经联系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看出的信息是切断了神经调节,剩下只有体液调节,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并没有减少,这就可以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
(3)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性腺激素的有无,其他属于无关变量,如食物、温度等.
②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所以应该雌性幼鼠进行实验.
③第1组是不作处理;第3组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适量雌性激素,卵巢重量减轻,但是由于注射雌性激素,故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第4组是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促性腺激素,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和对照相差不大.第2组的卵巢和子宫的平均重量都相应减轻,可见没有激素释放到卵巢和子宫中,而第3和第4组都是切除垂体,而且都分别注射了适量的雌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则A处切除垂体,并且不注射任何激素.
④第3组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所以子宫平均重量变化不大.
故答案为:
(1)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 下丘脑
(2)体液(或激素)
(3)①食物 温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雌性
③切除垂体,同时注射等量溶剂(生理盐水)
④切除垂体后,促性腺激素减少,导致卵巢不能正常发育,而定期注射的雌激素促进了子宫发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