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4628题
关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
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两者是拮抗作用,B正确;
C、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生物只有体液调节,C正确;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D错误.
故选:D.
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正确答案
解:(1)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脏,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只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自身并不参与代谢.
(2)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一过程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所以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反射弧已经被切断,结构不完整,所以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3)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有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立刻被灭活或运走,都属于信息物质,不参与代谢,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故答案为: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体液 神经递质 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解析
解:(1)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脏,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只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自身并不参与代谢.
(2)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一过程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所以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反射弧已经被切断,结构不完整,所以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3)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有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立刻被灭活或运走,都属于信息物质,不参与代谢,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故答案为: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体液 神经递质 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______.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______.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构建一坐标图,并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______
(4)胰岛β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______
______(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______治疗.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
(2)依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适量的胰岛素,可知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胰岛素的作用可得:
.
(4)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若人体感染与胰岛B细胞结构相似的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β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2)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
(4)抗体1 注射胰岛素
解析
解:(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α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
(2)依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是否施加适量的胰岛素,可知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为控制无关变量,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胰岛素的作用可得:
.
(4)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若人体感染与胰岛B细胞结构相似的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β细胞,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调节 胰岛α、β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β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2)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
(4)抗体1 注射胰岛素
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
(2)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______相符(填“甲”、“乙”或“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______.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当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4)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是通过图中______(填“甲”、“乙”或“丙”)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下丘脑细胞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功能为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下丘脑细胞还能分泌激素.
(2)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分级调节,与图中甲相符.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3)血糖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当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由此可见乙符合要求.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时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因此其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2)甲 分级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 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3)胰岛B细胞 单向传递
(4)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解析
解:(1)下丘脑细胞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功能为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下丘脑细胞还能分泌激素.
(2)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分级调节,与图中甲相符.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3)血糖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当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由此可见乙符合要求.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时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因此其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2)甲 分级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 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3)胰岛B细胞 单向传递
(4)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原因是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
(4)缺钾会减少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无法顺利进行,会引起心跳过速且心率不齐,这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功能.
正确答案
解:(1)下丘脑的细胞具有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分泌激素的功能,将神经和体液调节联系起来.
(2)如果用物质丙(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如果用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由于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肽类激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则物质丙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
(3)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根据”缺钾会减少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无法顺利进行,会引起心跳过速且心率不齐“,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 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肽类激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解析
解:(1)下丘脑的细胞具有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分泌激素的功能,将神经和体液调节联系起来.
(2)如果用物质丙(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如果用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由于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肽类激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则物质丙的分泌量没有明显变化.
(3)物质乙(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根据”缺钾会减少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无法顺利进行,会引起心跳过速且心率不齐“,说明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分泌(分泌激素)
(2)减少 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肽类激素)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图表示温带地区光周期信号对斑尾林鸽生殖内分泌的调控过程,请回答:
(1)冬至后,日照时数逐渐变大,下丘脑光周期感受器受到刺激,其神经分泌细胞发泌的激素a为______,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此过程调节方式为_____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
(2)夏至后,日照时数逐渐变短,刺激下丘脑合成促性腺抑制激素,使激素b、激素c的分泌量减少,此调节过程______(属于/不属于)反馈调节.
(3)光周期对野生鸟类生殖内分泌的调控,体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4)不同环境中鸟类生殖内分泌的调控各有特点,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1)据题意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作用于垂体的激素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受激素a的影响分泌的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卵巢细胞,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夏至后,日照时数逐渐变短,刺激下丘脑合成促性腺抑制激素,使激素b、激素c的分泌量减少,此调节过程中没有反馈调节机制.
(3)光周期对野生鸟类生殖内分泌的调控,能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群繁衍.
(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巢 神经-体液
(2)不属于
(3)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
(4)共同进化(生物进化、自然选择)
解析
解:(1)据题意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作用于垂体的激素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受激素a的影响分泌的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卵巢细胞,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夏至后,日照时数逐渐变短,刺激下丘脑合成促性腺抑制激素,使激素b、激素c的分泌量减少,此调节过程中没有反馈调节机制.
(3)光周期对野生鸟类生殖内分泌的调控,能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群繁衍.
(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巢 神经-体液
(2)不属于
(3)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
(4)共同进化(生物进化、自然选择)
如图为某种生活在寒冷地带的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在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去甲肾上腺素能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膜的______功能.
(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_____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______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__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4)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______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
(5)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该动物通过______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_____和______,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正确答案
解:(1)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经血液循环作用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有识别激素的相关受体,激素和受体特异性结合,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UCP-l基因首先要通过转录生成相应的mRNA,mRNA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控制合成UCP-1蛋白.在此表达过程中,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甲状腺激素和cAMP共同调节该基因的表达.
(4)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最能量,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存在ATP中,另一种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如无法合成ATP,则使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5)由图中的体温调节过程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该动物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为:
(1)信息交流
(2)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转录和翻译(答全得分) 甲状腺激素和cAMP(答全得分)
(4)线粒体内膜(答线粒体不得分) 热能
(5)神经--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解析
解:(1)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经血液循环作用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有识别激素的相关受体,激素和受体特异性结合,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UCP-l基因首先要通过转录生成相应的mRNA,mRNA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控制合成UCP-1蛋白.在此表达过程中,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甲状腺激素和cAMP共同调节该基因的表达.
(4)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最能量,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存在ATP中,另一种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如无法合成ATP,则使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5)由图中的体温调节过程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该动物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故答案为:
(1)信息交流
(2)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转录和翻译(答全得分) 甲状腺激素和cAMP(答全得分)
(4)线粒体内膜(答线粒体不得分) 热能
(5)神经--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激素调节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到内环境,经运输,到器官起作用,所经历的时间长,比较持久,且反应速度较慢;神经调节从中枢发出神经冲动快,且持续的时间很短,AC错误;
B、微量和高效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B错误;
D、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正确.
故选:D.
图1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
(1)图中结构X是指______,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______调节机制.睾丸细胞分泌T的过程______(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2)前段时间,光头歌手李代沫因吸毒而被刑拘的新闻使人们再次关注毒品的危害.研究表明吸食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表.
①据表可知,与健康者相比,吸毒者在图甲中的②③过程______ (选填“增强”、“减弱”).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致,可将体内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3)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图2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图中结构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
②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不变、增多、减少),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下丘脑
反馈
否
减弱
LH和FSH
磷脂和蛋白质
增多
解析
解:(1)图中结构X是指下丘脑,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反馈调节机制.睾丸细胞分泌T的过程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
(2)①据表可知,吸毒者和健康人相比较,吸毒者的LH、FSH含量降低,所以吸毒者在图甲中的②③过程减弱.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致,可将体内LH和FSH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3)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图2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图中结构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②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反馈 否
(2)①减弱 ②LH和FSH
(3)①磷脂和蛋白质 ②增多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A错误;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B正确;
C、生命活动调节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C错误;
D、在2010年冬奥会上,正在进行10000m速滑的运动员,其生理状态是产热过程等于散热过程,体温正常,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