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舞钢市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胶酶特指某一种酶,该种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下效果才好

B果胶的存在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混浊

C果胶被果胶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可使果汁变得更加澄清

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都属于果胶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A错误;

B、果胶的存在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混浊,B正确;

C、果胶被果胶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可使果汁变得更加澄清,C正确;

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都属于果胶酶,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表是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成分及用法说明,下列对资料表明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该蛋白酶在60℃以上将会失去活性

C这种洗衣粉可除去衣料上的各种污渍

D这种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真丝织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因此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A正确;

B、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使用该洗衣粉时不能用60℃以上的水,说明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B正确;

C、该洗衣粉中不含脂肪酶,因此这种洗衣粉不能除去衣料上的油渍,C错误;

D、真丝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使用这种洗衣粉,会破坏真丝织物,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下列对资料表明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洗涤前浸泡有助于酶促反应的充分进行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可洗涤化纤类、全棉类、蚕丝类衣物

D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土豆泥污渍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洗涤前浸泡有助于酶与底物充分接触,从而利于酶促反应的充分进行,A正确;

B、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使用该洗衣粉时不能用60℃以上的水,说明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B正确;

C、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因此不能洗涤全棉类、蚕丝类等富含蛋白质的衣物,C错误;

D、土豆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该洗衣粉中不含淀粉酶,因此这种洗衣粉不溶于清除衣服上的土豆泥污渍,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盐城校级期末)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为______.该实验中____________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_

(4)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______

(5)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应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污染物种类,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无关变量是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程度、水质、pH等;根据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知,该实验中A与B、A与C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实验可根据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即蛋白酶消失的时间越短,说明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3)蛋白酶能够催化污垢中蛋白质的水解,所以蛋白酶洗衣粉能够去污.

(4)加酶洗衣粉中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进入环境后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又可以避免过多的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5)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没有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且不能重复利用,因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

故答案为:

(1)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程度,水质,水的PH值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A和B    A和C

(2)蛋白膜消失的时间长短 

(3)在蛋白酶催化作用下,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溶于水中

(4)酶蛋白进入环境后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又可以避免过多的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5)未应用,因为酶要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也不能重复使用

解析

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污染物种类,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无关变量是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程度、水质、pH等;根据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知,该实验中A与B、A与C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实验可根据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即蛋白酶消失的时间越短,说明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3)蛋白酶能够催化污垢中蛋白质的水解,所以蛋白酶洗衣粉能够去污.

(4)加酶洗衣粉中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进入环境后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又可以避免过多的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5)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没有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且不能重复利用,因此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固定化酶.

故答案为:

(1)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程度,水质,水的PH值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A和B    A和C

(2)蛋白膜消失的时间长短 

(3)在蛋白酶催化作用下,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溶于水中

(4)酶蛋白进入环境后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又可以避免过多的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5)未应用,因为酶要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也不能重复使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洗有血渍、奶渍的衣服时,最好选用(  )

A蛋白酶洗衣粉

B普通洗衣粉

C纤维素酶洗衣粉

D脂肪酶洗衣粉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所以在清洗有血渍、奶渍的衣服时,最好选用蛋白酶洗衣粉,其中的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但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受水温影响较大.请回答下列与加酶洗衣粉相关的问题

(1)由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

(2)如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比较的实验记录.

①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有:______,因变量为______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___

A.棉织品 B.毛织品 C.脂纶织品 D.蚕丝织品

(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采用H2O2及H2O2酶为实验材料,最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另外只能用碘液检测底物,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产物的生成,原因是______

(5)从第(2)的表格中不能看出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洗净温度,请简要写出测定该酶洗净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的实验思路.,并绘出该酶洗净效率与温度的关系的坐标图.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图可知,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碱性蛋白酶含量,即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在 50℃时,洗衣粉的去污力在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时达到最大.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自变量为是洗衣粉(等量)的种类和洗涤温度,因变量是洗涤所需时间.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7min,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时间相同,则最可能的原因是酶已经失活.

(3)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采用H2O2及H2O2酶为实验材料,最可能 的原因是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另外只能用碘液检测底物,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产物的生成,原因是 因为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到80~100℃,导致低温下的实验组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组.

(5)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设立10℃、20℃、30℃、40℃、50℃、60℃和70℃等温度梯度,观察洗涤效率.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洗涤效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洗涤效率越高,超过这一范围,洗涤效果减弱.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浓度)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2)①. 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    洗净所需时问

 ②.酶失活

(3)②④

(4)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因为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到80~100℃,导致低温下的实验组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组

(5)探究温度对甲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设立10℃、20℃、30℃、40℃、50℃、60℃和70℃,观察洗涤效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实验中存在两个变量:温度与碱性蛋白酶含量,即实验探究的是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在 50℃时,洗衣粉的去污力在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时达到最大.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自变量为是洗衣粉(等量)的种类和洗涤温度,因变量是洗涤所需时间.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油污布所需时间接近7min,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时间相同,则最可能的原因是酶已经失活.

(3)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采用H2O2及H2O2酶为实验材料,最可能 的原因是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另外只能用碘液检测底物,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产物的生成,原因是 因为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到80~100℃,导致低温下的实验组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组.

(5)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设立10℃、20℃、30℃、40℃、50℃、60℃和70℃等温度梯度,观察洗涤效率.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洗涤效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洗涤效率越高,超过这一范围,洗涤效果减弱.

故答案为:

(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浓度)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2)①. 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    洗净所需时问

 ②.酶失活

(3)②④

(4)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因为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到80~100℃,导致低温下的实验组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组

(5)探究温度对甲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设立10℃、20℃、30℃、40℃、50℃、60℃和70℃,观察洗涤效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船营区校级月考)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加酶洗衣粉所含有的酶制剂应该是______

(2)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

(4)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_

(5)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的实验组合是______,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实验中的油污布含有的污物为油脂,所以加酶洗衣粉所含有的酶制剂应该是脂肪酶.

(2)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加水量、洗涤强度.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用玻璃棒搅拌来实现.

(4)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和甘油.

(5)实验组合1与2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实验组合2与4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

故答案为:

(1)脂肪酶 

(2)加水量、洗涤强度

(3)用玻璃棒搅拌

(4)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污物水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和甘油

(5)1与2   2与4

解析

解:(1)该实验中的油污布含有的污物为油脂,所以加酶洗衣粉所含有的酶制剂应该是脂肪酶.

(2)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加水量、洗涤强度.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用玻璃棒搅拌来实现.

(4)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和甘油.

(5)实验组合1与2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实验组合2与4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

故答案为:

(1)脂肪酶 

(2)加水量、洗涤强度

(3)用玻璃棒搅拌

(4)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污物水解为小分子的脂肪酸和甘油

(5)1与2   2与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 ②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③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④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讲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因用途不同,且酶需适宜的条件,故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一定总比普通洗衣粉好,①错误;

②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水温、洗衣粉浓度、洗涤方式、浸泡时间、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②正确;

③目前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四种,③正确;

④加酶洗衣粉代替普通洗衣粉,P使用量减少,同时酶是蛋白质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④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属于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因素的是(  )

A水温、水量、水质

B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地、大小

C浸泡和洗涤的时间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的因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地、大小、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品牌加酶洗衣粉的产品使用说明中,明确提出“水温以30~50C为宜,切忌用70C以上的热水”.一同学为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提出如下实验思路,不合理的是(  )

A实验自变量为水的温度,设置温度为0℃、20℃、40℃、60℃、80℃、lOO℃

B实验因变量是污布的清洁程度,洗涤结束后应先用清水漂洗污布再晾干、比较

C实验无关变量有水量、衣物的质料与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与洗涤时间等

D实验预期结果是某温度下洗涤后污布最干净,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污渍残留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

A、题中已经明确提出“水温以30~50C为宜,切忌用70C以上的热水”,因此在设置温度时应该在30~50C之间,并温度跨度不能太大.故A错误.

B、实验因变量是考查洗涤效果,可以观察污布的清洁程度,但是要将污布上的洗衣粉和污渍漂洗后晾干后比较观察,以防污水影响.故B正确.

C、对照实验中要关注控制单一变量,但无关变量各组要一致.故C正确.

D、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洗涤效果最好,污布最干净;但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有所降低,效果有所降低,污布的污渍残留多一点.故D正确.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酶母细胞的固定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