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29. 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的变化图。请据图答相关问题:

(1)图中五种有机物质量可能含S元素的是_________。属于单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6-11月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__________________月的苹果提取液砖红色最深,说明该月还原糖含且最高。

(3)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_________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__________,抗冻性_________。

(4)苹果成熟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会逐渐增多,并由__________合成纤维素酶,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果肉日益松软。

正确答案

(1)酶        果糖、葡萄糖

(2)10

(3)淀粉         大          强

(4)乙烯         核糖体       细胞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其他植物激素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中美研究人员发现了PYL9蛋白(一种提高植物抗旱性的蛋白),利用转基因技术让水稻自身产生大量PYL9蛋白,可显著提高其抗旱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24.已知PYL9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培育转基因抗旱水稻可用_______方法来获得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

25.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可通过______技术培育成完整植株,这一过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目的基因若在水稻细胞中表达,遗传信息流向是_________;检测水稻细胞中是否存在PYL9蛋白,在分子水平上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7.经研究发现PYL9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脱落酸受体。干旱环境中水稻老叶内脱落酸的含量增加,能加速___________,将节省的水分和养料转移到幼叶和芽中,增强了幼叶和芽的存活率。PYL9蛋白的作用能体现细胞膜_____________的功能。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人工合成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解析

在已知PYL9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推测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因此培育转基因抗旱水稻可用人工合成方法来获得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包括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工具酶包括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目的基因获取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

易错点

易因记忆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

依据植物细胞工程,导入目的基因的重组细胞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完整植株,这一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工程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植物细胞工程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记忆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目的基因→mRNA→蛋白质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目的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表达,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遗传信息流向可以表示为目的基因→mRNA→蛋白质;检测水稻细胞中是否存在PYL9蛋白,在分子水平上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的方法结合题目作答。

易错点

易因记忆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老叶的衰老与脱落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解析

干旱环境中水稻老叶内脱落酸的含量增加,脱落酸与PYL9蛋白结合,能加速老叶的衰老与脱落,将节省的水分和养料转移到幼叶和芽中,增强了幼叶和芽的存活率.PYL9蛋白的作用能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蛋白质的功能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脱落酸的作用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题目所述理解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02对根生长的影响。

6.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     植物的生命活动。细胞内的__   可催化分解H2O2,以避免H20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

7.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本实验对照组是用_  ___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实验结果表明,外源H2O2处理的豌豆根均向水平方向发生了弯曲,且弯曲度      

8.研究发现,豌豆根的根冠细胞中存在感受重力作用的淀粉体(内含淀粉),使根向地生长。科研人员测定了外源H2O2处理后各组根细胞中的淀粉含量和α一淀粉酶活性,结果如图1。

由实验结果分析,外源H2O2作用下,豌豆根中  增加,促进了淀粉水解,使根____了对重力的感应。

9.为进一步研究根弯曲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将每个处理组的根切下后,迅速地将其弯曲部分纵向切开为弯曲内侧和外侧两部分,测定内侧和外侧赤霉素( GA3)含量,结果如图2。

由图2结果可知,在四种不同H2O2浓度下,弯曲根都是            ,且随着H2O2浓度的提高,CA3含量增加。据此可推测,GA3可能使        生长快,导致根出现弯曲生长。

10.结合图l和图2的结果推测,GA3总含量的提高会引起      ,从而导致根向水平方向弯曲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成立,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实验组的处理和需要检测是_    ___

a,使用H2O2溶液

b.使用外源GA3溶液

c.使用α-淀粉酶溶液

d.H2O2浓度

e.CA3浓度

f.α一淀粉酶活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调节    过氧化氢酶

解析

“信息分子”就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的;催化分解H2O2的酶是过氧化氢酶。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意分析作答。

易错点

不易出错。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等量蒸馏水    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是H202浓度,对照组则可用等量蒸馏水,分析实验结果表中的数据得出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弯曲度增大。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探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H202浓度,对照组则可用水替,分析实验结果表得出结论。

易错点

易因分析实验结果能力不够或表述不准确失分。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α-淀粉酶活性    减弱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随外源H2O2浓度增加作用下,豌豆根中α-淀粉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淀粉水解;题目中有说豌豆根的根冠细胞中存在感受重力作用的淀粉体,因此应是使根减弱了对重力的感应。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探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实验结果曲线作答。

易错点

易因分析实验结果曲线能力不够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外侧GA3含量显著高于内侧    外侧细胞

解析

分析柱状图可知,都是外侧GA3含量显著高于内侧,推测可能是GA3可能使外测细胞生长快,导致根出现弯曲生长。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探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实验结果柱状图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柱状图的分析不对而误答。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α-淀粉酶活性增加,水解淀粉体内的淀粉,使根丧失对重力的感应,并使外侧细胞生长比内侧快    b、f

解析

结合图l和图2两实验结果推测,可能因为GA3含量的提高引起α-淀粉酶活性增加,从而导致根向水平方向弯曲生长。要验证此结论,实验的自变量成控制GA3含量,因变量是测淀粉酶活性或测淀粉含量,参照第三问中的实验处理及检测指标。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探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目所述,明确实验目的,参照第三问中的实验处理及检测指标。

易错点

易因两实验结合分析难度高,分析不准新的实验目的。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丝瓜茎矮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种突变有两种可能,一是不能合成激素,二是不能合成激素的受体。为研究某种矮生丝瓜属于哪种突变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赤霉素对正常丝瓜茎的生长调节具有两重性

B正常茎丝瓜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强于生长素

C该突变丝瓜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D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正常茎丝瓜,茎的伸长量大于生长素处理的伸长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5.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合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

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丝瓜茎矮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种突变有两种可能,一是不能合成激素,二是不能合成激素的受体。为研究某种矮生丝瓜属于哪种突变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赤霉素对正常丝瓜茎的生长调节具有两重性

B正常茎丝瓜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强于生长素

C该突变丝瓜不能合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D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正常茎丝瓜,茎的伸长量大于生长素处理的伸长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发挥调节作用

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种子萌发

C 顶端优势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植物激素只有调节作用,不会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发挥作用,A错

考查方向

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题思路

排除法

易错点

混淆激素的作用

教师点评

混淆激素的作用

知识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拟南芥主根是研究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理想材料,生长素参与调节细胞的分裂、伸长和分化。为探讨外施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D三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对拟南芥主根细胞分裂和伸长的影响,开展了以下研究。

6.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向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         

7.取拟南芥的种子经过表面杀菌后,种在含有           的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8天后用直尺测量主根的长度,统计结果如下图。统计时每组样本数为30株,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由图分析可知,三种生长素对主根的生长         ,且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8.为进一步探明此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拟南芥主根影响的具体区域,用适宜浓度的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培养种子8天,对主根分生区和伸长区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IAA和NAA通过          对拟南芥主根起作用。2,4-D通过          对拟南芥主根起作用。

9.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研究人员将用三种激素培养的拟南芥幼苗根尖部分剪下,对分生区细胞数目进行观察统计。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2,4-D处理后的分生区细胞数目减少,推断由分生区向伸长区转化的细胞数目         ,最终影响到主根的生长。

10.研究发现,IAA和NAA能够与一种位于根细胞膜上的蛋白ABP1结合,而2,4-D能够与另一种蛋白Rx结合,进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说明ABP1和Rx作为         与相应的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开启不同信号通路,从而对细胞分裂或伸长产生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信息或信号(言之有理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     减小误差    均有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加强

解析

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

考查方向

生长素的两重性。

易错点

1、据图判断本实验有三种试剂,五种浓度,因此要注意“不同”二字。

2、关注生长素的两重性。

教师点评

本题只需要认真看懂图就可以比较容易得分。因此,考生要训练自身的读图识图能力。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抑制伸长区的生长       抑制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生长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了考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分析图示内容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减少

考查方向

植物分生区细胞的特点

易错点

对概念辨析不清,记忆不明。

教师点评

注意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精准记忆。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生长素受体(答到“受体”即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概

念图,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若X表示植物激素,则a~d可表示生长激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萘乙酸

B若X表示人体的内环境,则a~d可表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C若X表示人体的免疫细胞,则a~d可表示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

D若X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则a~d可表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加、移接、颠倒

正确答案

D

解析

若X表示植物激素,则a~d可表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萘乙酸,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A错误;若X表示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内液不是人体内环境,B错误;若X表示人体的免疫细胞,a~d不可表示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因为淋巴细胞的概念大,包含T细胞和B细胞,C错误;若X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则a~d可表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加、移接、颠倒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及稳态、免疫调节及染色体结构等知识点。

解题思路

依据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内环境及稳态、免疫调节及染色体结构等知识的相关概念之间关系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不区分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或淋巴细胞的概念或内环境的概念而误选。

教师点评

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关系的理解,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知识点,难度适中。

知识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其他植物激素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核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突触前膜的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后迅速被分解了,否则下一个神经元一直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对传来的刺激或兴奋无法作出反应。所以C错误。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正确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树突或胞体)

解析

本题通过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图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属于送分题。

(1)从图(a)中已有感受器且b有神经节,所以b为传入神经,a是神经中枢,c、d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从图(a)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图(a)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3)考察突触的基本结构,教材上有类似的图和原句突出结构中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后膜由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充当。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将动物的性腺摘除(阉割)后,动物无法分泌性激素,会反馈性地使动物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上升,A错;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B错;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属于条件反射,C错;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沿着整个反射弧传导、传递,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涉及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信号形式转变,其中有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D对。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其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皮肤   脊髓

(2)突触的结构

(3)能  不能  不能  该活动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第(1)小题中,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结合题意,本小题的答案为:皮肤,脊髓。

第(2)小题中,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

第(3)小题中,刺激A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生物体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不能称为反射;刺激B端,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不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

知识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下一知识点 : 生物技术实践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稳态与环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