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态与环境
- 共3043题
19.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 Na+和Cl-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A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兴奋
知识点
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29.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30.Na+可与 、 等无机盐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
31.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
正确答案
不会
解析
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细胞内液和外液构成等渗溶液。
易错点
分清细胞内液渗透压与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相当。
正确答案
HCO3- HPO42- 7.35-7.45
解析
Na+可与HCO3- 和HPO42-等无机盐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H2CO3/HCO3- 和H2PO4-/HPO42-是细胞内液与外液的缓冲溶液。
易错点
掌握酸碱平衡的缓冲对。
正确答案
内流 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解析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易错点
兴奋产生过程中注意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过程。
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26.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7.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_____。
28.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
29.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
30.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
正确答案
组织液
解析
1)任氏液中NaHCO3和NaH2PO4可以和对应物质构成缓冲液,维持酸碱平衡;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组织液相似。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NaHCO3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NaH2PO4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但两者均存在;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易错点
注意区分主要成分和成分。
正确答案
细胞失水
解析
任氏液中葡萄糖浓度提高到15%,会使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从而使代谢强度下降。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当细胞液浓度
易错点
注意细胞渗透压相当于5%的葡萄糖浓度。
正确答案
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
该标本脑和脊髓损毁,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被破坏,则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不会有反应,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有反应,能发挥作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神经中枢被破坏,但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整,可作出反应。
易错点
注意结构的完整性。
正确答案
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解析
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突触前膜兴奋再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易错点
忽略突触前膜先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正确答案
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解析
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表现为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阻断乙酰胆碱不能释放或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均会使突触后膜不能兴奋,导致肌肉松弛。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只要乙酰胆碱不起作用即可。
易错点
乙酰胆碱酶斂乙酰胆碱作用后分解,失去活性,持续兴奋。
18.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选项,作出判断
易错点
离子通道
知识点
如下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低 胞吐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2)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数量减少 抑制
(3)b、c、d
(4)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知识点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测量方法如左图所示,右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示意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 ,在这一电位状况时,Na+和K+ 在膜内外分布情况不同,其中膜外_________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2)a、b、c、d中电位差为0mV的是___________。此时Na+__________(填“内”或“外”)流,____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3)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并向前传导时,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反”或“相同”)。
(4)已知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肌细胞收缩,随后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作用的效应是 ______________ 。
(5)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
正确答案
(1)外正内负 Na+
(2)b 内 不消耗
(3)相反
(4)使肌肉瘫痪
(5)B
解析
略
知识点
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这与其特有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一)是神经元模式图。图(二)、(三)是神经元部分结构的亚显微图。请据图回答:
(1)胞体膜和突起膜是连续的细胞膜,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神经元各部分细胞膜的功能有所差异是由于________。
(2)胞体是神经元代谢的控制中心和主要场所,是因为有图(二)所示的________和②________等多种细胞器。
(3)轴突内没有细胞器①和③,因此图(三)结构代谢所需的________和突触小泡内的________是在胞体内合成后随胞质流动输送来的。
(4)突触小泡内的物质经轴突末端的细胞膜释放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细胞核;内质网
(3)酶(蛋白质);神经递质
(4)胞吐;具有一定流动性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能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结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若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则由此会(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图13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甲、乙、丙3种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图13甲的靶腺若为肾上腺皮质,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进而影响和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2)图14的D若为葡萄糖,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可通过④→⑤使血糖恢复正常。此时脂肪细胞内有关物质转化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 。
当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可直接通过图14的________(途径,填编号)使血糖恢复正常,也可通过图13的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能通过图13的丙方式调节平衡,其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头部受伤导致图13的乙方式调节失控,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 ________激素;感冒发热患者常在服药后大量出汗使尿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2)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甘油三酯
①→②→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肾上腺髓质
(4)抗利尿激素 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引起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大量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促进B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解析
略
知识点
28.Ⅰ中国沙棘能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有显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功能。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图T4-6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Ⅱ中,6:00~10:00之间净光合速率明显加快,这是因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不断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2)曲线Ⅰ中,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在8:00~12:00之间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
比较8:00和12:00两个时刻,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制造的有机物总量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14:00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0~14:00之间,Ⅰ、Ⅱ两条曲线都在下降,导致Ⅰ、Ⅱ两条曲线下降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14:00~16:00之间,雌、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情况是:雄株____________雌株(填“>”“<”或“=”)。
(5)由图中数据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中国沙棘____(填“雄株”或“雌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大,____________(填“雄株”或“雌株”)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存。
(6)在其他条件相同且较适宜的情况下,________(填“雄株”或“雌株”)更耐高温。
Ⅱ 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回答:
①图1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
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则图1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_(填向左、向右、不变)。
②图2中由于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区段。
正确答案
Ⅰ.(1)[H]和ATP
(2)一直减少 不一定 气孔关闭,影响了CO2原料的供应
(3)CO2 光照 (4) >
(5)雄株 雌株 (6)雄株
Ⅱ. ⑴ ①AB 向左 ② BC
解析
略
知识点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的功能。
(3) 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__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图中的细胞乙代表T淋巴细胞,则其分泌物是________。
(5)上图充分说明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
(1)2、0
(2)递质受体
(3)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4)淋巴因子
(5)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