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下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4n

B②含2个染色体组,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m

C①③每条染色体上相互分离的两个DNA上的基因均有可能出现差异,但①出现差异的概率明显大于③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2倍,即染色体数目为4m,DNA数目为4n,A错误;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染色体数目为2m,B正确;①③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能出现差异,但③的概率大于①,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在不发生变异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因此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与DNA含量变化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有丝分裂过程,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分子细胞,从而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先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分子细胞,形成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无同源染色体。

易错点

注意区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与变异间的关系。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

(2)PEG的作用是                                   。

(3)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4)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请回答: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

(5) 接种后需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      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FP是从水母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的一种基因,提取它时通常利用的酶是      。

(2)若将含GFP的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常用的方法是            。

(3)欲进一步将已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转基因猪,还需利用         技术,将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的卵母细胞中,从而形成重组细胞,再进一步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      技术转移到猪的子宫中,从而得到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         。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

(2)PEG的作用是                                   。

(3)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4)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请回答: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

(5) 接种后需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      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GFP是从水母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的一种基因,提取它时通常利用的酶是      。

(2)若将含GFP的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常用的方法是            。

(3)欲进一步将已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带有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转基因猪,还需利用         技术,将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猪的卵母细胞中,从而形成重组细胞,再进一步培养成早期胚胎,通过      技术转移到猪的子宫中,从而得到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4)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         。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       

(2) 显微注射技术

(3)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4)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5)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       

(2) 显微注射技术

(3)细胞核移植(或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4)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5)目的基因(或抗枯萎病基因)已表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 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2n

C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种类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已知花生的种子大粒对小粒为显性,由A与a控制;含油量少对含油量多为显性,由B与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个品种甲(AABB)和乙(aabb),需要培育出AAbb品种,培育过程如图2所示。在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甲、乙经过①②③步骤培育符合要求的品种的过程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F2的大粒油多个体中杂合子占1/3

C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甲、乙两种植株上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相同,种皮的基因型不同

D⑤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3.分析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为确定“某突变性状是由染色体变异,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最直接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下列甲~戊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分析可知:

①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图是______图。

②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1个甲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

(3)专家组调查发现,某山村一位男性只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男性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该病,他的三位姑姑中有一位患该病,该患病姑姑婚后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______遗传病(染色体类型和基因显隐性),该男性的基因型与其患病表妹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预计该男性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32.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以下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N后,F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__,红花窄叶植株占_________,红花窄叶中粗茎植株占_________。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则M×N,F1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如M×N,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请在上图2中绘出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正确答案

(1)12  ;   4 

(2)1/2  ;  1/2 ; 1/4 

(3)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4.有一种真果,成熟时果实分黄、红两种颜色,可用作“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探究材料。(说明:所提供的研究材料都是纯合子,核遗传只考虑常染色体遗传,相关的技术处理忽略)。

实验方案I:经过了对花朵的挑选、去雄、套袋等处理后,让黄皮果树与红皮果树相互授粉,观其成熟果实的颜色,发现黄皮果树上结的都是黄皮果,红皮果树上结的都是红皮果。根据正交、反交结果不一致,且后代性状总与母本保持一致,得出结论:该果实的颜色属于细胞质遗传。请回答:

(1)该结沦是否正确? (           )。

(2)果皮的颜色取决于(            );去雄、套袋处理目的是 (         )  。

(3)该植物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动力是 (                 )。

实验方案Ⅱ:用经过去雄、套袋植株完成如下图所示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F2  (             ) ,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F2                       ),则为细胞质遗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28.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         ),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         ) 。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 (      )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28.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株个体在做杂交亲本时无需         ,可极大简化杂交育种的操作程序。

(2)研究发现,雌花在发育初期为两性花,后来由于基因的调控导致雄蕊败育。从细胞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雄蕊败育的过程属于          。

(3)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全为雄株,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4)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        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            ,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1. 下面是对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       ;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

(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有        种;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

(3)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褐色为显性,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

正确答案

(1)YyDd    2/3

(2)3        2:9:3

(3)褐色雄性×黑色雌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2.豌豆是严格自花授粉二倍体植物,豆荚的两对相对性状:形状饱满(D)对不饱满(d)为显性,颜色绿色(T)对黄色(t)为显性。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盂德尔定律,请回答:

(1)D、d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__。

(2)欲培育该农作物多倍体新品种,可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处理二倍体幼苗或种子。

(3)若该农作物原有的品种是纯合体,现要用杂交育种方式培育饱满(DD)、绿色(TT)的新品种,该育种方式的原理为__________,选用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让DdTt自交,豆荚为绿色饱满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4)若基因型为DdTt植株的DT花粉致死,让此植株与ddtt的个体杂交,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若此植株自交,其后代绿色饱满:绿色不饱满:黄色饱满:黄色不饱满理论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等位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秋水仙素

(3)基因重组   ; DDtt和ddTT  ;  1/9   

(4)不同   ;     5:3:3: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生物的变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的基本规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