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共862题
32.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
①aayy×AAYY ②AAYy ×aayy ③AaYY×aaYy ④AAYy ×aaYy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棒状尾黄色和一只棒状尾白色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雄性3/8棒状黄色.1/8正常尾黄色.3/8棒状白色.1/8正常尾白色:雌性3/4棒状白色.1/4正常尾白色,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表明亲本的雌雄)。
(4)现有足够多的棒状尾直毛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棒状尾卷毛白色的雌性个体,
①请写出该纯合棒状尾卷毛白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 ( )。
②请简要写出选育纯合棒状尾卷毛白色的雌性个体的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正确答案
(1)①③
(2)Yy.Yy或yy.yy
(3)♂ AaYy ♀Aayy
(4)①AAbbYY或AAbbyy
②第一步:利用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相交,从F1中选择育出表现型为棒状尾.卷毛.白色的雌性个体(♀A-bbY; A-bbyy)和表现型为正常尾.卷毛.白色的雄性个体(♂aabbyy)。
第二步:利用从F1中选育出的多个雌雄个体相交,后代雄性个体表现型均为棒状尾.卷毛.白色(或黄色)的雌性母本则为所需类型(AAbbYY;AAbbyy)。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性状,下表是观察到的三对性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花腋生与纯种花顶生的豌豆植株杂交,产生了103棵花顶生植株和107棵花腋生植株,这两种表现型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 _________。
(2)选黄色子叶(YY)与绿色子叶(yy)豌豆,按照孟德尔方法做杂交试验到,种植
中的全部黄色子叶种子,让其进行自然繁殖,后代中黄色子叶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在细胞工程中,将基因型Aa植株的花粉粒和基因型Bb植株的花粉粒除去________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若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理论上推测可以得到 _________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4)已知花粉的形状是由产生花粉植物的基因型决定,不是花粉本身的基因型决定。将花顶生、黄子叶、圆形花粉的纯种豌豆与花腋生、绿子叶、长形花粉的纯种豌豆杂交,则这三对性状在代表现出3:1性状分离比是顺序是 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对下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已知二倍体番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双子房(B)对多子房(b)为显性,高蔓(C)对矮蔓(c)为显性。现有三个纯系品种:
Ⅰ(黄色、多子房、高蔓),
Ⅱ(黄色、双子房、矮蔓),
Ⅲ(红色、双子房、高蔓),为了快速获取红色、多子房、矮蔓纯系新品种。
(1)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Ⅰ×Ⅱ→获得植株Ⅳ,让Ⅳ自交,从子代中选取黄色、多子房、矮蔓植株Ⅴ。
第二步:( )
第三步:( )
(2)将上述植株的离体细胞与的离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①促进融合时常采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画出该融合细胞中控制红色与黄色这对性状的染色体组成图,并标明相关基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亨廷顿病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一种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患者通常在30〜50岁之间才会发病。下图是一个亨廷顿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II5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 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
(2) 从携带致病基因个体的发病时间上看,人体内的基因具有_____的特点。
(3) II3的基因型是_____。II4在婚后患病,于是他和妻子决定不生育孩子,因为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4) III1已到结婚年龄,为了规避把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风险,你给她的建议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以确诊自己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5) 目前,已有科学家致力于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该病,基因治疗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但一定是纯合体
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过程中,③可表示物质是( ▲ ),该物质的受体位于 ( ▲ )上。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该物质的受体位于( ▲ )细胞的细胞膜上,对该物质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 ▲ ) 。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 ( ▲ ),⑤可以代表的有( ▲ )。
A.血红蛋白 B.抗体 C.淋巴因子 D.性激素 E.呼吸酶
(4)胰岛素的分泌对应于图中的( ▲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中医认为桑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
②实验步骤:
a.取20只健康大鼠( ▲ ),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另外10只健康大鼠作为丙组,
b.( ▲ ) 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
c.对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对乙组和丙组的每只大鼠 ( ▲ ),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上述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用甲、乙、丙表示)。
④实验结论: ( ▲ ) 。
Ⅱ.(10分)小鼠具有易饲喂、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等特点,是进行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有多种毛色,其中黑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黄色由显性基因Y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B、Y基因都存在时,小鼠的毛色呈棕色,当B、Y基因都不存在时,小鼠的毛色呈白色。纯合的黑鼠和黄鼠杂交,F1毛色呈( ▲ ),F1与亲代中的黑色个体杂交,子代毛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若想利用上述亲代或子代小鼠获得白色小鼠,最佳方案为 ( ▲ )。
(2)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E-e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EE的小鼠最重,aaddee的小鼠最轻)。现有体重最重的小鼠和体重最轻的小鼠杂交,获得的F1雌雄个体相交,则理论上F2共有( ▲ )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 ( ▲ ) 。统计后发现,实际比例和理论比例相去甚远,可能的原因是 ( ▲ ) 。(答出一条即可)
(3)取肥胖和正常的小鼠各一只,为其注射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右图。由图可知,肥胖小鼠胰岛素降血糖的效率 ( ▲ ) ,这提示我们,肥胖可能会导致( ▲ )。
(4)小鼠有很多品系,正常情况下AKR品系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某研究小组偶然发现AKR品系中出现一只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不敏感的雄鼠,已知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导致,该雄鼠与多只正常AKR雌鼠杂交,若后代( ▲ ),则该变异为显性突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Ⅰ、现有纯种紫色种皮和纯种白色种皮菜豆品系,用于探究菜豆的种皮颜色是由核基因还是质基因控制。
(1)杂交时,应选用的亲本组合是( )、( )。收获种子时,观察到种皮颜色分别是( )、( )。
(2)将上述杂交实验收获的种子分别种下去,若无论正交和反交, F1代所结种子的种皮性状都只表现为紫色或白色一种,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为( )基因。若F1代所结种子的种皮性状( ),则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为质基因。
(3)假设菜豆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则开黄花的菜豆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若选择AABB和aabb两个纯系菜豆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纯合白花植株占( )。
Ⅱ、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羊水检查过程包括细胞培养、生化分析、基因分析、染色体分析等。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
(2)在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在生化分析时,可以用DNA分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
(3)乙图是患甲病(基因A、)和乙病(基因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 )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 ) 。
正确答案
Ⅰ、(1)♀紫×♂白, ♀白×♂紫;前者为紫色, 后者为白色
(2)核 ; 只与亲本组合中的母本相同
(3)AAbb或Aabb; 3/16;
Ⅱ、(1)血清
(2)有丝分裂中期 ; 结构、数目; DNA分子杂交
(3)伴X染色体隐性; 17/24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 I.图甲表示在适宜的CO2条件下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图乙表示玉米在一昼夜内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请回答:
(1)甲图中,B点光合作用速率主要限制因子是( ),据此原理提高冬季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 。
(2)甲图中,若A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 )(增加或减少)。
(3)乙图中,7点时玉米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玉米在( )时有机物的积累总量最多,在( )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4)当乙图中S1、S2、S3三者的关系为( )(数学表达式)时,该玉米才能正常生长。
(5)玉米在洪涝期间会发生烂根现象,原因是 ( ) 。
Ⅱ.图丙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已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 ) 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 ) 。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
(3)图已中细胞c1的名称是( ) 。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 ) 。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 ( ) (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若细胞e1和e2的基因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