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图7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AXY性染色体

BZW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

根据图示,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可发育成蜂王或者工蜂,故蜜蜂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数目,故D正确。

知识点

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长”了字和图案的苹果(如右图),得到了大量消费者

的青睐。这种苹果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其实,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普通红苹果;在苹果成

熟前、果皮未红时,先用遮光纸刻出你想要的字或图案固定在苹果上;

在苹果成熟的过程中,没有遮光的部分逐渐变红,被遮光的部分由于

没有阳光照射就不会变红,这样,苹果上就“长”出了字和图案。

7.苹果幼果的果皮呈绿色,因而能进行____  ,该生理过程的

总反应式概括为    

8.苹果果皮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图中的苹果上“长”出了字和画,该现象说明

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

苹果成熟过程中,          (激素)会逐渐增多,并由核糖体合成        ,作用于细胞壁,使其果肉曰益松软。在苹果储存过程中,若测得一段时间内苹果吸收02与释放C02的体积之比为1:3,则该时间段内苹果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光合作用(1分)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利用光能,判断幼果果皮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回忆所学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基础知识,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条件、反应式。

解题思路

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利用光能,判断幼果果皮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所学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易错点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细胞结构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图中的苹果上“长”出了字和画,是因为人为改变了环境中的光照条件,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即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生物性状的因素。

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易错点

易在语言组织上不科学。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性状的影响因素,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变异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乙烯(1分)   纤维素酶(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1:6

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果实成熟过程中促进其成熟的激素乙烯增多;再根据“作用于细胞壁”“核糖体合成”等信息,确定使果肉松软的物质是纤维素酶;最后根据题干中吸收氧气与释放CO2的比是1:3,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通过计算可知有氧呼吸吸收1单位O2,消耗1/6单位葡萄糖,产生1单位CO2;则无氧呼吸产生2单位CO2,消耗1单位葡萄糖,所以二者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6。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果实成熟时的激素调节、生理变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等。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分析,果实成熟过程中促进其成熟的激素乙烯增多;再根据“作用于细胞壁”“核糖体合成”等信息,确定使果肉松软的物质是纤维素酶;最后根据题干中吸收氧气与释放CO2的比,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计算消耗葡萄糖的比。

易错点

本题易在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时出现错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调节和相关生理变化的基础知识,考查了分析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的能力。难度较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A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

D用烟草花叶病毒证明BNA也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只有选项C中标记了亮氨酸的H,观察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考查方向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课本的运用

解题思路

排除法

易错点

知识记忆不牢,无法选出答案

教师点评

牢记课本知识,并多归纳和总结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用A与a、B与b表示)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  B  )、粉花(A  bb)和白花(aaB  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根据上表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 是隐性性状。

11.乙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 × (2分)。

12.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若让“甲组”产生的F1中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若设法让“甲组”产生的F1中的杂合粉花植株与杂合白花植株相互授粉,理论上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13.若“乙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 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窄叶

解析

根据乙组宽叶亲本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产生了窄叶,可知窄叶为隐性.而丙组只有在后代数目很多的情况下才可确定。

考查方向

考查显隐性的判定。

解题思路

通常根据据相对性状亲本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出现为显性性状,或具相同表现型的个体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新出现的为隐性性状。

易错点

分不清显隐性的判定。

教师点评

掌握显隐性判定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ABbCc和aaBbCc

解析

由于紫花与白花交配没有白花,说明无aa的出现而有bb出现,且紫花:白花=3:1,说明紫花为AABb,白花aaBb,宽叶与宽叶杂交有窄叶出现,说明是杂合子自交,即基因型为Cc。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

考查方向

考查有关基因型的推导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由于紫花与白花交配没有白花,说明无aa的出现而有bb出现,且紫花:白花=3:1,说明紫花为AABb,白花aaBb,宽叶与宽叶杂交有窄叶出现,说明是杂合子自交,即基因型为Cc。

易错点

混淆紫花与白花交配产生子代基因型的判断。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变式的判断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9 紫花︰粉花︰白花=1︰1︰2

解析

通过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可知亲本紫花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后代基因型为9种,子代中杂合粉花的基因型为Aabb,杂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产生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1:1:2。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变式的计算。

解题思路

通过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可知亲本紫花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后代基因型为9种,子代中杂合粉花的基因型为Aabb,杂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产生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粉花:白花=1:1:2。

易错点

分不清各种表现型对应相关的基因型。

教师点评

掌握9:3:3:1变式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 3/16

解析

亲本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Cc,紫花自交后代表现型为紫花(AABb):粉花(AAbb)=3:1,宽叶自交后代,宽叶(C_):窄叶(cc)=3:1,所以子代表现型种类为4种。粉花宽叶表现型种类为3/16。

考查方向

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相关计算。

解题思路

把控制花色和叶宽的基因分开计算再相乘。

易错点

分不清花色遗传的相关推导和计算。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研究者根据果蝇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B设计出sgRNA,导入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敲除”部分胚胎细胞中的红眼基因B,得到镶嵌体果蝇(即复眼中部分小眼呈红色,部分小眼呈白色),如下表。

11.从实验结果分析,sgRNA的导入____了果蝇胚胎的存活率,若要从相同数量的早期胚胎中获得数量最多的镶嵌体果蝇,应选用的sgRNA浓度为____ng/mL。

12.如图所示,敲除基因时,sgRNA与红眼基因B的部分序列互补配对,细胞内的Cas9酶在配对区域定点剪切,引起红眼基因B发生碱基对____,导致基因突变。该过程中,sgRNA和Cas9酶共同剪切DNA的作用类似于____酶的作用,敲除后需要___    _酶对DNA上的切口进行修复。

13.若研究者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镶嵌体雄果蝇的基因组成,应将镶嵌体雄果蝇与表现型为____的果蝇进行杂交,预期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____。

14.这种定点敲除基因的方法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思路。HIV通过识别膜蛋白C侵入宿主细胞,研究者可以根据____的核苷酸序列设计sgRNA,导入骨髓____细胞中,有效阻止HⅣ侵染新分化生成的T淋巴细胞。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降低 500

解析

从实验结果来看,随着sgRNA浓度的增加,胚胎存活率下降。若要从相同数量的早期胚胎中获得数量最多的镶嵌体果蝇,应该选用sgRNA浓度为500ng/ml的实验组。这样在保证较高存活率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镶嵌体果蝇。

考查方向

读表、识表能力

教师点评

本题不难,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细心分析应该可以得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缺失 限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 DNA连接

解析

从图中看出敲除基因时,sgRNA与红眼基因B的部分序列相互配对,细胞内的Cas9酶在配对区域定点剪切,引起基因突变。DNA的剪切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而连接则需要DNA连接酶。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步骤和主要方法。

解题思路

按照基因工程过程推理即可。

易错点

1、DNA连接酶不能只写连接酶,更要与DNA聚合酶相区别。

2、宁愿只写“限制酶”也不要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错。

教师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难度不在知识点,而是如何有效地将题目中的名词和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相互链接和转化。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白眼雌性 红眼雌性、白眼雌性、白眼雄性

解析

由题干可知,镶嵌体果蝇中部分胚胎细胞中的红眼基因B被敲除,其基因组成为XBY和XbY,将镶嵌体雄果蝇与表现性为白眼的雌性果蝇XbX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应该为红眼雌性、白眼雌性和白眼雄性。

考查方向

伴性遗传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使用。

解题思路

由题干可知,镶嵌体果蝇中部分胚胎细胞中的红眼基因B被敲除,其基因组成为XBY和XbY,将镶嵌体雄果蝇与表现性为白眼的雌性果蝇XbXb 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应该为红眼雌性、白眼雌性和白眼雄性。

易错点

注意伴性遗传的性别组成和基因显隐性。

教师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仍属学生应该掌握的范围之内。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膜蛋白C基因 造血干(或“淋巴干”)

考查方向

本题涉及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

解题思路

通过题干获得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并且明白定向的阻止其感染新细胞的方法。

易错点

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教师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但是注意考查方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条。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XrXr       和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 (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                                                              。

结果预测:

Ⅰ. 若              ,则是环境改变;

Ⅱ. 若              ,则是基因突变;

Ⅲ. 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正确答案

(1)2   8  

(2)XrY   Y(注:两空顺序可颠倒)  XRXr、XRXrY   

(3)3:1  1/18

(4)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Ⅰ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Ⅱ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Ⅲ无子代产生

解析

本题运用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综合考查了判断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1)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通过分析性染色体异常果蝇染色体图谱可知果蝇染色体组成为:2n=8,为XY性别决定。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未变,则染色体组数也为变化,果蝇为二倍体,则此时有2个染色体组;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是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数目相同为8条。

(2)考查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产生的配子种类。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此果蝇(XrXrY)同源染色体三条,正常情况下,只能一条移向一极,另外两条移向另一极,因此其组合可形成的配子为:Xr、XrY 、XrXr、Y;与红眼雄果蝇 XRY(其配子种类为XR、Y)杂交,子代基因型为XRXr、XRXrY(雌性) 、XRXrXr(死亡)、XRY、XrY、XrYY 、XrXrY、YY并由图形信息分析知其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RXrY。

(3)考查用遗传图解求概率的能力。由题意知:F1:AaXRXr×AaXrY,则F2中灰身红眼A_XR_ 的概率为:3/4×1/2黑身白眼果蝇aaXrY(或aaXrXr)的概率为:1/4×1/2,其比例为3:1;

F2灰身红眼雌果蝇A_XRXr和灰身白眼雄果蝇A_XrY,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aaXrY(或aaXrXr)的概率2/3×2/3×1/4×1/2=1/18(可先求aa的概率:2/3×2/3×1/4=1/9)

(4)题通过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为问题情境考查设计实验,问题探究的能力,考查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是对实验与探究能力。遗传杂交探究实验,最好先预测各种可能的实验结论,并用基因型表示,然后选亲本杂交,分析下一代表现型是否各有异同(因变量)进行区分。因此由题意可知设计实验区别基因型为XRY、XrY、XrO(雄性不育,由信息分析可知)的个体,自然想到动物运用测交(XrXr)的方式。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7 分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

(3)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②双胞胎中男孩(IV-I)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慨率是      。

正确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显性遗传

(3)

①1/1296

 ②1/36  0

解析

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

(1)甲病具有“无中生有”特点,且女患者的父亲不患病,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乙病具有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不患病的特点,因此不可能伴X显性遗传病

(3)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则II8有病,I3 、I4基因型均为Aa,则II5基因型概率为2/3Aa和1/3AA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故其基因型为AA,因此III2基因为AA的概率为2/3.*1/2=1/3,为Aa概率为2/3,同理III1基因概率2/3Aa或1/3 AA,因此其子代患病概率为1/3*1/3*1/4=1/36,正常概率为1/36,因此双胞胎同时患病的概率为1/36*1/36=1/296②因乙病具有代代相传且患者全为男性,因此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Y传,因III2患病,则双胞胎男孩患病,故IV-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病的概率为1/36*1=1/36。子代女孩不一定会患乙病,故IV2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0

知识点

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29.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及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_______。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_______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_______组。

正确答案

(1)X基因、Y基因 (2分)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2)A(2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

B(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正确答案

D

解析

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性别及比例是: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W(卵细胞)、W(极体)、 Z(极体)、Z(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WW(不能存活):ZW(雌性)=0:2。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得雌:雄=(2+2):(1+0)=4:1。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伴性遗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9 分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________。如果用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_______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答案: (1)3 ∶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解析

(1)根据图1(♀)VgvgXClBX×(♂)VgvgXY分析,翅形遗传为Vgvg×Vgvg→F1:VgVg∶Vgvg∶vgvg=1∶2∶1,故长翅(Vg)∶残翅(vgvg)=3∶1;

眼形遗传为XClBX×XY→F1:XClBX ∶XX∶XClBY∶XY=1∶1∶1∶1,其中XClBY胚胎致死,故棒眼(XClBX)∶正常眼(XX+ XY)=1∶2。

由F1:(♀)正常眼长翅×(♂)正常眼残翅求算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即:Vg_XX×vgvg XY。由亲代可知F1中 2/3Vgvg×vgvg →残翅vgvg的概率是2/3×1/2=1/3;XX×XY→正常眼(XX+ XY)的概率是1,所以后代中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3。再由F1:(♀)棒眼长翅×(♂)正常眼长翅 → 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即:Vg_ XClBX×Vg_ XY,由亲代可知F1中: 2/3Vgvg×2/3Vgvg→残翅vgvg的概率是2/3×2/3×1/4=1/9;XClBX×X Y→XClBX ∶XX∶XClBY∶XY=1∶1∶1∶1,其中XClBY胚胎致死,棒眼(XClBX)概率为1/3;所以后代中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9×1/3=1/27。

(2)根据图2亲代(♀)XClBX×(♂)X? Y→F1:XClBX∶XX∶XClBY∶XY,所以鉴定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隐性突变,用正常眼雄果蝇(XY)与F1棒眼雌性果蝇(XClBX)进行杂交。因为F1棒眼雌性果蝇(XClBX)的X来源于亲代雄果蝇,所以其子代雄果蝇中XY中的X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ClB基因存在时X染色体间不会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若用正常眼雄果蝇(XY)与F1正常眼雌性果蝇(XX)杂交,由于X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而不能准确推算突变情况。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下一知识点 : 生物的变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的基本规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