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4414题
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如表是两组杂交实验:
(1)仅根据______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又可判断______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只考虑体色的遗传,则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3)若甲组的两亲本体色均为黑色,则两亲本关于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______.
(4)此种昆虫喜欢捕食的某种植物有宽叶(显性B)和狭叶(隐性b)两种叶型,B、b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若亲本基因型为XBY、XBXb时,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乙
眼色(B、b)
aaXBY AaXBXb
XbY XBXb
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宽叶雌:宽叶雄:窄叶雄=2:1:1)
解析
解:(1)从杂交组合甲中后代雌性全部为黑身红眼,雄性有四种不同的性状,可知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而组合乙中后代雌性全为黑身红眼,雄性有两种表现型,可以判断出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子代中体色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可知灰身为显性性状,黑身为隐性性状.
(2)根据乙组后代中体色比为3:1,可知亲本都是Aa,后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可知亲本为XBY和XbXb,故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BY(灰身红眼)和AaXbXb(黑身白眼).若只考虑体色,子代中黑身个体有aaXY()、AAXX(
)、AaXX(
)、aaXX(
),其中纯合子为aaXY(
)、AAXX(
)、aaXX(
)共占
,则杂合子占
.
(3)甲组中后代体色比为灰色:黑色=1:1,可知亲本分别为Aa和aa,根据雌性全为红眼,雄性有两种眼色,且比例为1:1,可推断出亲本为XBY和XBXb,又如果Aa为雄性则为灰色体色,可知Aa必定为雌性个体,所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
(4)①已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XbY×XBXb.
②若亲本基因型为XBY、XBXb时,则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XBXb(宽叶雌):XBXB(宽叶雌):XBY(宽叶雄):XbY (窄叶雄)=1:1:1:1,即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宽叶雌:宽叶雄:窄叶雄=2:1:1).
故答案为:
(1)乙 眼色(B、b)
(2)
(3)aaXBY AaXBXb
(4)①XbY XBXb
②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宽叶雌:宽叶雄:窄叶雄=2:1:1)
人类性别取决于XY性染色体的组合,而有些昆虫则是以其它形式的性染色体组合来决定性别.以家蚕为例,凡具有ZW染色体的个体会发育为雌性,而有ZZ染色体的个体则会发育为雄性.某蛾类仅具有一对常染色体(Cl和C2),并以与家蚕相同的ZW方式决定其性别.
(1)如图为某蛾类的原始生殖细胞,该细胞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合为______.
(2)某基因位于该蛾类的W染色体上,其突变表型为显性,此种个体会产生具生殖能力且能发出荧光的子代.现将能发出荧光的雌蛾与不能发出荧光的雄蛾交配,其子代能发出荧光的蛾类百分率为______,其中性别比为______.
(3)在某些雄蛾中发现一种遗传性白化症.研究者把5只有关的雄蛾进行检测,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将这3只雄蛾与多只正常雌蛾(无亲缘关系)交配,得到220个幼蛾,其中55只白化幼蛾均为雌性,该白化性状属于______;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表现型正常的幼蛾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控制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4)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家蚕中e和f是两个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即ZeZe、ZfZf、ZeW,ZfW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为了只得到雄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Z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______的雄蚕,将该雄蚕与不带有致死基因的雌蚕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5)家蚕有一种三体,其6号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多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正常联会,然后分离,而另l条染色体不能配对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B与白色基因b在第6号染色体上.现以正常二倍体白色茧(bb)家蚕为父本.三体黄色茧家蚕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的三体黄色茧家蚕与正常二倍体白色茧家蚕杂交得到F2,用遗传图解表示从F1到F2的杂交过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可知该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C1C2ZW,由于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合为ZC1和WC2或WC1和ZC2.
(2)假设能发出荧光的基因为B,根据题意可知,能发出荧光的雌蛾的基因型为ZWB,不能发出荧光的雄蛾的基因型为ZZ,它们杂交所得到的子代的情况为ZZ(不发荧光雄蛾):ZWB(能发出荧光的雌蛾)=1:1,所以后代中能发出荧光的蛾类的百分率为,其中性别比为雌:雄=1:0.
(3)正常雄蛾和正常雌蛾杂交,后代出现白花蛾,且白花蛾均为雌蛾,说明该白花性状属于隐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表现型正常的幼蛾中,雌蛾的基因型为ZAW,雄蛾的基因型为ZAZA和ZAZa.(4)为了只得到雄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Z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ZeFZEf的雄蚕,将该雄蚕与不带有致死基因的雌蚕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5)现以正常二倍体白色茧(bb)家蚕为父本,三体黄色茧家蚕为母本(BBB)进行杂交得到F1,则F1的三体黄色茧家蚕的基因型为BBb,该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BB:Bb:B:b=1:2:2:1,再让F1的三体黄色茧家蚕与正常二倍体白色茧家蚕(bb)杂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BBb(三体黄色茧家蚕):Bbb(三体黄色茧家蚕):Bb(二体黄色茧家蚕):bb(二体白色茧家蚕)=1:2:2:1,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ZC1和WC2或WC1和ZC2
(2) 雌:雄=1:0
(3)隐性 ZAZA和ZAZa ZAW
(4)两个Z染色体上分别带有致死基因e和f的雄蚕(ZeFZEf)
(5)遗传图解如下
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见的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象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如表是人类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1)分析表可知:人群中女性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男性的表现型有______种.
(2)请完善下面的遗传图解:
______
(3)从以上遗传图解可知:一个女性正常纯合子(XBXB)与一个男性色盲(XbY)患者婚配,其子代______(会、不会 )患色盲,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来自其______(母亲、父亲);色觉正常与色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表可知:人群中女性的基因型有3种:XBXB、XBXb、XbXb,男性的表现型有正常和色盲两种.
(2)据图示可知,亲代的基因型女性为XBXB,可产生1种配子XB,男性为XbY,可产生和两种配子Xb和Y,故后代基因型有两种XBXb和XBY,比例为1:1.
(3)从以上遗传图解可知:一个女性正常纯合子(XBXB)与一个男性色盲(XbY)患者婚配,其子代不会患色盲,女性携带者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亲;色觉正常与色盲这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它们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故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3 2
(2)XB Y 1:1
(3)不会 父亲 分离
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
C、卵细胞不可能含有Y,C错误;
D、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D正确.
故选:D.
哺乳动物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雌雄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但不是雌雄比例接近1:1的根本原因,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
D、雌性个体只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一种雌配子,D错误.
故选:C.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条件下,请分析回答:
(1)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若后代:
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可推断该基因位于片段______;
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可推断该基因位于片段______.
(2)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A、a仅位于X染色体土.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B、b,当b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作为亲本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统计F2代雌雄比例.
①若已知亲本为BbXAXa和BbXaY,则F2代雌雄比例为______.
②若已知亲本为XABXab和XabY,则F2代雌雄比例为______.若考虑交叉互换,对F2代雌雄比例______(有或无)影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若子代雌性为显性,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Y或XbYb,Y染色体上可以含有b基因也可以不含有,所以该对基因可以位于同源区Ⅰ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区Ⅱ-1上.
②若子代雌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显性的XbYB,Y染色体上必须有B基因雄性才为显性,所以该对基因位于同源区Ⅰ上.
(2)①若已知亲本为BbXAXa和BbXaY,则F1代基因型为×
=
B_XAXa、
B_XaXa、
B_XaY、
B_XAY、
×
=
bbXAXa(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
bbXaXa(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
bbXaY、
bbXAY,所以可育的雌雄比例为6:8=3:4.雌果蝇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
,b的概率为
,雄配子B的概率为
,b的概率为
,则BB的概率为
,Bb的概率为
,bb的概率为
,所以F2代雌雄比例为(1-
):(1+
)=5:7.
②若已知亲本为XABXab和XabY,子一代XabXab(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XABXab、XabY、XABY,则F2代=
XabXab(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
×2=
XABXab、
XABXXAB、
=
XabY、
XABY,所以雌雄比例为3:5.若考虑交叉互换,对F2代雌雄比例无影响.
故答案为:
(1)①Ⅱ-1 或Ⅰ
②Ⅰ
(2)①5:7 ②3:5 无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1)依题意可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长翅和小翅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能否直接判断出红眼和棕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______(填“能”或“不能“)
(3)如果长翅基因(用A,a表示)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用B,b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控制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 基因的作用组合定律.
(2)分析长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长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长翅:小翅=3:1,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小翅是隐性性状.分析红眼和棕眼:红眼雌果蝇×棕眼雄果蝇→红眼:棕眼=1:1,无法判断颜色的显隐性.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表示),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表示),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子代中长翅:小趐=3:1,红眼:棕眼=1:1,故亲本雌性长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AaXbXb,亲本雄性长翅棕眼果蝇的基因型AaXBY;子一代雌果蝇全部为棕眼,红眼的比例为0,所以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全部是雄果蝇.
故答案为:
(1)基因的作用组合定律
(2)长翅 子一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不能
(3)AaXbXb AaXBY 0 100%
如图甲表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②过程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
B、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的全部染色体和基因,因此“?”处染色体为X染色体,已经显性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的D基因,则“?”处的基因应为d,B正确;
C、根据丙细胞中的基因可知,卵细胞肯定含有A基因,再结合甲细胞中的相关基因(BbXDXd)可知,丙细胞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BXD、ABXd、AbXD、AbXd,C错误;
D、根据甲细胞可知,该生物不含A基因,而丙细胞中出现基因A和a,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C.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干中“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可知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由于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
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B正确;
C、根据解析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C正确;
D、根据C选项,反交实验中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蝇暗红眼(XAY)和朱红眼(XaY)的比例为1:1,D错误.
故选:D.
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W染色体丢失后为雄性一半,所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错误;
B、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但此时不发生减数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ZW的联会配对,B错误;
C、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C正确;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精母细胞比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少1条或相等,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