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4414题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将3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正常的雌性火鸡交配,后代出现了白化,说明白化是隐性性状,A错误;
B、根据题意,3只带有白化基因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交配,后代雄火鸡都是正常的,说明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是隐性性状,且白化都是雌火鸡,说明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错误;
C、根据以上判断可知亲本火鸡的基因型是ZAZa、ZAW,在它们表现型正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ZAZA、ZAZa,雌性的基因型是 ZAW,C错误;
D、根据以上判断可知亲本火鸡的基因型是ZAZa、ZAW,在它们表现型正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ZAZA、ZAZa,雌性的基因型是 ZAW;而ZaW表现为白化,D正确.
故选:D.
现有纯合的野生型小鼠若干,经X射线处理后,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经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某科研小组让该突变型小鼠与多只野生型雌性小鼠杂交,观察并分别统计子代雌雄小鼠中突变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让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A正确;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B正确;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雌雄性都有突变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C错误;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也全为野生型小鼠,D正确.
故选:C.
小家鼠的X染色体上某基因显性突变导致尾巴弯曲,若正常尾巴的雌性小家鼠与弯曲尾巴的雄性小家鼠交配,其后代中尾巴弯曲的雌性小家鼠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XaXa(正常尾巴的雌性小家鼠)×XAY(弯曲尾巴的雄性小家鼠)→XAXa(尾巴弯曲的雌性小家鼠):XaY(尾巴正常的雄性小家鼠)=1:1,.因此,后代中尾巴弯曲的雌性小家鼠占50%.
故选:B.
回答下面与家蚕有关的遗传学问题:
(1)家蚕的性别决定与XY型相反,属于ZW型.现有3组家蚕,每组中均有肤色正常蚕和皮肤油性蚕(相关基因分别为A、a且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雌雄各一半.请根据各组家蚕交配后的子代情况在表中填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2)家蚕的黑色卵(B)对白色卵(b)为显性,绿茧(D)对黄茧(d)为显性.因为雄蚕比雌蚕体质强、出丝率高,所以尽早鉴别出蚕的雌雄在蚕种生产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科学家运用染色体工程学方法将第10号染色体上的黑卵基因转移(易位)到了W染色体上,这样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后代中______色的卵杀死,留下______色的卵.蚕卵的这种颜色变异在遗传学上称______变异.现有纯合黑卵绿茧和白卵黄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蛾若干,你如何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只要求写出各代的基因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控制家蚕肤色的相关基因分别为A、a且只位于Z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已知现有3组家蚕,每组中均有肤色正常蚕和皮肤油性蚕,即双亲的表现型是不同的.分析表格A组后代全部是正常蚕,说明正常蚕是显性性状,且父本是显性纯合子,则双亲的基因型是ZaW×ZAZA;B组实验后代雌性全部是油蚕,雄性全部是正常蚕,说明母本是显性性状(正常蚕),父本是隐性性状(油蚕),即亲本的基因型是ZAW×ZaZa;C组实验的后代雌性都有两种性状,说明父本是携带者,母本是隐性个体,即亲本的基因型是ZaW×ZAZa.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科学家运用染色体工程学方法将第10号染色体上的黑卵基因转移(易位)到了W染色体上,属于生物变异中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这样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后代中黑色的卵杀死,留下白色的卵.
现有纯合黑卵绿茧和白卵黄茧未交配过的雌雄蚕蛾若干,可以用测交的方式确定自由组合定律,让F1与白卵黄茧进行测交,如果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则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故答案是:
(1)A组:ZaW×ZAZA B组:ZAW×ZaZa C组:ZaW×ZAZa
(2)黑 白 染色体结构
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 上,是______性基因.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Ⅲ7 ______.Ⅲ8______.Ⅲ10______.
(3)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3、4正常,子代患甲病,说明为隐性遗传,另8病,其父未病,可排除为伴X隐性遗传,则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题中说另一病为伴性遗传,则乙病为伴X遗传,5、6正常,10患乙病,说明乙为隐性遗传,则乙为伴X隐性遗传.
(2)单独考虑甲病,7号基因型为AA或Aa,8号基因型为aa,10号基因型为AA或Aa;单独考虑乙病,7号基因型为XBY,8号基因型为XBXb或XBXB 10号基因型为XbY.所以7、8、10号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或AaXBY、aaXBXb 或aaXBXB、AaXbY或AAXbY.
(3)已知Ⅲ8与Ⅲ10的基因型是aaXBXb 或aaXBXB、AaXbY或AAXbY,只考虑甲病遗传,Ⅲ8与Ⅲ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
=
,正常概率为
,只考虑乙病遗传,Ⅲ8与Ⅲ10结婚子女中患病概率为
,正常概率为
,只患一种病的几率计算式为:
×
+
×
=
,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的计算式是
×
=
.
故答案为:
(1)常 隐 X 隐
(2)AAXBY或AaXBY aaXBXb 或aaXBXB AAXbY或AaXbY
(3)
分析有关遗传方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__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
(3)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若某婴儿已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你认为有效的食疗措施是______.
(4)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②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______(填“父亲”或“母亲”),理由是______.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模板链某片段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进而导致苯丙酮尿症,可见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GTC转录形成的密码子CAG编码谷氨酰胺.
(3)对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婴儿,最简便易行的治疗措施是在满足机体对苯丙氨酸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苯丙氨酸供给(控制患者饮食中苯丙氨酸的含量).
(4)根据图谱Ⅱ1和Ⅱ2有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则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Ⅱ3和Ⅱ4有一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的儿子,而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说明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①Ⅱ3表现型正常,则基因型为B_XDX-,Ⅱ4患苯丙酮尿症,则基因型为bbXDY,而女儿患苯丙酮尿症,儿子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BbXDXd,采用逐对分析法:Bb×bb→Bb、bb,XDXd×XdY→1XDXd、1XDXd、XDY、XdY,Ⅲ4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为BbXDXd或BbXDXD;Ⅱ1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B_XDX-,女儿一个患苯丙酮尿症,一个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则基因型为BbXDXd,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②若Ⅲ5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性染色体为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原因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Ⅲ5(XdXdY)有病,而其父(XDY)正常,Ⅲ5的两条含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都来自母亲.
③若Ⅲ1的基因型为BBXdXd或者
BbXdXd,与一正常男人婚配,即XdXd×XDY→XDXd、XdY,则他们所生的男孩患病,女孩正常;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则Bb×Bb→1BB、2Bb、1bb,患苯丙酮尿症概率为=
×
=
.
故答案为:
(1)替换(或改变)
(2)CAG
(3)在满足对苯丙氨酸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苯丙氨酸供给(控制食用含苯丙氨酸较多的食物)
(4)①BbXDXd或BbXDXD 100%
②母亲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Ⅲ5(XdXdY)的父亲(XDY)正常,其两条含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只能都来自母亲
③女孩
如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若常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性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Ⅰ-3或Ⅰ-4,A错误;
B、由于Ⅲ-12的乙病基因组成为XbXb,所以通过羊水检查制作装片观察染色体无法确定胎儿是否患乙病,C错误;
C、Ⅲ-11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子结婚,后代女孩中两病兼患的概率是×
×
=
,C错误;
D、Ⅱ-5与Ⅱ-6都是Aa,其中Ⅱ-5能产生两种配子,即A、
a,Ⅱ-6有
的a精子不育,因此其能产生可育配子为
A、
=
a,即A占
、a占
,所以Ⅱ-5与Ⅱ-6的后代中患甲病女孩的概率为
×
×
=
,D正确.
故选:D.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Ⅱ、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白眼是隐性性状,与杂种子一代杂交,后代是1:1:1:1,所以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BXb,A正确;
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不能说明其不属于核遗传,也可能是伴性遗传,B错误;
C、由于实验Ⅲ的结果中红眼♀:白眼♂=1:1,从而表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C正确;
D、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B.
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在基因型为AaXBY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发现有基因组成为AaXBXB、AaXB、aXBXB的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的一切性状都受基因的控制,如细胞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A正确;
B、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的末期都发生了细胞膜向内凹陷,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已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则AaXB精子的产生说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与a没有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错误;
D、已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则aXBXB精子的形成说明为姐妹染色单体上的B基因没有分开而进入了同一个精子,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正确.
故选:C.
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则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