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4414题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A错误;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
C、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所以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会与性别相关连,表现为伴性遗传,C正确;
D、正常情况下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D错误.
故选:C.
科学家发现睾丸决定基因是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人睾丸决定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当含该基因的一段Y染色体易位到其他染色体上,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组型为XX的男性(每20000名男子中有一个).如图为某家系患甲种遗传病(用B或b表示)的遗传图谱,3和8不携带致病基因,图中6号为性染色体组型为XX的男性.请分析回答:
(1)甲种遗传病遗传方式是______.7号个体和8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甲遗传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
(2)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请解释6号个体不患甲遗传病的原因:6号个体从其______处获得的正常基因.
(3)若该基因编码的mRNA中有一小段序列为AUGGCAUACACA,其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种类依序为甲硫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若转录该mRNA的DNA的序列发生点突变,导致此一小段mRNA的第四个核苷酸由G变为A.则此突变后的mRNA序列所转译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_.
(4)在上一题所述的突变发生后,取出这一小段DNA,通过高温使其解链,与未突变的序列相比,其解链温度将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个体都不患该遗传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9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3和8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因此他们所生女儿均正常.
(2)该病属于隐性遗传,虽然6个体由1号个体继承了X连锁的隐性患病基因,但6号个体却由2号个体得到携带着正常显性基因的X染色体,所以6号个体不患该遗传病.
(3)若该基因编码的mRNA中有一小段序列为AUGGCAUACACA,其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种类依序为甲硫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若转录该mRNA的DNA的序列发生点突变,导致此一小段mRNA的第四个核苷酸由G变为A.则此突变后的mRNA序列为AUGACAUACACA,由于GCA决定的氨基酸是丙氨酸,而ACA决定的氨基酸是苏氨酸,所以其所转译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苏氨酸.
(4)在上一题所述的突变发生后,取出这一小段DNA,通过高温使其解链,与未突变的序列相比,由于G与C间有3个氢键,而A与T间只有两个氢键,所以其解链温度将降低.
故答案为:
(1)伴X隐性 0
(2)父亲
(3)甲硫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苏氨酸
(4)降低
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图1表示大麻(2N=20)叶肉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少量的1可以迅速合成大量产物(SSU),原因是______.
(2)LHCP是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推测LHCP将参与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图1中4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它的基因表达产物是LUS.下面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B.光合作用过程并非全部由细胞核基因控制
C.起催化作用的物质3是RNA聚合酶 D.该图解中包含了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4)图2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片段Ⅰ为同源区段,有等位基因.Ⅱ1、Ⅱ2为非同源区段.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回答问题.
①若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推测D、d基因可能位于______片段.
②若X染色体上有与致病基因相关的等位基因,请在图3中写出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的杂交过程遗传图解.
______
(5)为获得优质的纤维,可在定苗时选择留雄苗拔雌苗的方法,还可将雄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6)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粗茎大麻(突变型),这种变异还可遗传.为了初步判断该突变的类型,可以设计如下简单实验:取粗茎大麻根尖制成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生区______.若观察到______现象,属于染色体变异;若与普通大麻染色体无区别,则有可能发生了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所以图1中少量的1可以迅速合成大量产物.
(2)由于Cab基因表达的产物LHCP进入了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以可推测LHCP将参与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3)图1中4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它的基因表达产物是LUS,说明在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但没有说明发生DNA复制,所以该图解中没有包含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
(4)由题意可知是让雌性不抗病(隐性)和雄性抗病(显性)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Ⅰ或Ⅱ1片段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dXd×XDYd或XdXd×XDY.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Ⅰ片段上,双亲的基因型为:XdXd×XdYD.遗传图解如下:
(5)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雄株的染色体组成为18+XY,其配子为9+X或9+Y.将雄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18+XX或18+YY.
(6)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而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大麻野生型种群中,发现几株粗茎大麻(突变型),该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要判断该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可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增倍,则属于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为基因突变.
故答案为:
(1)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合成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3)D
(4)①Ⅰ或Ⅱ2
②遗传图解:
(5)18+XX或18+YY
(6)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 染色体数量(或结构)改变 基因突变
一对夫妇,妻子的父亲患血友病,妻子患白化病;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丈夫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中两病兼发的几率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B、b表示).所以患白化病的妻子(其父亲是血友病XbY)的基因型为aaXBXb,丈夫正常(其母亲是白化病)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的后代中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患色盲的概率为
,因此他们的子女中两病兼发的概率是
=
.
故选:C.
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其中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在常染色体上,否则在性染色体上,A正确;
B、反交的实验结果与正交不同,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B错误;
C、根据解析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交的F1的基因型是XAXa、XAY,自由交配得到的结果是XAY、XaY、XAXA、XAXa,表现型比为1:1:2,反交的F1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表现型比为1:1:1:1,D错误.
故选:BD.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如图是雄果蝇甲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为完全显性
(1)雄果蝇甲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最多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2)假设雄果蝇甲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BXE的配子,则另外三个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3)雄果蝇甲与另一雌果蝇杂交,后代雄果蝇中,灰身红眼与黑色红眼的比例为1:1,后代雄果蝇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的比例1:1:1,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若后代出现基因型为bbXeXeY黑身白眼雄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这属于______变异,出现这种变异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中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在其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
(2)已知该果蝇甲的基因型为BbXEY,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XE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XE,bY,bY
(3)已知雄果蝇甲的基因型为BbXEY,后代雌果蝇灰身红眼与黑色红眼的比例为1:1,说明体色是杂合子测交,且父本分别眼色是显性性状,即父本基因型为BbXEY;后代雄果蝇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的比例1:1:1:1,说明母本眼色是杂合子,即母本的基因型为bbXEXe,表现型为黑身红眼.后代出现基因型为bbXeXeY黑身白眼雄果蝇,这属于染色体变异变异,出现这种变异的原因是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形成了的卵细胞XeXe.
故答案为:
(1)4 4
(2)BXE,bY,bY
(3)bbXEXe 黑身红眼 染色体变异 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图一是张同学调查绘制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与Ⅲ10为异卵双生的双胞胎,Ⅲ13与Ⅲ14为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两种遗传病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用A、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b表示).据图回答:
(1)控制人血红蛋白的基因及血红蛋白的合成情况如图二(注:α2表示两条α肽链,其它同理).人在不同发育时期血红蛋白的组成不同,其原因是______.从人体血液中提取和分离的血红蛋白经测定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那么成年期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数是______.
(2)据图判断,图一标注中的②是患______的女性;Ⅱ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
(3)Ⅲ1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Ⅲ9与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4)若Ⅲ9与Ⅲ13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人在不同发育时期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而血红蛋白质组成不同,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离与纯化血红蛋白可用凝胶色谱法.成年期血红蛋白分子有2条α链和2条β链组成,共有4条链,α链由141个氨基酸,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所以总氨基酸数为141×2+146×2=574,所以肽键数=574-4=570.
(2)由5、6、12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所以②是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女性.只考虑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则4为aa,所以1和2都是Aa,8为AA,
Aa.只考虑色盲,7为XbY,则1为XBXb,2为XBY,所以8为
XBXB、
XBXb.故8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AA×
XBXB=
,所以杂合子概率为
.
(3)12号的基因型为aaXBX_,由于5为AaXBX-(AaXBXB,
AaXBXb),6为AaXBY,所以1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由图可知,9号和10号的基因型都为A_XBX-,由于3的基因型为AaXBXb,4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9和10的基因型为
AaXBXB,
AaXBXb,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4)9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Xb,由于5为AaXBX-(
AaXBXB,
AaXBXb),6为AaXBY,所以13的基因型为A_XBY(
AAXBY,
AaXBY),子女只患一种病即只患甲病或只患乙病,先考虑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则患者为
,正常为
,再考虑色盲,则患者为
,正常为
,所以只患一种病概率为
×
+
×
=
.
故答案为: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70
(2)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3)aaXBXB或aaXBXb
(4)
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个体与子代巧克力色个体的性别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知,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说明亲本中含有Xb基因,又由分析可知,灰红色个体不可能含有Xb基因,因此Xb基因只能存在于蓝色亲本中,所以蓝色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表现为雌性,灰红色则为雄性,基因型为XBAY,子代巧克力色个体的基因型是XbY,表现为雄性.
故选:C.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其中一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甲病的基因是______性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
(3)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育一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若生育一个女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若生育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由于Ⅱ-2患甲病,Ⅱ-1患乙病,所以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Ⅱ-5正常,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3)由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Y或
AaXBY;Ⅱ6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AA、
Aa,
XBXb、
XBXB,他们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
,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
,因此它们生育了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由于Ⅱ5正常,生育的女孩不可能患乙病,所以生育一个女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0.
故答案为:
(1)隐 常
(2)AaXBXb AAXBY或AaXBY
(3) 0
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果蝇是二倍体动物,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则其一个染色体组有______条染色体.果蝇在前期I的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为______,在后期II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______个.
(2)果蝇的深红眼和猩红眼受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与
眼色素的关系如图所示.利用表现型均为猩无色红眼的纯合果蝇品系I(不含基因A)和品系II(不含基因B)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①A、a基因位于______(填“常”、“X”和“Y”)染色体上.
②纯合品系I猩红眼雄蝇基因型为______;纯合深红眼雌蝇基因型为______.
③让实验I的F1代互交,预期F2代表现型(同时考虑眼色和性别)______有种.
④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2的杂交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果蝇是二倍体动物,有2个染色体组,又因为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所以一个染色体组有4条染色体.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两极各有一组染色体.
(2)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纯合品系I猩红眼雄蝇基因型为BBXaY,纯合深红眼雌蝇基因型为BBXAXA.
③实验1亲本为BBXaY×bbXAXA,子一代F1为BbXAXa、BbXAY,让F1代互交,F2代表现型有深红眼雌性、猩红色雌性、深红眼雄性、猩红色雄性、无色雄性.
④实验2亲本基因型为bbXBY×BBXaXa,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4 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 2
(2)①X ②BBXaY BBXAXA ③5
④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