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4414题
已知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经统计可知,自然人群(男:女=1:1)中男性患者比例为3.5%,男性正常比例为46.5%,则在女性群体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已知已知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是由X染色体上的h基因控制的,且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比例相等.由男性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为3.5%,男性正常比例为46.5%,说明XH的基因频率是93%,Xh的基因频率是7%,则女性中XHXH的基因型频率是93%×93%%=86.49%,XHXh的基因型频率是2×93%×7%=13.02%,XhXh的基因型频率是7%×7%=0.49%,所以在女性群体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为0.49%.
故选:B.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材料.下图表示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图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Ⅱ片断),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Ⅰ、Ⅲ片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未交配过的纯合红眼(显性)雌果蝇和雄果蝇、白眼(隐性)雌果蝇和雄果蝇若干,若要判断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
(2)依据(1)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为______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实验结果为______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已知另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图中Ⅱ片断),其遗传是否表现为伴性遗传?______.请举一例,支持你的观点.______.
正确答案
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或正交、反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相同
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或第二组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或反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是
隐性雌果蝇×显性雄果蝇(杂合子),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
解析
解:(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采用正交和反交法,即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或正交、反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位于X染色体上.
(2)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即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相同;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即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或第二组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或反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3)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图中Ⅱ片断),则其遗传也表现为伴性遗传,如隐性雌果蝇×显性雄果蝇(杂合子),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
故答案为:
(1)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或正交、反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2)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相同 两组后代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或第二组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或反交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3)是 隐性雌果蝇×显性雄果蝇(杂合子),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
鸟类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为ZZ.北京鹌鹑种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白羽雌鹤鹑,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栗羽雄鹌鹑,结果F1代均为栗羽.F1代鹌鹑多次相互交配,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都是雌性.通过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请分析回答:
(1)罕见白羽性状的出现是______的结果,该性状属于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2)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D、d表示,则F2代栗羽雌鹌鹑的基因型______,F2中白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F2中粟羽雄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______.
(4)若选择______羽的雄鹌鹑与______羽的雌鹌鹑杂交,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代鹌鹑的性别.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粟羽雄鹌鹑,结果F1均为粟羽,由此可见粟羽为显性,白羽为隐性;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羽雌鹌鹑,说明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由题意知,F1鹌鹑相互交配多次,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鹌鹑都是雌性.将F1的雄鹌鹑与亲本白羽雌鹌鹑杂交,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是伴Z的遗传,因此F2中粟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ZDW;F2中白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ZdW;F2中粟羽雄鹌鹑的基因型是ZDZD、ZDZd.
(3)F1的雄鹌鹑基因型是ZDZd,亲本白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ZdW,所以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ZdZd=.
(4)白羽的雄鹌鹑基因型是ZdZd,粟羽的雌鹌鹑基因型是ZDW,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是ZDZd、ZdW比例是1:,其中粟羽都是雄性,白羽都是雌性.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隐性
(2)ZDW ZdW ZDZD、ZDZd
(3)
(4)白 栗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的患血友病的孩子(h为血友病基因).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于下列哪个分裂过程?(只考虑性染色体及其上相应基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HXh×XHY,血友病孩子的基因型为XhXhY,可见该血友病孩子是由含XhXh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其形成原因是卵细胞形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有h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所致.
故选:A.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该病的致病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父亲遗传给儿子的是Y染色体,遗传给女儿的是X染色体,因此父亲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致病基因不能通过父亲遗传给儿子,但能通过父亲遗传给女儿,A错误,C正确;
B、母亲的X染色体既可以遗传给儿子,也可以遗传给女儿,BD正确.
故选:A.
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又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Y,其中Xb肯定来自母亲,则不可能来自祖母,A错误;
B、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他们再生男孩是一个白化病的概率是,B错误;
C、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他们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C正确;
D、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其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D错误.
故选:C.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如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右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回答:
(1)分析如图可知,果蝇的一个正常的体细胞包括______个染色体组.若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__条染色体.“另一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2)若如图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子代的长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
(4)若只根据子代果蝇的眼色就能判断其性别,则选作亲本果蝇的眼色基因型应该为______.
(5)若同时考虑上述两对性状,子代雌雄果蝇都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则选作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分别是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1对是性染色体,分别是X和Y,因此该果蝇是雌果蝇.含有2个染色体组:Ⅱ、Ⅲ、Ⅳ、X和Ⅱ、Ⅲ、Ⅳ、Y.若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Ⅱ、Ⅲ、Ⅳ、X和Y条染色体上DNA序列.据表格可知,后代中长翅:残翅=3:1,故亲代均为Aa,又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眼:白眼=1:1,故亲代基因型为XBY和XBXb,故“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AaXBXb.
(2)若如图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AY,说明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侧,但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着丝点未分裂,移向同一侧;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X染色体移向另一侧,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XB、aXB、Y.
(3)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子代的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其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
(4)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颜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本是杂合体,父本含有红眼的基因B,故亲代基因型为XBY和XBXb
(5)两种亲本杂交,子代雌雄果蝇都有上表所示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可推测两亲本为:长翅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_XBX_,长翅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_XbY,在根据比例,可进一步推测出选作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AaXBXb和AaXbY.
故答案为:(1)2 5 AaXBXb
(2)aXB aXB Y
(3)
(4)XBXb XBY
(5)AaXBXb AaXbY
人类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下对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不一定能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A错误;
B、患血友病的父亲只能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Y染色体传给儿子,B正确;
C、患血友病的父亲只能把Y染色体传给儿子,不能把含该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传给儿子,C错误;
D、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男性个体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就是患者,所以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ZW型是鸟类等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A错误;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那些能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合成的基因才与性别决定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与人类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B错误;
C、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正确;
D、伴X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但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Y遗传病没有此特点,D错误.
故选:C.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胚胎致死).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
(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研究发现果蝇中的致死突变会使细胞中的核糖体含量极低,从而使突变个体死亡,其致死原因是______.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致死的概率是______.
(2)从该种群中任选取一只雌果蝇,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是:将该雌果蝇与种群中的雄果蝇杂交,如果杂交后代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如果杂交后代______,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
Ⅱ.果蝇的翅形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眼睛颜色红眼和白眼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
(3)一对表现均为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一只残翅白眼雄果蝇,则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
(4)研究发现,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果蝇幼虫在35℃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翅的,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这种现象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Ⅰ.(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为伴X遗传.由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知F1有两种基因型的雄性,故母为XBXb,父为XBY,致死的雄性为XbY.让F1中雌(XBXb),雄果蝇(XBY)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XbY)的几率为
×
=
.
(2)将该只雌果蝇与种群中任一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雌、雄果蝇的数目.若它是纯合子为XBXB,则XBXB与XBY杂交的后代雌雄比是1:1;若它是杂合子为XBXb,则XBXb与XBY杂交的后代雌雄比是2:1.
Ⅱ.(3)长翅红眼的雌雄果蝇可能的基因型是A_XBX-、A_XBY,它们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一只残翅白眼雄果蝇aaXbY,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母本可以产生4种卵细胞:AXB、AXb、aXB、aXb=1:1:1:1.
(4)根据题意,纯合的长翅(AA)品系的果蝇幼虫在正常培养温度为25℃和35℃下培养,长成的成体果蝇的表现型分别是长翅和残翅的,但是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故答案是:
Ⅰ.(1)X 没有足够的核糖体,导致幼虫体内蛋白质不足
(2)雌性:雄性=1:1 雌性:雄性=2:1
Ⅱ.(3)AaXBXb AXB、AXb、aXB、aXb=1:1:1:1
(4)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