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基因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是不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

B、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只可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B错误;

C、染色体片段缺失过程中如缺失的部分对应DNA片段上没有基因存在,则不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C正确;

D、非同源染色片段的移接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某男子的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会与另一条14号、另一条21号染色体配对在一起.配对的三条染色体在分离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变异类型是______

(2)如只考虑14号、21号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种.若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则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如图所示,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又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最后只形成了一条异常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如只考虑14号、21号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时,三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有三种可能的情况:①14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②异常染色体移向一极,14号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③21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14号同时移向另一极;结果共产生六种精子.这6种精子中也有正常的精子,即含4号和21号染色体,所以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则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变异

(2)6     

解析

解:(1)如图所示,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又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最后只形成了一条异常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如只考虑14号、21号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时,三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有三种可能的情况:①14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②异常染色体移向一极,14号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③21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14号同时移向另一极;结果共产生六种精子.这6种精子中也有正常的精子,即含4号和21号染色体,所以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则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变异

(2)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数目的变化

B基因上碱基对的改变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产生新的性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染色体片段缺失过程中如缺失的部分对应DNA片段上没有基因存在,则不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A正确;

B、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所以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B错误;

C、非同源染色片段的移接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C错误;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也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但可能会出现原有性状的重新组合,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广安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

D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配子,因此形成无子西瓜,而无籽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A正确;

B、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含有普通小麦的3个染色体组和黑麦的1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联会时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可育,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现杂交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C正确;

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黑麦是八倍体,含56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8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花粉培养的个体含四个染色体组,所以是四倍体

D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8条染色体,A正确;

B、小黑麦是八倍体,含56条染色体,因此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B正确;

C、它的花粉培养的个体含四个染色体组,但属于单倍体,C错误;

D、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得到的植株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可以减数分裂形成可育配子,因此是可育的,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图①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

B、图③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上面的一条染色体比下面的长,可能是上面的染色体重复了一段,或下面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C正确;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图中4种变异都能够遗传,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对变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某人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患有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菌,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皱粒豌豆的DNA序列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此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B、血红蛋白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形成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B正确;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DNA和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菌,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

D、插入的外来DNA序列虽然没有改变原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双螺旋结构),但是使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使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由于该变异发生于基因的内部,因此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经检测,该突变植株的突变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突变产生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可遗传变异,但不知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小组可以采取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该雄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______

(2)若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由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则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是_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______与多株______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3)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②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且为______性.

③如果Q和P值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且为______性.

④如果Q和P值分别为,则突变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且为______性.

正确答案

解:(1)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可遗传变异,但不知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小组可以采取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该雄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等位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不同.为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可以选择突变雄株与野生雌株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

(3)①若Q和P值分别为1、0,说明雄性全部是突变性状,雌性没有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②若Q和P值分别为0、1,说明雌性全部是突变性状,雄性没有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

③若Q和P值分别为0、0,说明雌雄后代都没有出现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

④若Q和P值分别为0.5、0.5,说明雌雄后代都有一半是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

故答案为:

(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碱基对序列不同     突变雄株      野生雌株

(3)②X       显    ③X       隐      ④常      显

解析

解:(1)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可遗传变异,但不知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小组可以采取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该雄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等位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不同.为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可以选择突变雄株与野生雌株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

(3)①若Q和P值分别为1、0,说明雄性全部是突变性状,雌性没有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②若Q和P值分别为0、1,说明雌性全部是突变性状,雄性没有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

③若Q和P值分别为0、0,说明雌雄后代都没有出现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

④若Q和P值分别为0.5、0.5,说明雌雄后代都有一半是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

故答案为:

(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碱基对序列不同     突变雄株      野生雌株

(3)②X       显    ③X       隐      ④常      显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癌患者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极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从变异类型看,这种癌变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交换

D染色体变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9号染色体上,在慢性骨髓癌患者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数目整倍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方面

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主要原因

C无籽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此种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D单倍体可用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剂诱导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染色体数目整倍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方面,如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A正确;

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原因之一,基因突变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主要原因,B错误;

C、无籽西瓜不能产生种子,但体内遗传物质改变了,所以此种变异仍属于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单倍体不可用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剂诱导形成,只能有配子发育而成,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