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实验中,有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烘干→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D在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A正确;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烘干→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B正确;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用引流法)→→观察,C正确;

D、低温诱导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实验过程中,解离使细胞死亡,所以不会看到染色体加倍的动态变化过程,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研究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

B用饲喂法研究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C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D用杂交法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研究某种植物种群的密度应采用样方法,A错误;

B、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研究其生理作用,应用注射法,C错误;

D、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制系谱图,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

C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占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

B、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B正确;

C、如果观察的细胞处于前期、中期,则细胞内含二个染色体组;如果观察的细胞处于后期,则细胞内含四个染色体组;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正确;

D、由于在制作装片过程中,要进行解离,使细胞失去活性,所以在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C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D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不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A错误;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较低,不可能达100%,B错误;

C、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不存在非同源染色体重组,C错误;

D、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由于没有纺锤体的形成,细胞分裂将停留在分裂后期,所以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和制片3个步骤

C在低倍镜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低温诱导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制作装片包括: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

C、由于低温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而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正常,处于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因此视野中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四倍体细胞,C正确;

D、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定DNA时,可用甲基绿试剂代替二苯胺试剂

B人工诱导多倍体时,可用低温处理代替秋水仙素处理

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D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甲基绿试剂是染色剂,用于观察细胞中DNA的分布,所以鉴定DNA时,不可用甲基绿试剂代替二苯胺试剂,A错误;

B、低温和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所以人工诱导多倍体时,可用低温处理代替秋水仙素处理,B正确;

C、由于嫩而薄的藓叶中含有叶绿体,所以观察线粒体时,不可用嫩而薄的藓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C错误;

D、由于鸡的红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而猪的红细胞中没有,所以制备纯净细胞膜时,不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95%的酒精洗去多余的解离液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

C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95%的酒精和15%的盐酸组成解离液,用清水洗去多余的解离液,A错误;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进行饥饿处理后,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B正确;

C、胃蛋白酶的适宜pH是2.0左右,因此利用胃蛋白酶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将pH设置成5、7、9,C错误;

D、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水稻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

C用洋葱的根尖做实验材料,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可用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所以用样方法调查水稻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

B、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也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B错误;

C、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用洋葱的根尖做实验材料,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可用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探明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再缩小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实验,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中,所用的染色剂是______,显微镜下可看到线粒体被染成______

(2)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______重组.

(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固定所用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做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调查时,最好选择______(单基因/多基因)遗传病;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选择患有该遗传病的______做为调查对象;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______一个较大群体.

(5)从生物进化历程来看,______生物的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解:(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固定所用试剂是卡诺试液,作用是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4)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选择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系做为调查对象;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随机选择一个较大群体.

(5)从生物进化历程来看,真核生物的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3)卡诺试液    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4)单基因       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系       随机选择

(5)真核

解析

解:(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固定所用试剂是卡诺试液,作用是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4)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选择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系做为调查对象;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随机选择一个较大群体.

(5)从生物进化历程来看,真核生物的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3)卡诺试液    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4)单基因       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系       随机选择

(5)真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做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

C制备细胞膜的实验用新鲜鸡血作为替代材料

D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用于材料的固定,可用龙胆紫溶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将染色体染色,A正确;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所以不能用洋葱表皮代替根尖,B错误;

C、制备细胞膜时,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而鸡血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细胞器,C错误;

D、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进行处理,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