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92题
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编号为1号~23号,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也叫先天性愚型,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患儿常表现出特殊的面容:眼间距宽,外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舌常伸出口外,所以又叫做伸舌样痴呆.对患者染色体进行检查,发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1)正常人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共有______种,从理论上分析,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非同卵双胞胎)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2)请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角度完善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异常精子(24条)和正常卵细胞(23条)结合形成的:
②正常精子(23条)和异常卵细胞(24条)结合形成的:异常卵细胞形成原因同上.
(3)若一个正常人与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婚配,他们的后代发病率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人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共有223种,从理论上分析,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非同卵双胞胎)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是23×
23=
46.
(2)异常精子形成的原因有: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导致的;b.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1号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21号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所致.
(3)若一个正常人与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婚配,由于患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23条),一半异常(24条),所以他们的后代发病率是 .
故答案为:
(1)223 46
(2)①a.后期 同源染色体b.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
(3) 患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23条),一半异常(24条)
解析
解:(1)正常人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共有223种,从理论上分析,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孩子(非同卵双胞胎)所含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的概率是23×
23=
46.
(2)异常精子形成的原因有: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导致的;b.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1号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21号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所致.
(3)若一个正常人与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婚配,由于患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23条),一半异常(24条),所以他们的后代发病率是 .
故答案为:
(1)223 46
(2)①a.后期 同源染色体b.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
(3) 患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正常(23条),一半异常(24条)
1961年首次报道了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为XYY综合症患者.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产生XYY综合症的患者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XYY综合症患者含有两条Y染色体,是男性个体;XYY是X卵细胞和YY精子结合形成的,可见XYY综合症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Y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YY异常精子所致.
故选:D.
形成XXY个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为分离所致形成异常的精子(XY),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后期同源染色体为分离所致形成异常的卵细胞(XX),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应姐妹染色体单体未分开所致形成异常的卵细胞(XX),C正确
D、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细胞中形成异常的精子(XX),与卵细胞结合只能形成XXX个体,不会出现XXY,D错误.
故选:D.
已知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下列有关普通小麦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即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含42条染色体,说明每个染色体组中含7条染色体,A正确;
B、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则由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B正确;
C、经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属于单倍体,C错误;
D、离体培养普通小麦的花粉得到单倍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所以高度不育,D正确.
故选:C.
果蝇体细胞中有3条性染色体的异常现象属于三体,性染色体三体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可随机正常联会和分离,另一条不能联会,随后随机移向一个子细胞,现有一只正常红眼雄果蝇和一只XXY的三体白眼雌果蝇杂交,F1代性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3:2
解析
解:用A、a代表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正常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会产生XA和Y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三体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Y,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所以XaXaY产生的配子有四种,为XaXa、XaY、Xa、Y,比值分别为1:2:2:1.F1代性染色体组成如下:
所以F1代性染色体组成正常的红眼果蝇有XAXa、XAY,占后代的比例为:;
F1代性染色体组成正常的白眼果蝇有XaY,占后代的比例为:,即F1代性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3:2.
故答案为:
3:2
I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1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某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1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
(1)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____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
(2)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再让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约为______,则基因R/r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
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约为______,则基因R/r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3)一个含20条染色体的正常的卵原细胞在含放射性的原料中完成减数分裂(其它所有过程中都没有放射性原料)并与一个正常精子受精产生一个雄性“三体”,该“三体”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核DNA,该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细胞中放射性核DNA占核DNA比例最大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为多一条的雄配子是不可育的,所以该雌性多余的一条染色体应来自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亲本应是rrr和RR,子一代中雌雄各有Rr和
Rrr,对于雌雄个体都是可育的,所产生的配子有
R、
Rr、
r和
rr,而在雄性个体中
Rr和
rr是不可育的,因此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R和
r,自由交配后卷尾是
×
+
×
=
,因此正常尾:卷尾=13:5,说明是在10号染色体上.如果不是位于10号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应是雌性000rr,雄性是00RR,子一代中有雌雄各有
00Rr和
000Rr,雌性产生的配子有
OR,
0r,
00R和
00r,在雄性个体中不正常的配子不可育因此就剩余
0R和
0r,自由交配后卷尾是
,因此正常尾:卷尾=3:1,说明不在10号染色体上,而位于其他染色体上.
(3)根据题意该生物形成的卵细胞有11条染色体,精子有10条染色体,形成的三体有21条染色体,该三体有丝分裂DNA复制后细胞中最多有42个核DNA分子.
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形成的卵细胞中11条染色体都有一条链还有放射性,所以该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细胞中放射性核DNA占核DNA比例最大为11÷21=.
故答案为:
(1)雌 染色体数目变异
(2)13:5 3:1
(3)21
解析
解:(1)因为多一条的雄配子是不可育的,所以该雌性多余的一条染色体应来自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亲本应是rrr和RR,子一代中雌雄各有Rr和
Rrr,对于雌雄个体都是可育的,所产生的配子有
R、
Rr、
r和
rr,而在雄性个体中
Rr和
rr是不可育的,因此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R和
r,自由交配后卷尾是
×
+
×
=
,因此正常尾:卷尾=13:5,说明是在10号染色体上.如果不是位于10号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应是雌性000rr,雄性是00RR,子一代中有雌雄各有
00Rr和
000Rr,雌性产生的配子有
OR,
0r,
00R和
00r,在雄性个体中不正常的配子不可育因此就剩余
0R和
0r,自由交配后卷尾是
,因此正常尾:卷尾=3:1,说明不在10号染色体上,而位于其他染色体上.
(3)根据题意该生物形成的卵细胞有11条染色体,精子有10条染色体,形成的三体有21条染色体,该三体有丝分裂DNA复制后细胞中最多有42个核DNA分子.
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形成的卵细胞中11条染色体都有一条链还有放射性,所以该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细胞中放射性核DNA占核DNA比例最大为11÷21=.
故答案为:
(1)雌 染色体数目变异
(2)13:5 3:1
(3)21
野生的森林草莓是二倍体(2n=14),野生的东方草莓是四倍体(4n=28),人工培育的“章姬”草莓是八倍体.研究人员将一个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晚熟森林草莓的一条染色体上,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除草剂草莓.请回答:
(1)利用野生草莓培育“章姬”的过程运用了______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若抗除草剂基因(Bar)序列已知,可用______方法合成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细胞后,先脱分化形成______,再用适当配比的______诱导之,直至再生出新植株.
(3)选用上述抗除草剂晚熟森林草莓与不抗除草剂早熟森林草莓杂交得到F1,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表:
①抗除草剂基因与早熟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2的抗除草剂晚熟草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③用F1为亲本,通过单倍体育种可以较快选育出抗除草剂早熟森林草莓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并作简要说明(B+表示有Bar 基因,B-表示没有Bar基因,早熟和晚熟基因用D、d表示).
正确答案
解:(1)由于野生的森林草莓是二倍体,野生的东方草莓是四倍体,而人工培育的“章姬”草莓是八倍体,所以利用野生草莓培育“章姬”的过程运用了多倍体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由于抗除草剂基因的碱基序列已知,所以可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其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用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使之再分化形成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①抗除草剂基因与早熟基因,其携带的信息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2的四种表现型个体比为9:3:3:1,所以抗除草剂晚熟草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③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
(2)化学 愈伤组织 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①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②
③遗传图解如下:
解析
解:(1)由于野生的森林草莓是二倍体,野生的东方草莓是四倍体,而人工培育的“章姬”草莓是八倍体,所以利用野生草莓培育“章姬”的过程运用了多倍体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由于抗除草剂基因的碱基序列已知,所以可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其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用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使之再分化形成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①抗除草剂基因与早熟基因,其携带的信息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2的四种表现型个体比为9:3:3:1,所以抗除草剂晚熟草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③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
(2)化学 愈伤组织 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①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②
③遗传图解如下:
下列关于无籽西瓜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染色体组数成倍增加,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其育种方法属于多倍体育种,A正确;
B、无籽西瓜培育的目的是要得到无籽果实,B错误;
C、三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要获得无籽西瓜,需用三倍体当母本,C正确;
D、三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一般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也可以用生长素处理,促进其子房发育成果实,D正确.
故选:B.
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否染色体加倍所致?______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所以可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属于染色体加倍所致;否则不是.
(2)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两种情况,因此可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3)由于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但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故答案为:
(1)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属染色体加倍所致;否则不是.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解析
解:(1)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所以可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属于染色体加倍所致;否则不是.
(2)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两种情况,因此可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3)由于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但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故答案为:
(1)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属染色体加倍所致;否则不是.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为染色体变异.若男孩色觉正常,说明男孩一定有一个带有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其母色盲,其父正常,说明这条X染色体来自父方产生的精子,因为该精子中已含Y染色体,所以精子异常;
②由于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若是卵细胞异常,则会获得两个XBXB或XBXb,精子正常为Y,可得到色觉正常的儿子;若是精子异常,则会获得XbY,卵细胞正常为XB,也可得到色觉正常的儿子,所以不确定;
③若男孩色盲,说明其两条X染色体上均带有色盲基因;其父正常,其母色盲,说明这两条带有色盲基因的X染色体均来自母方产生的卵细胞,所以卵细胞异常.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