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92题
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减少;正确.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属于基因突变;错误.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错误.
④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错误.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比正常的体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7条;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菌不含染色体,也不进行有性生殖,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A错误;
B、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B错误;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虽然含有3个染色体组,但是属于单倍体,C错误;
D、染色体变异一般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属于分子水平的突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D正确.
故选:D.
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个别或少数几个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故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C正确;
D、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因此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故D错误.
故选C.
经染色体筛查发现,某男子的细胞中有一条14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连接形成的巨大染色体.如图甲(其他染色体正常).但由于这条染色体几乎包括这两条染色体的全部基因,所以该男子表现型是正常的.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级.
(1)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______;
(2)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生产的精子类型有______种;
(3)若该表现型正常的男子与某位染色体正常的女子婚配,受精卵有的概率由于有某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而不能完成发育(流产),而他们生下来的孩子有
的概率是21体综合征患者,那么这对夫妻所生的孩子具有异常染色体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甲图分析已知该变异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如只考虑14号、21号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时,三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有三种可能的情况:①14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②异常染色体移向一极,14号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③21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14号同时移向另一极;结果共产生六种精子.
(3)根据题意该男子产生六种精子,与正常女子婚配,则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的概率为,则
是不正常的.由于受精卵有
的概率由于有某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而不能完成发育(流产),所以剩余的个体占
,其中染色体异常的占
-
=
,所以那么这对夫妻所生的孩子具有异常染色体的概率是
÷
=
.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变异
(2)6
(3)
解析
解:(1)根据甲图分析已知该变异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如只考虑14号、21号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时,三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有三种可能的情况:①14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②异常染色体移向一极,14号和21号同时移向另一极,③21号移向一极,异常染色体和14号同时移向另一极;结果共产生六种精子.
(3)根据题意该男子产生六种精子,与正常女子婚配,则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的概率为,则
是不正常的.由于受精卵有
的概率由于有某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而不能完成发育(流产),所以剩余的个体占
,其中染色体异常的占
-
=
,所以那么这对夫妻所生的孩子具有异常染色体的概率是
÷
=
.
故答案为:
(1)染色体变异
(2)6
(3)
(2015秋•绵阳校级月考)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组是指细胞内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共同控制中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图中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出在在一个染色体组中,A错误;
B、染色体3、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所以3、6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号X染色体上,C错误;
D、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8条染色体,含2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D.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2n=28)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雌DD×雄dd杂交中,若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及在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DD的母本由于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则次级卵细胞含有的染色体为13或者15,则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3或15条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DD或不含有D基因,和d的雄配子结合后,受精卵的基因型为DDd(高茎)或d(矮茎).
故选:A.
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数目增多不是种类,A错误;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不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产生新基因的方法是基因突变,B错误;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数目的变化,并末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紫株对绿株为显性.紫株A经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子代出现少数绿株(绿株B).为研究绿株B出现的原因,让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请回答:
(1)假设一:X射线照射导致紫株A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假设成立,则F1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假设二:X射线照射导致紫株A的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H的片段缺失(注: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的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皆有相同部分片段缺失的个体死亡).若此假设成立,则绿株B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______种,F1的表现型为______;F2中,紫株:绿珠=______.
(3)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最好选择______(紫株A/绿株B/紫株C)的根尖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______(填分裂方式及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正确答案
解:(1)假设一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等,其实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紫株A变异后与绿株(hh)杂交,后代有绿株出现,说明紫株A的基因型为Hh,绿株B的基因型为hh.绿株B(hh)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HH)杂交,F1的基因型为Hh;F1自交得到F2,F2中紫株(N_)所占的比例应为.
(2)假设二是染色体变异,即绿株B的一条染色体缺失含有基因H的片段,因此其能产生2种配子,一种配子含有基因h,另一种配子6号染色体断裂缺失含H的片段.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HH)杂交,F1有两种基因型(比例相等):Hh和H-,均表现为紫株;Hh自交得到的F2有:HH:Hh:hh=1:2:1,紫株占,绿珠占
,H-自交,由于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的个体死亡,所以F2中HH:H-=1:2,全为紫株,F2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
,绿珠所占比例应为
.所以紫株:绿珠=6:1
(3)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而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假设二可以通过细胞学的方法来验证,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绿株B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如果观察减数分裂时的细胞,可以观察联会的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如果观察有丝分裂时的细胞,应选择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然后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比较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
故答案:(1)基Hh
(2)2 全部为紫株 6:1
(3)绿株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或有丝分裂中期
解析
解:(1)假设一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等,其实质是基因结构的改变.紫株A变异后与绿株(hh)杂交,后代有绿株出现,说明紫株A的基因型为Hh,绿株B的基因型为hh.绿株B(hh)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HH)杂交,F1的基因型为Hh;F1自交得到F2,F2中紫株(N_)所占的比例应为.
(2)假设二是染色体变异,即绿株B的一条染色体缺失含有基因H的片段,因此其能产生2种配子,一种配子含有基因h,另一种配子6号染色体断裂缺失含H的片段.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HH)杂交,F1有两种基因型(比例相等):Hh和H-,均表现为紫株;Hh自交得到的F2有:HH:Hh:hh=1:2:1,紫株占,绿珠占
,H-自交,由于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的个体死亡,所以F2中HH:H-=1:2,全为紫株,F2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
,绿珠所占比例应为
.所以紫株:绿珠=6:1
(3)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而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假设二可以通过细胞学的方法来验证,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绿株B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如果观察减数分裂时的细胞,可以观察联会的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如果观察有丝分裂时的细胞,应选择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然后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比较6号染色体是否相同.
故答案:(1)基Hh
(2)2 全部为紫株 6:1
(3)绿株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或有丝分裂中期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①正确;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②正确;
③乙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甲图可出现在减数分裂也可出现在有丝分裂,③错误;
④由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A.
某植株上一枝条发生了多项性状改变,这些改变全部都是由显性变隐性,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染色体倒位或易位,这些基因仍存在于染色体上,有可能还会表达,A错误;
B、枝条上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枝条上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某染色体上的片段缺失了,它所携带的显性基因全部消失,某染色体如果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进入配子中(非整倍变异就是消失的不是一个染色体组),有可能导致某些显性性状全部消失,只剩下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