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92题
玉米胚乳由有色(A)对无色(a)、透明(B)对不透明(b)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都位于玉米第9号染色体上.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时,其中雌性亲本9号染色体上,有一个“纽结”并且还有部分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而正常的9号染色体没有“纽结”和“片段”.请回答相关问题:
(1)8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9号染色体上称为______,可在______下观察该现象,需要将相应的组织细胞制成______.
(2)两亲本杂交,如果F1有2种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则说明雌性亲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从变异的角度上来说属于______.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该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8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所以8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9号染色体上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类型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需要将相应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2)两亲本杂交,如果F1代有2种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则说明雌性亲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了基因重组现象的发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纽结无片断或有片断无纽结的染色体,则说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该过程的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染色体结构变异 光学显微镜 临时装片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
遗传图解:
解析
解:(1)8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所以8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9号染色体上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类型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但需要将相应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2)两亲本杂交,如果F1代有2种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则说明雌性亲本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了基因重组现象的发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纽结无片断或有片断无纽结的染色体,则说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该过程的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染色体结构变异 光学显微镜 临时装片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
遗传图解:
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这样在家蚕卵还未孵化就能区分出雌雄.这种变异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由于常染色体与W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所以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C.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皮肤伤口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引起内辐射,放射线也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辐射伤害.受放射性物质辐射后人体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受放射性物质辐射后易发生基因突变,人体致癌、致畸风险加大,A正确;
B、受放射性物质辐射后易发生基因突变,但人体内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B错误;
C、儿童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但碘-131被人体吸入,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而不会引发呆小症,C错误;
D、人体红骨髓中的干细胞分裂能力强,因而更容易发生突变,D正确.
故选:AD.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中某一染色体多出了一条,形成三体;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重复出现,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c细胞中每种染色体都是三条,含有3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d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2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
故选:C.
(2015秋•淄博校级期末)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分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⑦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①正确;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分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错误;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③正确;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④正确;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⑤错误;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是基因突变,⑥错误;
⑦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⑦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有:①③④⑦.
故选:D.
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拔高的地方,环境变化剧烈,温度较低,所以多倍体植物比例较高,这既说明此类环境易产生多倍体,也表明多倍体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A正确;
B、多倍体植物与二倍体植物相比是新物种,但没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错误;
C、多倍体植株一般表现为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较大,但多倍体植株的结实率低,C错误;
D、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要求高,目前农业上大多数作物品种是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来的,具有杂种优势,D错误.
故选:A.
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唐氏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①正确;
②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②错误;
③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故③正确;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只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④正确;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故⑤错误;
⑥染色体上DNA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故⑥错误.
故选:D.
蓝铃花(2N=72)是一种观赏植物,进行自花传粉,其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如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已知,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______
(2)现让一株纯合的白花与纯合的蓝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色,F2中蓝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3:4:9,可知图中有色物质I呈______色,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如图甲),进行自交,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这样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让这珠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则这株植株的基因组成应为图乙;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则这株植物的基因组成应为图丙(注:均不考了交叉互换,各种胚子和个体均能成活)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1分析已知B控制有色物质Ⅰ,E控制有色物质Ⅱ,A基因对基因B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则不能合成有色物质Ⅰ,花色为白色.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蓝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3:4:9,说明F1紫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有色物质Ⅰ是蓝花,有色物质Ⅱ是紫花.同时也说明亲本蓝花的基因型是aaBBee,由于F1紫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EE.
(3)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进行自交,后代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ee(白花):A_bbee(白花):aab_ee(蓝花):aabbee(白花)=9:3:3:1,即表现型与比例为白花:蓝花=13:3,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移接(易位),让这珠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基因组成应为图乙时,则配子组成为aABe、abe、ABe、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bbee(白花),即后代的白花为100%;植物的基因组成为图丙时产生的配子为aBe、Aabe、Be、A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Bbee(蓝花)、Aaabbee(白花)、aBbee(蓝花)、Aabbee(白花),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白花:蓝花=1:1.
(1)白色
(2)蓝色 aabbEE和aaBBee(顺序不能颠倒)
(3)白花:蓝花=13:3 移接(易位) 白花100%(白花:蓝花:紫花=1:0:0)白花:蓝花=1:1
解析
解:(1)根据图1分析已知B控制有色物质Ⅰ,E控制有色物质Ⅱ,A基因对基因B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则不能合成有色物质Ⅰ,花色为白色.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蓝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3:4:9,说明F1紫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有色物质Ⅰ是蓝花,有色物质Ⅱ是紫花.同时也说明亲本蓝花的基因型是aaBBee,由于F1紫花为双杂合子aaBbEe,则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EE.
(3)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进行自交,后代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ee(白花):A_bbee(白花):aab_ee(蓝花):aabbee(白花)=9:3:3:1,即表现型与比例为白花:蓝花=13:3,但实际情况与理论值差异较大,经显微观察发现植株发生了变异,由图甲变成了图乙或丙,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移接(易位),让这珠变异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基因组成应为图乙时,则配子组成为aABe、abe、ABe、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aBbee(白花)、abbee(白花),即后代的白花为100%;植物的基因组成为图丙时产生的配子为aBe、Aabe、Be、Abe,测交形成的后代为aaBbee(蓝花)、Aaabbee(白花)、aBbee(蓝花)、Aabbee(白花),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白花:蓝花=1:1.
(1)白色
(2)蓝色 aabbEE和aaBBee(顺序不能颠倒)
(3)白花:蓝花=13:3 移接(易位) 白花100%(白花:蓝花:紫花=1:0:0)白花:蓝花=1:1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错误;
B、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先天智力障碍,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
C、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
D、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中的一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故选:C.
豚鼠毛色的黄色基因R与白色基因r是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Rr的异常黄色雌豚鼠甲(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
(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其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其中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______.
(2)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或者是______(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1,其中雌性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R、
r,由于F1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雄性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
R、
r.随机交配后,子代中黄色(RR+Rr):白色(rr)=(
×
+
×
+
×
):(
×
)=1:1.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
×
=
.
(2)图2所示含R的染色体出现异常,产生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说明有正常的含R染色体的配子.由于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父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是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雄豚鼠形成配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Aa×Aa→(AA、Aa),所以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由于含r的9号染色体异常,其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而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都含R基因,所以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黄色:白色=1:1
(2)父 交叉互换 母 基因突变或显性基因突变
(3)父本(或雄豚鼠)形成配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
解析
解:(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1,其中雌性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R、
r,由于F1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雄性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
R、
r.随机交配后,子代中黄色(RR+Rr):白色(rr)=(
×
+
×
+
×
):(
×
)=1:1.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
×
=
.
(2)图2所示含R的染色体出现异常,产生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说明有正常的含R染色体的配子.由于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父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是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雄豚鼠形成配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Aa×Aa→(AA、Aa),所以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由于含r的9号染色体异常,其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而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都含R基因,所以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
故答案为:
(1)黄色:白色=1:1
(2)父 交叉互换 母 基因突变或显性基因突变
(3)父本(或雄豚鼠)形成配子的过程中9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