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然界中的高等植物,较容易形成多倍体,特别是一些环境条件剧烈变化的地方,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形成多倍体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的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受阻,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我国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培育出了原来自然界没有的物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

已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只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倍增一次,之后秋水仙素失去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是否有影响,请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材料:A1: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未发育成熟)

A2: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已发育成熟)

A3: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幼苗、生长着大量完整的幼根)

(2)试剂:B1:蒸馏水   B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3: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

(3)实验结果检测:

C1:未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C3:根尖→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4)实验结果预测:

根据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不同进行分类并统计,绘制坐标图(假定100%的花粉都发育成熟)______

请将从上述(1)、(2)、(3)、(4)中选出的答案填入下表对应序号后:

正确答案

解:①A1中花粉未发育成熟,能进行减数分裂;A2中花粉已经发育成熟,不再减数分裂;A3是幼苗,不会进行减数分裂.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是否有影响,因此实验组应选择A1(花粉未发育成熟)作为实验材料;

②探究实验需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对照组也应该选用A1作为实验材料.

③④探究实验还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因此实验组用B3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而对照组应用等量的B1蒸馏水处理.

⑤等花粉发育成熟后进行检测,检测步骤为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⑥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致,也是等花粉发育成熟后进行检测,检测步骤为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⑦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因此实验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没有加倍(D1),也可能有部分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D2).

⑧蒸馏水不会影响减数分裂,因此对照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1).

⑨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为:实验组:D2;对照组:D1;结论是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有影响(能使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

⑩得出⑨中结果和结论的理由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复制并且分裂了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细胞质不能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也涉及染色体的复制与纺锤体的形成,因此会有影响.

故答案为:

①A1②A1③B3④B1⑤C2⑥C2⑦D2或D1⑧D1

⑨实验组:D2;对照组:D1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有影响(能使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

⑩理由: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复制并且分裂了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细胞质不能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也涉及染色体的复制与纺锤体的形成,因此会有影响.

解析

解:①A1中花粉未发育成熟,能进行减数分裂;A2中花粉已经发育成熟,不再减数分裂;A3是幼苗,不会进行减数分裂.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是否有影响,因此实验组应选择A1(花粉未发育成熟)作为实验材料;

②探究实验需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所以对照组也应该选用A1作为实验材料.

③④探究实验还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因此实验组用B3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而对照组应用等量的B1蒸馏水处理.

⑤等花粉发育成熟后进行检测,检测步骤为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⑥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致,也是等花粉发育成熟后进行检测,检测步骤为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

⑦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因此实验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没有加倍(D1),也可能有部分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D2).

⑧蒸馏水不会影响减数分裂,因此对照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1).

⑨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为:实验组:D2;对照组:D1;结论是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有影响(能使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

⑩得出⑨中结果和结论的理由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复制并且分裂了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细胞质不能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也涉及染色体的复制与纺锤体的形成,因此会有影响.

故答案为:

①A1②A1③B3④B1⑤C2⑥C2⑦D2或D1⑧D1

⑨实验组:D2;对照组:D1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有影响(能使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

⑩理由: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复制并且分裂了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细胞质不能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过程中也涉及染色体的复制与纺锤体的形成,因此会有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

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不能很好地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A正确;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则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从而导致色素不能在滤纸条上扩散,B错误;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有光和无光为自变量,不是无关变量,C错误;

D、用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淄博校级期末)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低温诱导出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属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引起的是可遗传变异,A正确;

B、由于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处于不同的时期,所以可以同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B正确;

C、由于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要进行解离,细胞已失活,所以在高倍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C错误;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是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例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材料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培养皿若干、清水、控温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2)实验步骤:

①选取大小______的带根洋葱3个,编号1、2、3.

②将1号洋葱在常温下放在______中培养洋葱根;

将2号洋葱放在等量的清水中,在______的冰箱中培养洋葱根;

将3号洋葱放在______培养洋葱根(对照组),其他条件均相同.

③分别取1、2、3号洋葱的根尖制成1、2、3号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

(3)实验结果与预测结论:(以下每空一分)

①若______号与______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______号的两倍,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低温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若______号与______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______号的一半,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确答案

解:(2)实验步骤:

①选取大小相同的带根洋葱3个,编号1、2、3.

②将1号洋葱在常温下放在2%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培养洋葱根;将2号洋葱放在等量的清水中,在4℃的冰箱中培养洋葱根;将3号洋葱放在常温等量清水培养洋葱根(对照组),其他条件均相同.

③分别取1、2、3号洋葱的根尖制成1、2、3号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

(3)实验结果与预测结论:

①若1号与2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3号的两倍,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低温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若2号与3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1号的一半,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答案为:

(2)①相同    ②2%的秋水仙素溶液  4℃常温等量清水   ③染色体的数目

(3)①1   2   3      ②2     3      1

解析

解:(2)实验步骤:

①选取大小相同的带根洋葱3个,编号1、2、3.

②将1号洋葱在常温下放在2%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培养洋葱根;将2号洋葱放在等量的清水中,在4℃的冰箱中培养洋葱根;将3号洋葱放在常温等量清水培养洋葱根(对照组),其他条件均相同.

③分别取1、2、3号洋葱的根尖制成1、2、3号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

(3)实验结果与预测结论:

①若1号与2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3号的两倍,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低温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若2号与3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1号的一半,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答案为:

(2)①相同    ②2%的秋水仙素溶液  4℃常温等量清水   ③染色体的数目

(3)①1   2   3      ②2     3      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可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

C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D低温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从而使染色体加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不会出现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细胞,A错误;

B、可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B正确;

C、只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会受低温影响,因此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达不到100%,C错误;

D、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不同

B多倍体植物结实率高

C用显微镜观察低温诱导的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D加倍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

B、多倍体植物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B错误;

C、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只有少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组合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的是层析液,A错误;

B、豆浆中的肽键与铜离子结合形成紫色的络合物,B错误;

C、8%的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C正确;

D、卡诺氏液用来固定细胞形态,没有解离作用,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与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原理不同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洋葱根细胞中的染色体

C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冲洗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

D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与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使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固定细胞形态,B错误;

C、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C正确;

D、用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化,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占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

B、如果观察的细胞处于前期、中期,则细胞内含二个染色体组;如果观察的细胞处于后期,则细胞内含四个染色体组;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正确;

C、由于在制作装片过程中,要进行解离,使细胞失去活性,所以在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C错误;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是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是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DNA复制时,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易位,C正确;

D、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