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92题
下列有关实验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可直接观察组织样液颜色变化,A错误;
B、由于猪血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所以用猪血细胞可以做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及血红蛋白粗提取实验,B正确;
C、低温诱导多倍体实验中将洋葱根尖放入冰箱低温处理36小时后,后剪0.5-1cm,解离并固定,C错误;
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考虑放入生物的种类及比例,故遵循协调与平衡的原理,D错误.
故选:B.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
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______.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
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
放在______中,3号放在______下,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前要将根尖放如卡诺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______.
②若______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确答案
解:(2)2号和3号是实验组,相互对照,1号是对照组,即不加秋水仙素也不放在低温下,乙组在4℃低温下培养,然后观察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因此,实验设计方案步骤为: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2%的秋水仙素溶液.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4℃的冰箱中,3号放在室温下,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前要将根尖放如卡诺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若2号与3号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答案为:
(2)②等量的2%的秋水仙素溶液
③4℃的冰箱 室温 ④固定细胞形态
(3)①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2号与3号
解析
解:(2)2号和3号是实验组,相互对照,1号是对照组,即不加秋水仙素也不放在低温下,乙组在4℃低温下培养,然后观察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因此,实验设计方案步骤为: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2%的秋水仙素溶液.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4℃的冰箱中,3号放在室温下,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前要将根尖放如卡诺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若2号与3号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答案为:
(2)②等量的2%的秋水仙素溶液
③4℃的冰箱 室温 ④固定细胞形态
(3)①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2号与3号
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诱导染色体增倍的温度一般用0℃以上的低温,A错误;
B、卡诺氏固定液主要是固定细胞形态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能提高染色效果,但是并没有解离的作用,B错误;
C、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增倍的原理与低温相同,都是抑制纺锤的形成,C正确;
D、遗传病调查时一般选择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而不是多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2015秋•三明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调查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卡诺氏液处理根尖后,需要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冲洗2次,B正确;
C、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时,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错误;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为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辣椒(2n=24)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影响,进行不同天数处理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秋水仙素能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染色体加倍率增加,A正确;
B、由于辣椒正常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所以其正常分裂过程中,处于前期、中期的细胞都含24条染色体,处于后期的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含有48条染色体,B正确;
C、秋水仙素浓度为0.1%时,染色体加倍率达25%-30%,但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占95%,后期所占时间很短,所以只能观察到少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8条,C错误;
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实验中,加倍率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增大,D正确.
故选:C.
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应用3H标记的胸腺脱氧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A错误;
B、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
C、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C错误;
D、杂交法不能用于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应通过调查患者家系并绘制系谱图来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温诱导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染色,不是用于固定,B错误;
C、固定是用卡诺氏液,只有解离后的漂洗液是95%的酒精,C错误;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机理,D错误.
故选:A.
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片→观察,A正确;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观察:根尖培养→低温诱导→材料固定→制片→观察,B错误;
C、线粒体观察: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观察,C正确;
D、DNA、RNA观察: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D正确.
故选:B.
低温和秋水仙素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前者的处理优越于后者的处理,具体表现在( )
①低温条件易创造和控制 ②低温条件创造所用的成本低 ③低温条件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
④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秋水仙素则不能.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低温和秋水仙素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前者的处理优越于后者的处理,具体表现在①低温条件易创造和控制,②低温条件创造所用的成本低,③低温条件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①②③正确.④低温诱导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均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④错误.
故选:A.
(多选)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A错误;
B、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不是使洋葱根尖解离,B错误;
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