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处的时间占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正常细胞)和四倍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正确;

C、由于在制作装片过程中,要进行解离,使细胞失去活性,所以在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错误;

D、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欲依据“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来验证秋水仙素能诱导多倍体的形成.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秋水仙素能引起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断裂或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材料用具:0.3%的秋水仙素溶液、清水、洋葱以及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1)根尖培养:把已生根的洋葱分成A、B两组,A组用______培养,B组用清水培养作为对照.

(2)实验过程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相似,其步骤是______,所用的试剂为______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并统计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观察结果是______

(4)结论:______

(5)如欲探究诱导洋葱产生多倍体的最佳秋水仙素浓度,以多倍体诱导效率(×100%)为观察指标,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据试验处理可知,A组为实验组,用0.3%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B组用清水培养,作为对照组.

(2)实验过程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相似,只是试验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过,其步骤是取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所用的试剂有盐酸、酒精和醋酸洋红(龙胆紫染液 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等).

(3)因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故用显微镜观察并统计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观察结果是A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比B组中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4)据观察结果可得出结论:0.3%的秋水仙素溶液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5)如欲探究诱导洋葱产生多倍体的最佳秋水仙素浓度,以多倍体诱导效率(加倍细胞数/中期细胞数×100%)为观察指标,该实验中可配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故秋水仙素浓度为自变量.即配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培养洋葱的根尖,等根长到约5cm时,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比较各种浓度秋水仙素溶液的多倍体诱导效率,效率最高者为最佳浓度.

故答案为:

(1)0.3%的秋水仙素溶液

(2)取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盐酸、酒精、龙胆紫染液等

(3)A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比B组中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4)0.3%的秋水仙素溶液能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5)配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培养洋葱的根尖,等根长到约5cm时,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比较各种浓度秋水仙素溶液的多倍体诱导效率,效率最高者为最佳浓度

解析

解:(1)据试验处理可知,A组为实验组,用0.3%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B组用清水培养,作为对照组.

(2)实验过程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相似,只是试验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过,其步骤是取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所用的试剂有盐酸、酒精和醋酸洋红(龙胆紫染液 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等).

(3)因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最清晰,故用显微镜观察并统计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观察结果是A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比B组中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4)据观察结果可得出结论:0.3%的秋水仙素溶液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5)如欲探究诱导洋葱产生多倍体的最佳秋水仙素浓度,以多倍体诱导效率(加倍细胞数/中期细胞数×100%)为观察指标,该实验中可配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故秋水仙素浓度为自变量.即配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培养洋葱的根尖,等根长到约5cm时,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比较各种浓度秋水仙素溶液的多倍体诱导效率,效率最高者为最佳浓度.

故答案为:

(1)0.3%的秋水仙素溶液

(2)取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盐酸、酒精、龙胆紫染液等

(3)A组细胞染色体数目比B组中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4)0.3%的秋水仙素溶液能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5)配制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培养洋葱的根尖,等根长到约5cm时,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比较各种浓度秋水仙素溶液的多倍体诱导效率,效率最高者为最佳浓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制作______

第三步:显微镜观察.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以作出假设: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因为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可设计以下实验: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3)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故答案为:

(1)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依据: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丝的形成、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2)只要学生设计的表格达到以下两个要求,均给分: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3)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以作出假设: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因为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可设计以下实验: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3)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故答案为:

(1)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依据: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丝的形成、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

(2)只要学生设计的表格达到以下两个要求,均给分:A.至少作两个温度的对照(常温和低温);B.间隔相等的培养时间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3)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山东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制片

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时,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

D绿叶中色素提取时采用的方法为纸层析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A错误;

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B错误;

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时,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C正确;

D、绿叶中色素提取时用无水酒精,分离色素时采用的方法为纸层析法,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的内表皮不可用于观察DNA 和RNA 的分布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需取距地面1~2 cm的表层土壤

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D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可以替代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紫色洋葱外表皮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液泡,可以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内表皮无色素,可用于观察DNA和RNA的分布,A错误;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需取距地面大约15cm的表层土壤,B错误;

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

D、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可以替代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可诱导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解离: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1h,使组织细胞分离开

C染色:可用甲基绿或健那绿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D观察:镜检发现视野中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原理:低温诱导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解离:用盐酸进行解离,用卡诺氏液固定,B错误;

C、染色:可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代替改良苯酚品红染液,C错误;

D、观察:镜检发现视野中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的甲图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乙图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2)在甲图a—e阶段中,能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的是_________,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

(3)在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甲的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正确答案

(1)a、c           (蛋白质合成减少),转录生成mRNA减少

(2)d      4          aaBB或aaBb

(3) d(或c或c、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芽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变异后,可表现为所长成的枝条和植株性状改变,成为芽变。

(1)为确定某果树枝条的芽变是否是否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可用_________观察正常枝条与芽变枝条的染色体数目差异。

(2)桃树可发生芽变。已知桃树株型的高株(D)对矮株(d)显性,果型的圆(A)对扁(a)为显性,果皮毛的有毛(H)对无毛(h)为显性。现从高株圆果有毛的桃树(DdAaHh)中,选到一株高株圆果无毛的芽变个体(这一芽变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在不考虑再发生其他突变的情况下,未芽变桃树(DdAaHh)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芽变桃树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上述桃树芽变个体用枝条繁殖,所得植株群体性状表现如何?请用细胞分裂的知识解释原因。

正确答案

(1)显微镜(答案合理即可)

(2)株型、果形、果皮毛    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都是杂合的   株型、果形    只有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

(3)高株圆果无毛。因为无性繁殖不经过减数分裂,而是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完成的(答案合理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先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新品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和_______的两个亲本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为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结实性为_______(填“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为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结实性为_____(填“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RrBb

(2)RRbb     rrBB

(3)可育     结实     24条

(4)可育     结实     24条

(5)自然加倍     基因型纯合     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表示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连续测交2代的结果。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

(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示意图。①图中的植株A称为_________,该植株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②植株C可能有______种基因型,______种表现型。③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____种。

(3)植株B与植株C相比,特点是____。

正确答案

(1)RrHH

(2)①.单倍体     RH:rH=1:1     ②.3     2     ③.2

(3)植株B自交后代一般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植株B为纯合子)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