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如图所示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

D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此果蝇体内次级精母细胞、精子含一个染色体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时为四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由于X与Y染色体上存在非同源区域,所以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都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B错误;

C、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所以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X,dY,dY,C错误;

D、由于Ⅱ2、Ⅲ2、Ⅳ1是常染色体,而XY是性染色体,所以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棉花是一个四倍体植株,它的单倍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四倍体水稻含四个染色体组,其花粉含两个染色体组,发育形成的是单倍体.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与图乙分别示培育三倍体西瓜的两种方法.请回答.

(1)甲中的西瓜植株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的过程中,着丝点分裂的时期是______.a包括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等过程,所用到的试剂有______,融合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乙所涉及的变异原理是______,四倍体西瓜植株群体______(属于、不属于)不同于二倍体西瓜的新物种,理由是______

(3)假定二倍体西瓜显性红瓤与隐性黄瓤性状分别由R与r基因控制.若二倍体西瓜幼苗的基因型为Rr,则乙中四倍体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______,获得的所有三倍体西瓜植株中 R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甲中的西瓜植株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的过程中,着丝点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a包括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等过程,所用到的试剂有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聚乙二醇(PEG),融合过程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2)乙所涉及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四倍体西瓜植株群体属于不同于二倍体西瓜的新物种,理由是与二倍体植株产生了生殖隔离,群体本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组数为双数,能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3)若二倍体西瓜幼苗的基因型为Rr,则乙中四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RRrr,产生配子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RR:Rr:rr=1:4:1,获得的所有三倍体西瓜植株中 R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RRr+RRr=

故答案为:

(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聚乙二醇(PEG)      细胞膜的流动性

(2)染色体(数目)变异        属于

与二倍体植株产生了生殖隔离,群体本身能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3)RR:Rr:rr=1:4:1          

解析

解:(1)甲中的西瓜植株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的过程中,着丝点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a包括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等过程,所用到的试剂有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聚乙二醇(PEG),融合过程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2)乙所涉及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四倍体西瓜植株群体属于不同于二倍体西瓜的新物种,理由是与二倍体植株产生了生殖隔离,群体本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组数为双数,能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3)若二倍体西瓜幼苗的基因型为Rr,则乙中四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RRrr,产生配子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RR:Rr:rr=1:4:1,获得的所有三倍体西瓜植株中 R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RRr+RRr=

故答案为:

(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聚乙二醇(PEG)      细胞膜的流动性

(2)染色体(数目)变异        属于

与二倍体植株产生了生殖隔离,群体本身能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3)RR:Rr:rr=1:4: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

B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若直接应用于大田生产一般没有使用价值

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A→D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从繁殖原理上分析,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

B、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B正确;

C、E→G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D是正常的二倍体植株,而G是单倍体幼苗,两者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首先AABBCC与aabbcc杂交后得到F1AaBbCc.那么F1在自交得到F2中有3×3×3=27种(此时基因组成例如:AaBBCc,为二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幼苗是四倍体.例如AaBBCc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就变成AAaaBBBBCCcc了.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优质彩棉是通过多次杂交获得的品种,其自交后代常出现色彩、纤维长短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欲解决彩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理论上可直接培养______,通过______育种方式,快速获得纯合子.但此技术在彩棉育种中尚未成功.

(2)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质彩棉品种,研究人员以白色棉品种57-4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杂交,受粉后存在着精子与卵细胞不融合但母本仍可产生种子的现象.这样的种子萌发后,会出现少量的父本单倍体植株、母本单倍体植株及由父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植株.

①欲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______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______,使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如图是研究人员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实验处理和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实验效果最好的实验处理是______

③欲鉴定枝条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已加倍,可以通过直接测量______,并与单倍体枝条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欲检测染色体数目已加倍的植株是否为纯合体,在实践中应采用______的方法,依据后代是否出现______作出判断.

正确答案

解:(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均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所以可用彩棉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植株.

(2)①已知白色棉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要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父本植株.因为秋水仙素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即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所以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应处理植株芽(茎的生长点).

②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中自变量有两个,即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的影响.通过柱状图分析可知,用0.05%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的实验效果最好.

③多倍体与正常个体相比,其植株的茎、杆粗壮,叶、果实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所以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茎的粗细、叶面积的大小(营养器官的大小),与单倍体枝条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检验显性个体是否是纯合体,可以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法,即让其连续自交,看其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故答案:(1)彩棉花粉(花药)        单倍体

(2)①父本单倍体      芽(茎的生长点)

②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的影响(此空共(2分),每个要点1分)   0.05%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

③茎的粗细、叶面积的大小(营养器官的大小)        (连续)自交    性状分离

解析

解:(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均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所以可用彩棉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植株.

(2)①已知白色棉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要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父本植株.因为秋水仙素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即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所以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应处理植株芽(茎的生长点).

②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中自变量有两个,即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的影响.通过柱状图分析可知,用0.05%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的实验效果最好.

③多倍体与正常个体相比,其植株的茎、杆粗壮,叶、果实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所以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茎的粗细、叶面积的大小(营养器官的大小),与单倍体枝条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检验显性个体是否是纯合体,可以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法,即让其连续自交,看其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故答案:(1)彩棉花粉(花药)        单倍体

(2)①父本单倍体      芽(茎的生长点)

②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的影响(此空共(2分),每个要点1分)   0.05%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

③茎的粗细、叶面积的大小(营养器官的大小)        (连续)自交    性状分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A正确;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三倍体西瓜不能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两者属于不同物种,C错误;

D、无子西瓜不育,需要年年制种,但可以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进行无性繁殖,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②错误;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细胞,而单倍体是生物个体,③错误;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三倍体,④错误;

⑤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

③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④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

⑤由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A③⑤

B④⑤

C①④

D①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但多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则一定不是一个染色体组,故①错误;

②、不存在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的个体,故②错误;

③、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符合单倍体的概念,故③正确;

④、不存在只含有一对染色体的个体,故④错误;

⑤、由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其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符合单倍体的概念,故⑤正确.

故③⑤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将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水稻(2n=24)不含性染色体,其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则水稻单倍体基因组也含有12条染色体,A错误;

B、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将是单倍体,B错误;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来自番茄的全部染色体或来自马铃薯的全部染色体,C错误;

D、马和驴是不同物种,它们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雄蜂虽然是单倍体,但其可以进行假减数分裂形成可育配子,仍然是可育的,D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